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学语文教案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老子》大学语文教案,提供全面的《老子》大学语文教案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老子》大学语文教案篇一: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大学语文 课程教案
第一章 先秦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诗歌;熟悉并背诵《蒹葭》;掌握《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湘夫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秋水》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先秦诗歌概述、《秋水》的写作特色
难点:《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 多媒体讲解
教学学时:
4学时
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也源远流长。按照通常的文学史分期,秦代及其以前的文学统称为先秦文学。 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以口头创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加工,成为集体的创作。神话和歌谣就是两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幻想中做出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艺术意味的描述和解释。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便在想像中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所以,尽管神话充满着幻想和虚构,但却深深植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而且充满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我国古代的神话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儒家的排斥和曲解,被记载和流传下来的较少,只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淮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断,如盘古开天地、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即使是这些片断的神话,也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自身的坚定信念,集中了他们在和自然界斗争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不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最早源头,更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古代歌谣主要保存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原来叫《诗》,编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中创作和流传的民歌和文人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在当时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它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雅分“小雅”、“大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颂分周颂、商颂和鲁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音乐,共40篇。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诗歌的作用,曾经做过《诗》的整理工作,并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汉武帝时儒学定于一尊,《诗》被尊为“经”,称为《诗经》。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失传,只有《毛诗》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
《诗经》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十五“国风”,它从各个方面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处境、风俗习惯、恋爱婚姻等。国风中的诗歌大部分是抒情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直接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和悲哀,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它们以生动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奠定了古代文学创作优良的写实传统。国风中大量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采用回环反复的重章结构,多数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普遍使用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这些对当时的文人和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文字的发明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散文才逐渐发展起来。先秦的散文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西周以前,“学在官府”,文字主要由极少数巫师兼史官的人掌握。先秦的史籍可以分为记言和记事两类。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记叙散文的雏形。《尚书》是古代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散文总集。《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相传为孔子所编,汇集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重要历史文件。秦始皇焚书坑儒,这部书一度亡佚。到了汉代,便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是汉初经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下的;汉代在孔子墙壁中发现的《尚书》是用古文字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尚书》。流传下来的《尚书》是《古文尚书》,58篇中只有33篇为今古文本所共有,其余的是魏晋时人所伪造。
《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著作,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它由一些类似
标题新闻的文字组成,极简括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相传《春秋》经过孔子的修订,虽然记事十分简略,但通过严谨的书法来褒贬事物,体现了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周王朝“大一统”局面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
