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提供全面的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篇一:2016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 第一单元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细胞的化学组成(教师用卷) 北师大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
第一单元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细胞的化学组成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一旦建立便不会修改
B.施莱登指出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魏尔肖提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解析: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A错误;施旺指出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过程,D错误。
答案:C
2.
的是解析:同一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时比较亮,而在同样条件下观察时,高倍镜就显得比较暗了。
答案:D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是O、C、H、N、P、S
B.Ca、Mg、Fe、Mn、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C.糖类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解析: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大量元素包括:C、H、O、N、S、P、Ca、K、Mg;微量元素:Fe、Mn、B、Zn、Mo、Cu。其中O、C、H、N、P、S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元素多以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量及微量元素如Fe、Na、K等,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A
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解析:脂肪酶、氨基酸、生长激素、胰岛素均含有C、H、O、N元素,淀粉、半乳糖、糖原、脂肪酸、丙酮酸、胆固醇均含有C、H、O元素,核苷酸含有C、H、O、N、P元素。 答案:B
5.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碱基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B.若核酸中出现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必为DNA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RNA也不同
解析:由腺嘌呤(A)组成的核苷酸有两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碱基T和脱氧核糖是DNA特有的结构物质;具体某一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具DNA生物(具细胞结构的原核或真核生物、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同生物个体的DNA不同,RNA也不同,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
答案:C
6.下列过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属于结合水的是
A.种子收获后晒干的过程中散失的水分
B.干种子烘烤过程中散失的水分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D.放置时间较久的洋葱表皮细胞散失的水分
解析:种子收获后晾晒成干种子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放置较久的植物表皮细胞所散失的都是自由水,而干种子中含有的水是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水,即结合水。
答案:B
7.下列有关二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二糖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B.蔗糖和乳糖都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二糖
C.二糖中具有还原性的糖包括蔗糖
D.动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中加入的能源物质都是葡萄糖
解析:组成二糖的单糖并不都是葡萄糖,如组成蔗糖的单糖是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乳糖的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二糖,二糖和多糖都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具有还原性的糖为单糖和二糖中的麦芽糖;动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中加入的能源物质并不都是葡萄糖,植物组织培养中加入的是蔗糖。
答案:B
8.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含5条肽链,其中有两条为环状多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羧基至少是5个
B.该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脱水数等于N-3
C.环状链结构的蛋白质的功能与其化学本质无关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解析:环状肽首尾相接,故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均为(N-3)个,A错误;环状肽的脱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故该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脱水数等于(N-3),B正确;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对应,而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故与其化学本质有关,C错误;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低温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稳定,D错误。
答案:B
9.右图为三种蛋白质在不同pH下的活力曲线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对高温不敏感,但对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pH为5时三种蛋白质的活性都很高
C.生理性质衰老时,细胞内蛋白质的活性基本不变
D.图示的三种蛋白质中,蛋白质3有较广的酸碱适应范围
解析:蛋白质对高温、强酸、强碱都非常敏感,A错误;当pH为5时,蛋白质1和蛋白质2的活性均很低,B错误;生理性质衰老时细胞会出现水分减少、老年色素——脂褐色素累积、某些蛋白类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变慢等一系列变化,C错误;由图可知,蛋白质3的活性不随pH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
答案:D
10.下列有关碳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磷脂、固醇都是小分子物质,故脂质不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B.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
C.核酸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
D.多糖中只有植物类多糖是以单糖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
解析:碳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脂质也是以碳链为骨架的,A错误;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链状大分子,B正确;不同核酸分子的组成单位不同,C错误;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以单糖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一种链状化合物,D错误。
答案:B
11.下列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
B.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
C.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水的果汁放入冰箱中水最先结冰
D.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
解析: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于结合水;一般而言,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超高;当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之后水的冰点会下降;结合水含量越高,抗性相对越强。
答案:A
1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C.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解析:胆固醇属于固醇类物质,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可以激发并维持个体的第二性征;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均为细胞供能,如核糖、脱氧核糖等。
答案:D
13.糖类和脂肪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细胞先氧化分解糖类,为细胞提供能量
