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历史教案 > 正文
 

铭记党的历史教案

发布时间:2024-12-22 11:52:07 影响了:

铭记党的历史教案篇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刘彩红)

1

2

3

4

5

铭记党的历史教案篇二:《中国共产党历史(1919.5—1949.10)》教学大纲

《中国共产党历史(1919.5—1949.10)》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共产党历史(1919.5—1949.10) (History of The CCP) 【课程编码】 ZFZB0670

【适用专业】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课 时】 72 【学 分】 4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近代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真理。

本门课程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奠定夯实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单元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9年至1923年)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认识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三、课堂讨论(思考)选题

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五四运动促进了二者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国革命为之焕然一新。

四、课外作业选题

1、五四爱国运动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二单元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北伐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认识北伐战争的过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国共合作的建立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能够正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教训。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大革命的洪流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大革命的失败

三、课堂讨论(思考)选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 的形式的原因。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2、北伐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第三单元 土地革命战争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1927年7月——1937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意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党为复兴革命运动艰苦斗争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3、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 4、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5、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三、课堂讨论(思考)选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的重大意义。

2、国共合作的酝酿和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转变,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制定。

3、新时期青年学生如何弘扬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2、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第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什么说1927年7月——1937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

第四单元 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历史,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敌后战场开辟的重要意义,理解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2、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4、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5、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三、课堂讨论(思考)选题

1、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的。

2、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特别是建党以来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战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四、课外作业选题

1、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抗战是分不开的。

2、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伟大创造。

3、为什么说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具有历史的必然,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

第五单元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力图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认识到内战的爆发是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坚持独裁专制的结果。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内战难以避免地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坚持自卫战争到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演变;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全面胜利的三大法宝;理解以“三大战役”为重点的战略决战的重大军事意义;理解革命胜利前夜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对新中国蓝图的描绘和新中国的诞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重要意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 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 3、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课堂讨论(思考)选题

1、抗战胜利以后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的必要性。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贡献。

3、战略决战怎样体现人民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四、课外作业选题 1、简述重庆谈判。

2、七届二中全会及筹建新中国

3、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基本经验。

【成绩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总则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之和构成。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共计20分,根据作业质量以及课堂讨论会等表现综合评定。 3、期末考核评定

一般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成绩共计80分。 【教材与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郑德荣主编:《中共党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 1 版。 2、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3年第 1 版 。

3、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的选集和文集。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6),中央党校出版社。 【有关说明(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突出案例教学同时辅助多媒体教学材料。 2、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铭记党的历史教案篇三: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

第二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概况及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概况、教训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发展、失败、中共的对策的掌握。

3.大革命结束后中共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及井冈山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意义。

4.明确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中决策、影响及西安事变的爆发、解决、影响。

5.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掌握国共合作抗日的概况及结果。

6.中国存在的两种命运及中共为实现光明的前途作出的努力。

7.内战的爆发,了解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成果。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能力,在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中,准确整理历史发展线索,利用各种形式的资料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歌中方

法)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时间,标志,条件;

2.中共“一大” 召开时间内容及历史意义﹑“二大”召开的条件, 内容和意义;

3.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时间和失败的教训;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北伐战争的开展 ;

5.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策略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时间:1921.7.23 ;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2.成立条件

a.必然性: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和 历史运动的产物;

b.可能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 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阶级

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

3.

二.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时间:1921.7.23

2.内容:

1)通过的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性质为无产阶级政党,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

责宣传工作。

3)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革命

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也是中共成立的意义)

三.中共“二大”的召开

1.时间:1922年

2.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

3.内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4.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四.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1922~1923)

1.起点:1922年香港海员罢工 ;

2.结束和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铭记党的历史教案)— — —

— 3.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并在1921年8

月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

— 4.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

的胜利。

— 五.国民革命的兴败

—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 ⑴历史原因

— ①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

— ②中国人民共同要求反帝反封建

— 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

— ⑵国共合作

— ①实现的原因:

— 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 ②国共合作的确立 :7月中共“二大”正式确立了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 ③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已达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3.国民革命的失败

①1927.4.12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7.15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③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蒋汪的叛变,中外反动联合势力的过于强大,资产阶级退出了统一

战线,中共没有自己独立的军队,最主要是中共领导人的右倾错误。

4.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基本上推翻了北方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2.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练习题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对“新”的理解

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2.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

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3.中共“二大”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

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

据是 ( )

A.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B.中共的最高纲领

C.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和阶级性 D.第—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3.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反映出 ( )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中共坚持城市斗争道路C.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中国工人阶级的局限性导致运动失败

5.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

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小结

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明确中共建立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共革命纲领思想路线的不断成熟,同时要理解工人运动和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1.C 2.C. 3.A 4.B 5.B

2. 解析:C. 因为中共一大是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最接近当时、当地的原始材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第二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于中国共产党(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概况及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概况、教训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发展、失败、中共的对策的掌握。

3.大革命结束后中共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及井冈山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意义。

4.明确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中决策、影响及西安事变的爆发、解决、影响。

5.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掌握国共合作抗日的概况及结果。

6.中国存在的两种命运及中共为实现光明的前途作出的努力。

7.内战的爆发,了解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成果。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能力,在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准确整理历史发展线索,利用各种形式的资料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歌中方法)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南昌起义 的爆发的时间﹑意义

2.八七会议的召开以及井冈山道路选择

3.红军长征 的背景,原因,时间及重要意义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和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教学设计策略

一.工农武装割据

1.背景: 国民革命运动后,中国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国共对峙局面。

2.过程

⑴八七会议

1927年8月,中共中央秘密召开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武装斗争最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地区敌强我弱的现实,及时转变方针,开始建立革命根据地。

⑵三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开始。

②湘赣边秋收起义

建立革命根据地——1929.9.9

攻打长沙失败,放弃工大大城市。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伟大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④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共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根据地相结合。

⑤产生的实践基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

三.红军长征

1.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 (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侵华是日本帝国主义既定的国策

直接原因:1929~1933经济危机危及日本日本发动对外战争以转嫁危机。

外部条件:国际上欧美帝国主义忙于应付本国危机无暇应对,中国国内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2.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时间:1934.10~1936.10

4.遵义会议:1935.1

纠正博古等人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共的领导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下来的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后来成为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干,长征中,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四.西安事变

1. 1935年《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马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时间:1936.12.12

2.意义: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到来。 练习题

1.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 )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国民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曾遭受两次大挫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遭受重大损失 ②都是由于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 ③都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所致④均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转危为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取得此“全国性的胜利”与中共当时所采取的正确方针是分不开的,其方针是(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意义,以及全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

1.B 2.D 3.C 4.C 5.C

4.解析:选C。选项A是《八一宣言》提出的,选项B是“八七会议”确立的总方针,选项D是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政策影响下的全国通电,选项C为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第二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于中国共产党(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概况及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概况、教训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发展、失败、中共的对策的掌握。

3.大革命结束后中共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及井冈山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意义。

4.明确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中决策、影响及西安事变的爆发、解决、影响。

5.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掌握国共合作抗日的概况及结果。

6.中国存在的两种命运及中共为实现光明的前途作出的努力。

7.内战的爆发,了解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成果。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能力,在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准确整理历史发展线索,利用各种形式的资料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歌中方法)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 抗日战争的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3.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4. 内战爆发和解放战争过程

5. 1949年当工作重心的转移

教学设计策略

一.卢沟桥事变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卢沟桥事变1937.7.7,全面侵华的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的标志: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二.抗日战争进程

(1)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a.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b.国民党正面战场

主要会战:①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个大捷;②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③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④武汉会战,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南京大屠杀(1937.12)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失败的原因: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不敢发动广大群众。

c.共产党抗战

115师平型关大捷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

a.日本侵华战略的转变: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对共产党,集中军事力

相关热词搜索:铭记 历史教案 铭记历史为党添彩 铭记历史主题班会教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