战国时期,史传散文的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是古代注释的一种体式。由于《春秋》文句简短,措词隐晦,后人在传习它时往往加以解说和补充,称为“传”。解说《春秋》的除《左传》以外,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事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13年。它详细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的本末及相关的佚闻琐事,广泛涉及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也记载了天道、鬼神、灾祥、卜筮等作者认为可资劝戒之事,内容丰富多彩。《左传》揭露了统治者残暴与荒淫,宣扬了民本思想,讴歌了爱国主义,但也宣扬了宗法伦理思想、正统等级观念和宗教迷信。《左传》重视对事件起因、过程和结局的完整记述,叙事生动,特别善于描写战争的场面,善于通过细节和对话来刻划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它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于后世的史传文学、叙事散文和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语》是分别记载公元前10世纪至前5世纪周王朝和诸侯各国史事的一部国别史,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所以名为《国语》。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实际上大约出自战国初期史家之手。比起《左传》来,《国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为逊色,但记言或生动有趣,或婉而多讽,有自己的特色。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诸侯各国史事,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并确定书名。《国策》记录了战国时代约240年中谋臣策士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和有关的言辞。《国策》中的人物是复杂的,既有蔑视王侯、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义侠”之士,也有朝秦暮楚追求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长于分析形势和各种利害关系,辩辞铺张扬厉,气势充沛,并且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来增强说服力。《国策》的记事也善于铺张渲染,而又细腻传神,如苏秦失意的颓丧与得意的忘形,鲁仲连的倜傥奇伟、慷慨慕义,荆轲的慷慨悲壮、沉毅勇决,都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标志着叙事散文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凌夷,诸侯争霸,“士”阶层兴起,学术由官府向下层转移。新兴的“士”以学者或政治家的面目出现,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推动了这一时期说理散文蓬勃的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早期有《论语》和《墨子》,中期有《孟子》与《庄子》等,晚期有《荀子》和《韩非子》,由短小篇幅发展到结构完整的长篇大论,语言风格由质朴简约发展到或宽厚弘博,或恢诡恣肆,或简洁严谨,或犀利峻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全书共20篇,每篇分若干节,以简短的谈话或问答来反映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与各种学术观点,语言简炼,寓意深远,风格雍容和顺,含蓄迂徐,能在简单的对话和描述中展示人物性格,不少话语成为格言与成语,流传至今。
《墨子》是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现存53篇,既反映了学派创始人墨翟的思想,也记述了墨子弟子的言行。《墨子》的文章语言质朴,较少文学色彩,有的还保存了语录和对话的形式,但善于运用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到抽象,逻辑性很强。《墨子》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其中墨家后期学者的科学著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孟子》记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的言行,是一部由若干篇对话组成的论辩著作。全书共七章,每章又分上、下。孟子的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强调以民为本,施行“王道”。其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有纵横家的气概;在辩论的开展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对话语言接近口语,语气逼真,生动有趣,常常用形象的比喻、寓言来叙事说理。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著作,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相传为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出自庄子的后学。庄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哲学,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区别是相对的,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力图在乱世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庄子》的散文善于设譬取喻,采用大量的寓言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进行论辩,想像恢诡奇幻,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庄子》的文章构思奇特,变幻莫测,有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似万斛泉源喷薄而出,有时则汪洋恣肆机趣横生,不仅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就是后世的散文也罕有其匹。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况的著作,全书32篇。荀子兼法后王,亦尚霸道,不信天命而强调人事,政治主张与孟子有显著的差异。荀子学问博通,涉猎甚广,他的散文长于辩论,思想深邃,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句法整练,比
喻叠出,词采缤纷。其中韵散结合的《赋篇》,则开后世赋体文学的先河。
《韩非子》是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全书55篇,主要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研究君主如何运用法术威势的各种手段进行统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韩非的散文议论透辟,逻辑严密,语言犀利,风格冷峻,既有极强的分析能力,又以大量的寓言故事和历史事实为论据,是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中许多寓言故事至今仍流传不衰,脍炙人口。
战国时期,在我国南方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楚辞”。它以个人为创作主体,突破了以四言为主的诗歌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的新诗体,“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汉代的刘向和王逸将楚辞类作品编集在一起,定名为《楚辞》。《楚辞》与《诗经》成为先秦诗歌中的双璧、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又因为《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所以后世常以“诗骚”或“风骚”并称。
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处在社会急剧变化、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抱有进步的政治理想,一心为楚国的强大而努力,但受猜疑而长期遭放逐,写下了许多抒发忧愤、表达爱国理想的诗篇,其中《离骚》是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光耀千古的杰作。除《离骚》外,还有《九章》(9首)、《九歌》(11篇)、《天问》等。屈原诗歌创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与屈原同时的重要作家还有宋玉,文学史上常以“屈宋”并称。宋玉的《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悲秋传统,其他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作品选
