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物理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1 09:36:58 影响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物理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教案

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

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五)教学后记

1—2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3) 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3)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3) 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

人教版七年级上物理教案

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布置作业

1.课本第18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后记: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物理教案篇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共32课时]

第一章 声现象

科学之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一、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 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1、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2、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人耳的构造。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3、声音在、 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直接给出问题,引入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2、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声音的特性(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情况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上物理教案篇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7.1力的教案

第一节 力的教案

课题:力

教学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方法:探究型授课

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具: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磁铁、大头针、刻度尺、多媒体视频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师:投影“嫦娥二号”发射时的影片和照片,提出

问题:“嫦娥二号”和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

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观察与思考,积极发言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

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等。

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生:列举例子

师: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 新课教学过程

1、力是什么

Ⅰ(展示并罗列现象)

师:用课件上的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运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打右手;人推车……(学生实验:左手拍打右手,手拍打桌子)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扣球……(学生举例…)

生:亲自感受,观察,思考,举例

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师: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

举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

Ⅱ(分析罗列的现象)

师:可以从语文的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角度来分析。

手 拍 桌子;左手 拍 右手;

人 推 车 ; 汽车 拉 拖车;

起重机吊 货物;运动员 踢 球;

运动员举 杠铃;运动员 扣 球;

磁铁 吸引大头针; 地球 吸引篮球。

物体 作用物体 物体 作用物体

生:猜一猜、观察实验、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 Ⅲ归纳总结

师:归纳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的地方: 物体-作用-物体。

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压、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生:自己归纳并得出结论

师: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

生:学生举例,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

Ⅰ、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师:(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用投影仪演示)

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

师:现象表明了,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师:(2)两只弹簧互相拉伸

把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

师: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生:学生实验:(亲自体验并思考)

(1)用手拍桌子。

(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Ⅱ归纳总结

师: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生:投影 “用手拍桌子”的图片,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说明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互为受力物。(归纳并总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3、力的作用效果

师: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呢?看以下演示实验:

竖直上抛的篮球,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用投影仪对比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师:用图片进一步说明:用图片展示,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学生看图、分析并思考,说明足球的运动状态是怎么改变以及改变的原因)

师: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

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 师: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看以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亲自体验并思考)

师:投影图片,举例说明

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

②射箭。 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进一步理解

师:通过学生实验来说明,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弯曲的程度相同吗?

明确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形变就越大。

进一步明确,用很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眼睛看不出来。

(三) 小结

(学生回顾并体会过程和方法,巩固知识和技能)

(四) 思考与练习

练习:课本第83业的练习题

思考:为什么有时用力推物体,物体却不动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五) 作业 (配套练习)

(六) 板书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 七年级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