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正文
 

怎样使用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1 09:37:13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怎样使用语文教案,提供全面的怎样使用语文教案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怎样使用语文教案篇一: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用教材教”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用教材教”

“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的例子,”这是新的课程观,在教学中,我努力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尝试之一:以语文教材为原点,向生活中的语文辐射。

有人曾这样形容语文,说语文是博大的,包罗万象的,无奇不有;说语文是高尚的,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说语文是亲切的,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广阔的生活里。我们必须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重视拓展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用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生活走进课本。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在开学初,我就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识字成长记录袋,专门搜集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字。有个小朋友在和妈妈吃汉堡时认识了艾伦汉堡的“艾”,我及时鼓励了他,表扬他在吃汉堡的时候还学会了生字,是个有心计的孩子。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识字量,最重要的他们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

尝试之二:以语文教材为引线,向其它学科辐射。

语文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教学中,不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这是对传统语文学习的一种突破。

前不久还发生了一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上课铃声打响了,我习惯地站在窗口看孩子们站排,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并没有像每堂课前那样立正站好,而是一个个仰着小脸望着天空,而且还“肆无忌惮”地议论着,直到其它班级的学生都走进教室了,他们才恋

怎样使用语文教案

恋不舍地走进了教学楼。进入教室后仍然很兴奋,有个叫刘佳宁的小男孩就尖着嗓子兴冲冲地对我说:“老师,飞机拉线了!”看着他那异常兴奋的表情和高兴劲儿,我真不忍心说他什么,随口说了声:“是吗?”这一问不要紧,几乎是一问百应,学生们又一次兴奋了,还有人向我做了细致的描述,“老师,刚开始就一架飞机拉线,后来又来了一架飞机,也拉线了。”“老师,我看到了,飞机拉的线最开始特别细,后来一点一点就变粗了。”“你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吗?那是气体慢慢扩散的原因。”一个孩子又抢着说。接下来的问题更是一个接一个,“飞机看上去怎么那么小?”“飞机怎么会拉线呢?”??起初几个问题很多孩子争着抢着回答,到后来,“什么样的飞机会拉线?”“飞机是怎样拉线的?”孩子们渐渐地答不上来了,但有的孩子也不甘示弱,“我们家有这方面的书,我回家去查一查。”“我们家也有。”站在前面,我几乎没插上一句话,完全被眼前这种激烈的争论场面感染了,我没有批评他们,并且表扬了他们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孩子们更高兴了,纷纷向我表决心,说回家一定查阅资料,把所有的问题弄清楚。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孩子们谁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有的搬来了书,有的拿来了图片,孩子们从书本上、资料中弄清了飞机拉线这种我们大人司空见惯却又很少有人把它放在心上的事情,于是我便和他们一起上了这节特殊的语文课。且不用评论这节语文课是否纯正,单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究的愿望就足以让我感到欣慰。这难道不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尝试之三:以“语文课标”为标,向课外阅读辐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阅读提出了

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为此,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我设计了“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创建了“阅读成长记录袋”;并精心设计每一天的“亲子(家长与孩子)作业”单;坚持每周一次的读书汇报制度;将课外阅读与期末语文成绩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课外阅读水平的测试。

我将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课改实践中开拓进取。

怎样使用语文教案篇二: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在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教书的父亲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工具就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到了我这一代,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今世,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等。在这种环境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必须进一步让自己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因为只有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专注于学习,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使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

例如:如执教《山雨》时,设计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下载相关资料、图片,使用FLASH动画制成雨景及实景拍摄的山雨图,让学生醉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让学生看着,听着,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

一堂课,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达到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作用。

三、诱发思维,培养想象

众所周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图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上山难的问题。课文是这样叙述: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段话如果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悟”,或者老师连比带划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如果使用FLASH制作,演示火车怎样推怎样拉,化静为动,学生就轻而易己地理解掌握了,进而,兴趣盎然地探索课文的其他内容。

想学好语文,积累是关键。教材只供于教师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学会去阅读课外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掌握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但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无法达到这种境地,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阅读面狭窄,只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我探索的有效途径。

怎样使用语文教案篇三:教学设计用教案样例

一体化教学的教案设计(样式)时间: 题目: 年 月 日 制作人:目的:目标:1. 2. 3.教学内容:1. 2. 3.时间分配 上课地点训练对象 使用的器材、教材教学过程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训练项目、●实施、关键?要点的说明 ) ●目的的说明●目标的说明 导入问题●教学方法的说明展开问题 ■训练项目1: ●做如下说明,激励学习动机。 动机

●关于「 提示」的说明。●对「 练习」练习的要求。●对「 评价」的评价要点。■训练项目 2: 动机●关于「 提示」的说明。●对「 练习」练习的要求。●对「 评价」的评价要点。■训练项目 3: 动机●关于「 提示」的说明。●对「 练习」练习的要求。

●对「 评价」的评价要点。■训练项目 4: 动机●关于「 提示」的说明。●对「 练习」练习的要求。●对「 评价」的评价要点。小结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