蒹 葭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存诗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这些作品大抵产生于周初(约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
在内容上,《诗经》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周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等等。其中不少民间创作还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反映了下层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在艺术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并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中不少优秀篇章,极富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理解
《蒹葭》成为一贯以“慷慨悲歌”为主的《秦風》中的别致之作。
本诗是抒写怀人之情。全诗共分三章。每一章的开头都以秋日河边的芦苇起兴,借助经霜侵袭的芦苇凄清而苍茫的景色,引出对伊人的追求遭到阻隔的惆怅情绪。后四句则紧扣河水描绘了追寻的状况,抒发作者执着追求而追求不得的无奈与忧伤。
由于所抒之情与外在景物紧密相联,全诗情景交融。又由于追寻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追寻过程的迷离恍惚,故全诗意境朦胧。有人因此认为这是一首求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伊人”指意中人。但不管诗人追求的“伊人”为谁,它传达出了一种共通的感情,即执着追求而追求不得,可望而不可即的失落与惆怅,所以这两种解释都可以,甚至涵盖了一切类似的人生境遇。
从爱情诗的角度说,它是一首比《关雎》诗意更加婉转浓郁,意境更加含蓄优美,而情绪也更加跌宕复杂,更加扑朔迷离的诗。深秋的清早,河边萧瑟的寒气笼罩着大片芦苇的河岸,苇丛上浓郁的雾气轻轻游走,清冷的白露悄无声息地凝
结在芦苇那初生的叶片上??男子没有自信,犹豫徘徊,想望伊人,不知道自己能否获得对方的爱情,但对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娘又饱含执着,充满情意。诗人用这样的风景烘托出男人那忧伤、凄清而又迷离的心境,继而又用白露“为霜”、“未晞”、和“未已”表达主人追求的时间之长、等待之久,又用“溯洄”“溯游”这样的动作来表达主人公寻求的执着。充满忧郁、伤感的男子则似乎预感到自己的爱情一定会像漫漫长途中的跋涉一样充满痛苦的煎熬。他几乎可以肯定那位“在水一方”的女子对于他来说可望而不可及,他注定要经历一场毫无结果的单相思的爱情。可以说是后代那些扑朔迷离的、伤感的爱情诗的先导,故此诗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
三、练习
1、为什么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朦胧的?
2、谈谈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诗。
湘夫人
一、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77),名平,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战国时楚国的没落贵族,曾为楚怀王左徒。为了楚国的强大和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而殚精竭虑积极奔走,为腐朽的旧贵族集团所不容,终为楚王所放逐,流落沅湘。屈原虽被放逐,仍然心怀故国,创作了《离骚》等大量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都是采用具有鲜明楚地色彩的新诗体,后来和宋玉等人的作品一起被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九歌》是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在当地民俗歌谣的基础上创作的带有“巫风”色彩的一组祭歌,共11篇,它描述的虽是神的形貌和活动,但渗透着世态人情,有着强烈的抒情色彩。
二、作品理解
湘君、湘夫人是传说中的湘水配偶神,是初民自然崇拜的产物。娥皇、女英的故事本已凄婉动人,在民间传说中又和湘水之神捏合在一起了。《湘夫人》与《湘君》正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祭歌。《湘君》中是以男巫扮湘君模样迎接湘君而不遇,《湘夫人》中则是以女巫扮湘夫人状迎湘夫人,虽殷勤备至,却始终未降临,反被湘君遣九嶷之神迎去。于是扮湘夫人迎神的女巫把礼物丢到江中,来表达自己的思慕之情,通过这种“娱神”的形式达到“降神”的目的。
全诗的情感层次依次是不遇的愁苦和忧伤──期盼的急切和懊丧──等待的追思和怅惘──等待的恍惚和哀怨──幻想的甜蜜和美妙──现实的失意和协调。全诗歌唱水神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不从现实取材,而是在神话的宗教故事与气氛中即景抒情,不仅借现实之景抒情,还借假想之景和幻想之景抒情,张显着宗教故事的热情与活力,那飘渺的水波,洞庭湖的落叶,那美好的想象,热情的憧憬??在秋风与愁思的丰富意象中,蕴涵文化深意,寄托着诗人对民间淳朴真挚的爱情和善美生活的拳拳憧憬,同时也反映了楚地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整篇作品情感深沉,如诉如泣,语言华赡,意象丰富,在修辞上又多用比喻手法和排比句式,典型地反映了楚词的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这一切对于后世的中国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三、练习
本诗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水底花房”的修建,结构富丽堂皇,材质芳香沁人,色彩绚丽华美,诗篇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课后阅读《离骚》,试比较这种祭诗中的浪漫主义与《离骚》中的浪漫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老子》大学语文教案篇二: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大学语文 课程教案
第一章 先秦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诗歌;熟悉并背诵《蒹葭》;掌握《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湘夫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秋水》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先秦诗歌概述、《秋水》的写作特色
难点:《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 多媒体讲解
教学学时:
4学时
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也源远流长。按照通常的文学史分期,秦代及其以前的文学统称为先秦文学。
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以口头创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加工,成为集体的创作。神话和歌谣就是两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幻想中做出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艺术意味的描述和解释。