B.糖类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糖类中的淀粉和糖原都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多
解析:一般情况下,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水解的终产物是单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高于糖类。
答案:B
14.细胞中除蛋白质外还有糖类和脂质等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脂质不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
C.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胆固醇
D.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均能在内质网中合成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B正确;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属于固醇,固醇、磷脂、脂肪属于脂质,C错误;合成糖类的部位是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肝脏和肌肉,而合成脂质的主要是内质网,D正确。
答案:C
15.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染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RNA的区域被焦宁染色剂染成红色
B.用甲基绿-焦宁混合试剂染色H7N9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C.使用盐酸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的细胞壁
D.鉴定DNA和RNA时,醋酸洋红、甲基绿两种染色剂可以分开使用
解析: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强;“DNA和RNA的染色”用的是焦宁、甲基绿两种染色剂。
答案:A
16.秋冬交替时期,冬小麦的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水的有关内容。进入冬季时,冬小麦的抗逆性增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D正确。
答案:D
17.下列关于蛋白质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水解纤维素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纤维素与蛋白质都是细胞的必需成分
D.纤维素与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解析: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功能受到影响,发生改变,所以A错误;能消解纤维素的物质是纤维素酶,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特有的结构成分,而动物细胞中不含有纤维素,C错误;纤维素是多糖,其化学组成是C、H、O,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D错误。
答案:B
18.美国科学家相继在1994年和2012年因发现G蛋白和G蛋白耦联受体(GPCPs)及其在细胞中传导信息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面是其结构模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参与图示中信号分子结合位点的合成
B.根据图示可知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图中-S-S-结构具有维持受体空间结构的作用
D.GPCPs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相同
解析:图示中信号分子结合位点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其中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一条多肽链的R基中可能存在氨基和羧基,B错误;二硫键是由二个半胱氨酸的硫基连在一起的,主要起到稳定肽链2级结构的作用,C正确;GPCPs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正确。
答案:B
19.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几种物质检测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黑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
B.无水乙醇可用于豌豆叶肉细胞色素的提取
C.检测花生子叶中的油脂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位于细胞之间的脂肪滴
D.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糖,但一般不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解析: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黑色会影响实验的紫色反应,故不可以用作实验材料;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故无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色素;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位于细胞之间的脂肪滴;西红柿中虽有还原糖,但由于本身是红色,干扰实验效果,所以一般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A
20.生物分子是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基础,下列相关叙述中没有科学性的是 ..
A.糖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现象的基本物质
B.生物大分子是由结构比较简单的小分子以某种方式连接而成的
C.蛋白质可以与核酸、多糖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糖蛋白、核蛋白。
D.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没有差异
解析:生物分子的主要类型包括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维生素、辅酶等,其中糖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和维持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物质;这些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结构比较简单的小分子(结构单元分子)以某种方式连接而成;蛋白质、核酸、多糖是三类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共同点一是肽链、核苷酸链、糖链都有方向性,二是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有高级结构,结构决定生理功能,三是三种可以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糖蛋白、核蛋白。
答案: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4分)H7N9是一种造成人、禽类等患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科病毒,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该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1)将病毒搅碎,稀释成溶液。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篇二:细胞膜教案-公开课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
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
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1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 细胞膜的结构
1、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 二、细胞膜的功能
1.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细胞壁
1、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2、功能:支持和保护 3、特点:全透性
2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篇三:第一章教学案例
第一章教学案例
案例1: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
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之所以会对唯心主义作这个简单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素朴实在论”,是以一种“表象思维”和“常识思维”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列宁的这段论述是极其深刻的。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解释人的认识的出发点。由此便造成了认识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这里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理论问题,就是“逻辑先在性”问题。
在对人的认识非直线的思考中,也就是在对人类认识的复杂性的思考中,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时间先在性”是易于理解的: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正因如此,旧唯物主义才对哲学唯心主义感到大惑不解: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这不是纯粹的“胡说”吗?
