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生物教案 > 正文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1 09:27:26 影响了: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 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产生下一代);

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的表面。厚度约为20千米。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两类:

①非生物因素:如光(早晚)、温度(南北)、水(沙漠)、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关系等。

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4、 生生物成分 态分解者——细菌、真菌 系统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5、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注意:起点是生产者;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箭头由被吃者指向吃者;食物链一定要数到最后一个生物;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6、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的生物的共同的家园。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森林大于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

8、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两个原则:要设置(对照实验);一般只设一个(变量)。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物镜,通光孔,目镜在同一直线,明亮视野)—安放玻片观察—清洁收放下降镜筒侧视防止物镜接触玻片标本。

2、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像移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那偏向那移)。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物像大,数量少,视野暗),光线暗时,细胞数目变少,细胞体积变大,要用大光圈,凹面镜

4、常用的玻片(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标本有切片、涂片(液体)和装片三种,按照保存时间又制成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种。

5、如何判断显微镜上污点的位置:

①先移动装片,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就在装片上;②转动目镜,异物也动,说明污点就在目镜上;③若仍不动,说明污点就在物镜上。除去镜头上的污点:用擦镜纸擦。

6、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清水)、撕、展(防止重叠)、盖(防止出现气泡)、染(便于观察)、吸。

7、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8、细胞的结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

植物细胞: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有称为“动力车间”,是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细胞质(含有液泡)——含有细胞液(糖分等营养物质,色素)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人体中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DNA的片断叫基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简称:核——质——膜壁形成。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4、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体形成组织。

5、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

6

7

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9、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10、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2、木本植物的茎能长得很粗是由于有形成层。

13、草履虫的运动靠纤毛,呼吸:表膜,消化食物的是食物泡,收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靠收集管和伸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

危害渔业。生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可以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草履虫培养液当中,表层的数量最多。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眼虫等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他们是由一种叫孢子的单细胞生殖细胞繁殖后代,所以称谓孢子植物。

3、种子的表面有层种皮,里面有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种皮和果皮:保护胚 种皮:保护胚 胚根:发育成根 菜豆种子 胚根:发育成根 玉米种子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的结构胚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的结构 胚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转运营养物质

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胚乳:提供营养物质

4、单子叶植物:有胚乳,一片子叶,如水稻、玉米:双子叶植物:无胚乳,两片子叶。

5、苏铁、银杏、水杉有活化石之称;红豆杉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和成活的,种子是饱满的且度过休眠期。

3、 发芽的种子数 发芽率 =×100% 供检测的种子数

4、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我们吃的豆芽主要吃的是胚轴。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5、地膜覆盖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好处?可以提高土壤温度,防止水散失,促进种子萌发。

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可以增加吸水的面积,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6、 根尖的结构与功能(自上而下)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 冠:保护作用。

7、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移载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因为避免损伤根毛; 为什么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经常松土?为根提供

充足的氧气。如果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氧,影响了根的呼吸。植物体的根受到损伤,它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是因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都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又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8、枝条是芽发育成的,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芽轴发育茎,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芽。

9、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的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向上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氮、磷、钾)。

10、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花药-花粉和花丝)和雄蕊(柱头、花柱、子房)等组成的。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传粉:花药成熟后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类型:昆虫传粉、风传粉。

传粉的方式有两种:昆虫传播、风传粉。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籽粒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所以要采取人工授粉。

靠昆虫传粉的花称为虫媒花,靠风传粉的花为风媒花;

虫媒花的特点:颜色鲜艳气味芳香,而且在子房的基部还生有蜜腺,能够产生甜甜的花蜜。如: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

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且轻盈、容易被风吹散、他们的柱头上常有分叉和粘液。如:玉米、杨、柳等

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有卵细胞,它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11、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头、花柱等结构随之凋谢,而雌蕊的子房却继续发育。

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

12、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如黄瓜、南瓜。不结果的花叫“谎花”,因为雄花不结果。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豆角、玉米、小麦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豆、西瓜子、杏仁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和水蒸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的意义:①带动植物体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②可以降低叶片温度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蒸腾作用的应用: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对移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移载的树苗时,时常要剪去量枝叶是因为(减少腾作用,防止水分大量流失),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骄阳似火的夏日,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露天之下的气温要低很多,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

第四、五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碳——氧平衡

1、实验绿叶在制造有机物的实验顺序:暗处理――遮光――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碘酒――观察变化 实验目地:①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②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注意:①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②提前用黑纸把叶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地是做对照实验。

③脱色是酒精的作用,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酒精加热时要隔水加热。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实验现象: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见光部分遇碘变蓝。

实验结论:①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②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征。

2、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夜间,卧室里不宜放置大量的花卉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甘薯、白菜堆放久了,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热量。新鲜的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因是抵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

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氧平衡。 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

如果连续出现阴天,大棚蔬菜的产量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阴雨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原料的吸收和产生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所以二者既相互对立以相互依存。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平均的1∕4,且森林利用不合理。草原:草原退化,沙化。

3、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渗出汁液,是从茎的导管渗出来的。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二:2016-2017学年学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

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 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1、本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对生物学困难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

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运用生动的语文,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已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

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担出探究性的问题;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话。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三: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 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 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 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 “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 1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5、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为代表,有“地球之肾”之称 )

淡水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

- 2 -

14、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

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注意: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

- 3 -

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包含有 水、无机盐、氧(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 烧掉物质是有机物, 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2、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

- 4 -

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9、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2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 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 5 -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 教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2016人教版一年级教案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