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便在想像中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所以,尽管神话充满着幻想和虚构,但却深深植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而且充满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我国古代的神话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儒家的排斥和曲解,被记载和流传下来的较少,只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淮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断,如盘古开天地、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即使是这些片断的神话,也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自身的坚定信念,集中了他们在和自然界斗争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不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最早源头,更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古代歌谣主要保存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原来叫《诗》,编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中创作和流传的民歌和文人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在当时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它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雅分“小雅”、“大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颂分周颂、商颂和鲁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音乐,共40篇。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诗歌的作用,曾经做过《诗》的整理工作,并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汉武帝时儒学定于一尊,《诗》被尊为“经”,称为《诗经》。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失传,只有《毛诗》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
《诗经》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十五“国风”,它从各个方面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处境、风俗习惯、恋爱婚姻等。国风中的诗歌大部分是抒情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直接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和悲哀,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它们以生动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奠定了古代文学创作优良的写实传统。国风中大量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采用回环反复的重章结构,多数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普遍使用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这些对当时的文人和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文字的发明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散文才逐渐发展起来。先秦的散文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西周以前,“学在官府”,文字主要由极少数巫师兼史官的人掌握。先秦的史籍可以分为记言和记事两类。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记叙散文的雏形。《尚书》是古代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散文总集。《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相传为孔子所编,汇集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重要历史文件。秦始皇焚书坑儒,这部书一度亡佚。到了汉代,便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是汉初经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下的;汉代在孔子墙壁中发现的《尚书》是用古文字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尚书》。流传下来的《尚书》是《古文尚书》,58篇中只有33篇为今古文本所共有,其余的是魏晋时人所伪造。
《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著作,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它由一些类似标题新闻的文字组成,极简括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相传《春秋》经过孔子的修订,虽然记事十分简略,但通过严谨的书法来褒贬事物,体现了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周王朝“大一统”局面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
战国时期,史传散文的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是古代注释的一种体式。由于《春秋》文句简短,措词隐晦,后人在传习它时往往加以解说和补充,称为“传”。解说《春秋》的除《左传》以外,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事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13年。它详细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的本末及相关的佚闻琐事,广泛涉及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也记载了天道、鬼神、灾祥、卜筮等作者认为可资劝戒之事,内容丰富多彩。《左传》揭露了统治者残暴与荒淫,宣扬了民本思想,讴歌了爱国主义,但也宣扬了宗法伦理思想、正统等级观念和宗教迷信。《左传》重视对事件起因、过程和结局的完整记述,叙事生动,特别善于描写战争的场面,善于通过细节和对话来刻划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它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于后世的史传文学、叙事散文和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语》是分别记载公元前10世纪至前5世纪周王朝和诸侯各国史事的一部国别史,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所以名为《国语》。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实际上大约出自战国初期史家之手。比起《左传》来,《国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为逊色,但记言或生动有趣,或婉而多讽,有自己的特色。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诸侯各国史事,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并确定书名。《国策》记录了战国时代约240年中谋臣策士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和有关的言辞。《国策》中的人物是复杂的,既有蔑视王侯、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义侠”之士,也有朝秦暮楚追求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长于分析形势和各种利害关系,辩辞铺张扬厉,气势充沛,并且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来增强说服力。《国策》的记事也善于铺张渲染,而又细腻传神,如苏秦失意的颓丧与得意的忘形,鲁仲连的倜傥奇伟、慷慨慕义,荆轲的慷慨悲壮、沉毅勇决,都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标志着叙事散文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凌夷,诸侯争霸,“士”阶层兴起,学术由官府向下层转移。新兴的“士”以学者或政治家的面目出现,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推动了这一时期说理散文蓬勃的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早期有《论语》和《墨子》,中期有《孟子》与《庄子》等,晚期有《荀子》和《韩非子》,由短小篇幅发展到结构完整的长篇大论,语言风格由质朴简约发展到或宽厚弘博,或恢诡恣肆,或简洁严谨,或犀利峻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全书共20篇,每篇分若干节,以简短的谈话或问答来反映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与各种学术观点,语言简炼,寓意深远,风格雍容和顺,含蓄迂徐,能在简单的对话和描述中展示人物性格,不少话语成为格言与成语,流传至今。
