2016年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6年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
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板书):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
“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 西北地区
上海 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要求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016年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二: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教学方法指导意见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地理教学指导意见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程基本理念,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和教育目标追求,集中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
正确认识课程性质、充分理解与把握课程理念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和行动指南。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入手,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实现: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与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目标。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
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时间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为指导思想,以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统一性为原则,对课题名称、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安排顺序等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针对变化,教师要在充分分析、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构建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地理课堂。
二、教学建议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立足生活实际、精心编制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在14—17岁左右,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对部分难度大的课堂知识理解存在困难。而这部分知识如果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在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
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能用来解决生活问题,不能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课堂知识指导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初步帮助学生建立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模式。
2、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立足课堂,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独立或合作完成学习全过程并得出结论;问题设计成具有开放性的探究活动,避免教学内容的绝对化,为探究学习创造宽松的、具有吸引力的情境。
3、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灵活选用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地理图像资料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资料和绘制简易地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有条件的学校,老师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全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6、重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探寻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7、要建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有效学习
教学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具有向导与质量监控作用,在对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在知识与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针对性,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家和的综合、动态的评价方式。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力学习水平
四、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周次
1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9.1-9.7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
疆域(第二课时)
2 9月1日开学 9.8-9.14 疆域(第三课时)
第二节人口(第一课时)
3 9.15-9.21 人口(第二课时)
中秋节放假 第三节民族(第一课时)
4 9.22-9.28 民族(第二课时)
第一章复习(一课时)
5
6 9.29-10.5 国庆节放假 10.6-10.1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
7 10.13-10.19 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
气候(第二课时)
8 10.20-10.26 气候(第三课时)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
9 10.27-11.2 河流(第二课时) 河流(第三课时)
10 11.3-11.9 本章复习(一课时)
期中复习(一课时)
11 11.10-11.16 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一课时) 自然灾害(第二课时) 期中考试
12 11.17-11.23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课时)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13 11.24-11.30 第三节水资源(一课时) 本章复习(一课时)
14 12.1-12.7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第一课时)
交通运输(第二课时)
15 12.8-12.14 第二节 农业(第一课时)
农业(第二课时)
16 12.15-12.21 农业(第三课时)
第三节 工业(第一课时) 17 12.22-12.28 工业(第二课时) 工业(第三课时)
18 12.29-1.4 元旦放假 复习
19 1.5-1.11 复习
20 1.12-1.18
复习、考试 期终复习考试
21 1.19-1.24
2016年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三: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到“会用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中国的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地完成。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另地理学科属于非中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六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因其内容列接近区域地理,所以安排为分区部分的起始篇。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 北方地区:教材从本章开始逐章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
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因此,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黄土高原是一个以黄土景观为特征的特殊地形区,所以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突出其有别于其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得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教材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
第七章 南方地区:本章先总后分,先讲述自然特征与农业后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讲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南部和浙江省北部。本节教材侧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领土,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钓鱼岛,是我国的一个省。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讲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先描述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干旱,然后再突出盆地的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彰显塔里木盆地是一块“宝地”。
第九章 青藏地区:本章第一节与前三章设计一样,仍然先对青藏地区的概述 ,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三江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有独特的地理区域。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这一章对中国的国情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有利于从地理的视角认识祖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四、具体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
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5、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8、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工作安排
2017-03-12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 教案 地理 2016八年级地理会考 八年级地理台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