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简单的认识,并从而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与演化,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
学唯心主义的演化,是同片面地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工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所说的逻辑优先地位,并不是说先有事物的本质、后有事物的现象,而是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自身的产生、演化和灭亡。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之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所以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较之事物的现象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这种自在意义上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只能是成立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的“逻辑”之中,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以“逻辑”关系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产物。就事物自身说,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而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却必须肯定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从而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把握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一旦人们把这种认识的“逻辑”对象化给事物本身,就会把这种认识中的“本质”看成是独立于“现象”之外,并且决定事物存在的某种“本原”的东西。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之所以“野蛮地”(列宁语)把“理念”与“事物”割裂开来,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原型”,而“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摹写”,其根源就在于柏拉图歪曲地“夸大”了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
古代的哲学唯心主义主要是“野蛮”地“夸大”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性”。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主一客体关系,在这种主一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客体之所以是客体,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成为主体对象的存在,只是某种“自在之物”,而不是主一客体关系中的客体。这说明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是以“我”(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
进一步说,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又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 “思想”等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再进一步说,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因此,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等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但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过程中,却歪曲地“夸大”了
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如贝克莱)、思维(如黑格尔)、意志(如叔本华)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而“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不懂得“时间先在性”与“逻辑先在性”的区别,因而也就不懂得列宁所说的“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所以只能简单地把哲学唯心主义指斥为“胡说”。要想超越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就必须从“逻辑先在性”的视角深入地研究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思考讨论
1.如何正确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2.为什么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笨的唯物主义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3.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唯心主义的产生有什么帮助?
案例2:从“时间先在性”看旧唯物主义
当马克思着手建立他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他面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旧学,因而马克思就要进行一番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工作。马克思的批判工作也就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分别揭示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论者从“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关系作了说明。即认为唯心主义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时间先在性”的简单认识,提出了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的见解。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在”意义上,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事物的本质从事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为”意义上,是指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主体的感觉、思维视为本原,而客体则成了派生物。唯心主义就是这样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逻辑先在性”之螺旋性曲线或圆圈或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因此走向了否定客观存在的(僧侣主义的)虚假立场。
同样,旧唯物主义之所以带有客体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也是因为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时间先在性”加以片面地夸大,使这一在螺旋曲线或圆圈式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经由将“时间先在性”进一步“自然本体化”,然后再将其“客体主体化”而实现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哲学认识论阶段围绕哲学问题的争论而形成的两个基本的学派。既然认识论哲学之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那么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需要确定这构成认识活动的两大因素谁更重要。正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取决于思维活动因而思维比存在更重要那样,旧唯物主义则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取决于存在的客观性质因而存在比思维更重要。为了确立各自执以为重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分别将思维和存在当做对方的本原,即第一性的、原始发生的、决定对方性质的因素。这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