《墨子》是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现存53篇,既反映了学派创始人墨翟的思想,也记述了墨子弟子的言行。《墨子》的文章语言质朴,较少文学色彩,有的还保存了语录和对话的形式,但善于运用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到抽象,逻辑性很强。《墨子》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其中墨家后期学者的科学著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孟子》记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的言行,是一部由若干篇对话组成的论辩著作。全书共七章,每章又分上、下。孟子的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强调以民为本,施行“王道”。其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有纵横家的气概;在辩论的开展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对话语言接近口语,语气逼真,生动有趣,常常用形象的比喻、寓言来叙事说理。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著作,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相传为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出自庄子的后学。庄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哲学,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区别是相对的,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力图在乱世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庄子》的散文善于设譬取喻,采用大量的寓言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进行论辩,想像恢诡奇幻,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庄子》的文章构思奇特,变幻莫测,有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似万斛泉源喷薄而出,有时则汪洋恣肆机趣横生,不仅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就是后世的散文也罕有其匹。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况的著作,全书32篇。荀子兼法后王,亦尚霸道,不信天命而强调人事,政治主张与孟子有显著的差异。荀子学问博通,涉猎甚广,他的散文长于辩论,思想深邃,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句法整练,比喻叠出,词采缤纷。其中韵散结合的《赋篇》,则开后世赋体文学的先河。
《韩非子》是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全书55篇,主要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研究君主如何运用法术威势的各种手段进行统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韩非的散文议论透辟,逻辑严密,语言犀利,风格冷峻,既有极强的分析能力,又以大量的寓言故事和历史事实为论据,是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中许多寓言故事至今仍流传不衰,脍炙人口。
战国时期,在我国南方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楚辞”。它以个人为创作主体,突破了以四言为主的诗歌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的新诗体,“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汉代的刘向和王逸将楚辞类作品编集在一起,定名为《楚辞》。《楚辞》与《诗经》成为先秦诗
歌中的双璧、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又因为《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所以后世常以“诗骚”或“风骚”并称。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处在社会急剧变化、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抱有进步的政治理想,一心为楚国的强大而努力,但受猜疑而长期遭放逐,写下了许多抒发忧愤、表达爱国理想的诗篇,其中《离骚》是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光耀千古的杰作。除《离骚》外,还有《九章》(9首)、《九歌》(11篇)、《天问》等。屈原诗歌创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与屈原同时的重要作家还有宋玉,文学史上常以“屈宋”并称。宋玉的《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悲秋传统,其他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作品选
蒹 葭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存诗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这些作品大抵产生于周初(约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
在内容上,《诗经》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周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等等。其中不少民间创作还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反映了下层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在艺术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并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中不少优秀篇章,极富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理解
《蒹葭》成为一贯以“慷慨悲歌”为主的《秦風》中的别致之作。
本诗是抒写怀人之情。全诗共分三章。每一章的开头都以秋日河边的芦苇起兴,借助经霜侵袭的芦苇凄清而苍茫的景色,引出对伊人的追求遭到阻隔的惆怅情绪。后四句则紧扣河水描绘了追寻的状况,抒发作者执着追求而追求不得的无奈与忧伤。
由于所抒之情与外在景物紧密相联,全诗情景交融。又由于追寻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追寻过程的迷离恍惚,故全诗意境朦胧。有人因此认为这是一首求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伊人”指意中人。但不管诗人追求的“伊人”为谁,它传达出了一种共通的感情,即执着追求而追求不得,可望而不可即的失落与惆怅,所以这两种解释都可以,甚至涵盖了一切类似的人生境遇。
从爱情诗的角度说,它是一首比《关雎》诗意更加婉转浓郁,意境更加含蓄优美,而情绪也更加跌宕复杂,更加扑朔迷离的诗。深秋的清早,河边萧瑟的寒气笼罩着大片芦苇的河岸,苇丛上浓郁的雾气轻轻游走,清冷的白露悄无声息地凝结在芦苇那初生的叶片上??男子没有自信,犹豫徘徊,想望伊人,不知道自己能否获得对方的爱情,但对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娘又饱含执着,充满情意。诗人用这样的风景烘托出男人那忧伤、凄清而又迷离的心境,继而又用白露“为霜”、“未晞”、和“未已”表达主人追求的时间之长、等待之久,又用“溯洄”“溯游”这样的动作来表达主人公寻求的执着。充满忧郁、伤感的男子则似乎预感到自己的爱情一定会像漫
漫长途中的跋涉一样充满痛苦的煎熬。他几乎可以肯定那位“在水一方”的女子对于他来说可望而不可及,他注定要经历一场毫无结果的单相思的爱情。可以说是后代那些扑朔迷离的、伤感的爱情诗的先导,故此诗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
三、练习
1、为什么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朦胧的?
2、谈谈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诗。
湘夫人
一、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77),名平,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战国时楚国的没落贵族,曾为楚怀王左徒。为了楚国的强大和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而殚精竭虑积极奔走,为腐朽的旧贵族集团所不容,终为楚王所放逐,流落沅湘。屈原虽被放逐,仍然心怀故国,创作了《离骚》等大量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都是采用具有鲜明楚地色彩的新诗体,后来和宋玉等人的作品一起被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九歌》是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在当地民俗歌谣的基础上创作的带有“巫风”色彩的一组祭歌,共11篇,它描述的虽是神的形貌和活动,但渗透着世态人情,有着强烈的抒情色彩。
二、作品理解
湘君、湘夫人是传说中的湘水配偶神,是初民自然崇拜的产物。娥皇、女英的故事本已凄婉动人,在民间传说中又和湘水之神捏合在一起了。《湘夫人》与《湘君》正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祭歌。《湘君》中是以男巫扮湘君模样迎接湘君而不遇,《湘夫人》中则是以女巫扮湘夫人状迎湘夫人,虽殷勤备至,却始终未降临,反被湘君遣九嶷之神迎去。于是扮湘夫人迎神的女巫把礼物丢到江中,来表达自己的思慕之情,通过这种“娱神”的形式达到“降神”的目的。
全诗的情感层次依次是不遇的愁苦和忧伤──期盼的急切和懊丧──等待的追思和怅惘──等待的恍惚和哀怨──幻想的甜蜜和美妙──现实的失意和协调。全诗歌唱水神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不从现实取材,而是在神话的宗教故事与气氛中即景抒情,不仅借现实之景抒情,还借假想之景和幻想之景抒情,张显着宗教故事的热情与活力,那飘渺的水波,洞庭湖的落叶,那美好的想象,热情的憧憬??在秋风与愁思的丰富意象中,蕴涵文化深意,寄托着诗人对民间淳朴真挚的爱情和善美生活的拳拳憧憬,同时也反映了楚地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整篇作品情感深沉,如诉如泣,语言华赡,意象丰富,在修辞上又多用比喻手法和排比句式,典型地反映了楚词的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这一切对于后世的中国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三、练习
本诗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水底花房”的修建,结构富丽堂皇,材质芳香沁人,色彩绚丽华美,诗篇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课后阅读《离骚》,试比较这种祭诗中的浪漫主义与《离骚》中的浪漫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语录十三则
一、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曾为了施展政治抱负而周游列国,但终不见用。晚
《老子》大学语文教案篇三:大学语文 课程教案
大学语文 课程教案
第一章 先秦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诗歌;熟悉并背诵《蒹葭》;掌握《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湘夫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秋水》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先秦诗歌概述、《秋水》的写作特色
难点:《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 多媒体讲解
教学学时:
4学时
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也源远流长。按照通常的文学史分期,秦代及其以前的文学统称为先秦文学。
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以口头创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加工,成为集体的创作。神话和歌谣就是两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幻想中做出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艺术意味的描述和解释。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便在想像中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所以,尽管神话充满着幻想和虚构,但却深深植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而且充满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我国古代的神话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儒家的排斥和曲解,被记载和流传下来的较少,只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淮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断,如盘古开天地、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即使是这些片断的神话,也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自身的坚定信念,集中了他们在和自然界斗争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不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最早源头,更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古代歌谣主要保存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原来叫《诗》,编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中创作和流传的民歌和文人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在当时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它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雅分“小雅”、“大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颂分周颂、商颂和鲁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音乐,共40篇。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诗歌的作用,曾经做过《诗》的整理工作,并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汉武帝时儒学定于一尊,《诗》被尊为“经”,称为《诗经》。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失传,只有《毛诗》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