形成的本原论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从存在之“时间先在性”这个正确的前提出发,却在本原论的对立中走向了“自然本体化”的误区。所谓“自然本体化”,就是将存在理解为自然界,将自然界理解为本体,并且在两个方面泛化开来:其一,自然界作为本原的存在变成唯一的存在;自然界本来是人(的思维)的认识对象,却变成了先于人、甚至高于人的存在。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化倾向。其二,自然界成为唯一的本原,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样一来,思维本来是构成认识的对等因素,却变成了自然界的派生物和从属物。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被动性倾向。当“自然本体化”将自然界看作唯一的本原的存在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客体主体化”的关系,即自然界作为人认识的对象本应是认识关系中的客体,现在却变成了认识关系中的主体,而人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甚至干脆消失不见了。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
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由“自然本体化”而“客体主体化”,使唯物主义带上了浓重的客体性色彩,而当运用这种本原论立场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如何认识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直观性倾向。这种直观性质依次在认识论研究中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人每天的经验都在证明着这一点,旧唯物主义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确证事物的存在、认识事物的性质,只能从感性经验开始,在感觉中感知事物。事物的性质如何成为人的知识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大脑对事物个别性质的反映,这就是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然而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又是如何认识到的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思维对感觉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排斥理性,轻视理性的.积极作用,其感觉型的反映论带有消极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自然本体化”进而“客体主体化”所导致的人及人的思维的派生性和非主体性的后果。
其次,每个人每天都经验地感知着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而经验感知的只能是个别事物,或者说是事物的现象。旧唯物主义由于在本原问题上固着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个事实,就不自觉地将认识停留在感知个别事物上;又由于排斥具有积极规定性的理性,就疏于思维的抽象,并不注重甚至弄不清楚事物本质的获得途径。于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导向不可知论。因为单纯地感知个别,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没有明确的理论和个体的途径,就有可能通向不可知论,从洛克到休谟就反映了这种情形。二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远不如唯心主义。如果说辩证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那么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就就远远高于旧唯物主义。
最后,既然旧唯物主义推崇经验感知,疏于理性抽象,那么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直观性。所谓直观性有三层含义:一是看问题的非本质性,即满足于事物个别的感性认识,由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存在而确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即可;二是看问题的非辩证性,即不愿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及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三是非能动性,即认识事物停留于对事物客观性的确认,带有消极性质的反映论无意中排斥思维的能动性以及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能动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说是这种直观性的典型代表。
由是观之,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客体性和直观性缺陷,同唯心主义一样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在非直线的而是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类认识活动中,旧唯物主义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一正确前提出发,在论证本原问题时即开始把这一小片断拉长,到形成“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时,已将这一小片断拉成直线,当进而由此形成认识上感觉型的消极反映论、忽视理性而显露不可知论倾向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表现为直观的关系时,这一拉长的直线已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至此,借用列宁的话,即可这样说,如果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思考讨论
1.马克思在建立其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既批判了唯心主义,又深入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尤其是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陷的揭露,为什么?
2.旧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其认识论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建构新唯物主义的方法和途径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论启示?
案例3:被拴住的童年
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于是他的童年被拴在了树上:早晨,他像山羊一样被大人牵出来拴在树杈上;晚上,奶奶从山里归来,干完所有的家务活后再给他解开绳套。今年6岁半的他,已被整整拴了6年。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做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不幸的童年
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地处黄河岸边,红枣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王卫成就生活在这个村子。在他出生40天的时候,不幸就降临到他身上,他得了脑膜炎,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成了智障儿。小山村里的正常男子找对象都比较困难,何况一个“傻子”,所以王卫成快30岁了还是光棍汉。王卫成的哥哥经多方打听,从毗邻乡镇给王卫成“讨”回一个外地女人,这个女子也是一个智障人。就这样,两个智障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两年后,这个残疾家庭喜从天降,他们的儿子出生了,给孩子起名为拴拴。这在小山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
但天有不测风云,拴拴刚刚4个月,他的智障母亲就患癌症去世了,拴拴就只能由70多岁的奶奶来照顾。为了维持生计,奶奶经常要(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教案)下地干活。拴拴会爬的时候,为了防止意外,奶奶只好用绳子将他拴起来。
奶奶下地干活时,就将拴拴拴在院子里的一棵榆树上,榆树旁两平方米的一个石头台子成了拴拴的操场。晚上奶奶从山里归来,做饭、喂猪、圈羊,等干完所有的家务活才能给拴拴解开绳套,让他回到土炕上。害怕拴拴掉下炕,奶奶又在窑洞的墙壁上钉了一个桩子,有时拴拴回到炕上也要被拴起来。遇到天气不好时,奶奶去干活,拴拴就被拴在窑洞里。这一拴就是6年。基本上每一天从早到晚,拴拴的活动范围就仅仅是以榆树为圆心,以两米长的绳子为半径,在石台子周围活动。由于拴拴从不与外界交流,因而也就不会说话。加之被拴在拴羊的石台子上整日与羊为伴,村里人常说拴拴是个“憨憨”、“哑童”、“羊孩”。
牵动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