《诗经》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十五“国风”,它从各个方面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处境、风俗习惯、恋爱婚姻等。国风中的诗歌大部分是抒情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直接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和悲哀,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它们以生动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奠定了古代文学创作优良的写实传统。国风中大量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采用回环反复的重章结构,多数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普遍使用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这些对当时的文人和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文字的发明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散文才逐渐发展起来。先秦的散文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西周以前,“学在官府”,文字主要由极少数巫师兼史官的人掌握。先秦的史籍可以分为记言和记事两类。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记叙散文的雏形。《尚书》是古代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散文总集。《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相传为孔子所编,汇集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重要历史文件。秦始皇焚书坑儒,这部书一度亡佚。到了汉代,便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是汉初经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下的;汉代在孔子墙壁中发现的《尚书》是用古文字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尚书》。流传下来的《尚书》是《古文尚书》,58篇中只有33篇为今古文本所共有,其余的是魏晋时人所伪造。
《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著作,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它由一些类似标题新闻的文字组成,极简括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相传《春秋》经过孔子的修订,虽然记事十分简略,但通过严谨的书法来褒贬事物,体现了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周王朝“大一统”局面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
战国时期,史传散文的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是古代注释的一种体式。由于《春秋》文句简短,措词隐晦,后人在传习它时往往加以解说和补充,称为“传”。解说《春秋》的除《左传》以外,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事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13年。它详细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的本末及相关的佚闻琐事,广泛涉及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也记载了天道、鬼神、灾祥、卜筮等作者认为可资劝戒之事,内容丰富多彩。《左传》揭露了统治者残暴与荒淫,宣扬了民本思想,讴歌了爱国主义,但也宣扬了宗法伦理思想、正统等级观念和宗教迷信。《左传》重视对事件起因、过程和结局的完整记述,叙事生动,特别善于描写战争的场面,善于通过细节和对话来刻划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它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于后世的史传文学、叙事散文和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语》是分别记载公元前10世纪至前5世纪周王朝和诸侯各国史事的一部国别史,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所以名为《国语》。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实际上大约出自战国初期史家之手。比起《左传》来,《国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为逊色,但记言或生动有趣,或婉而多讽,有自己的特色。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诸侯各国史事,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并确定书名。《国策》记录了战国时代约240年中谋臣策士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和有关的言辞。《国策》中的人物是复杂的,既有蔑视王侯、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义侠”之士,也有朝秦暮楚追求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长于分析形势和各种利害关系,辩辞铺张扬厉,气势充沛,并且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来增强说服力。《国策》的记事也善于铺张渲染,而又细腻传神,如苏秦失意的颓丧与得意的忘形,鲁仲连的倜傥奇伟、慷慨慕义,荆轲的慷慨悲壮、沉毅勇决,都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标志着叙事散文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凌夷,诸侯争霸,“士”阶层兴起,学术由官府向下层转移。新兴的“士”以学者或政治家的面目出现,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推动了这一时期说理散文蓬勃的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早期有《论语》和《墨子》,中期有《孟子》与《庄子》等,晚期有《荀子》和《韩非子》,由短小篇幅发展到结构完整的长篇大论,语言风格由质朴简约发展到或宽厚弘博,或恢诡恣肆,或简洁严谨,或犀利峻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全书共20篇,每篇分若干节,以简短的谈话或问答来反映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与各种学术观点,语言简炼,寓意深远,风格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