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西师大版四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为原则进行编写的。它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强调学生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既注意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纳与渗透世界先进文化,以体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合;它注意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以突出三个纬度的整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体现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突出人文情怀与现代意识。
1.贴近儿童心理,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
选文内容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重视儿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独特的审美情趣。选文力图以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诉说让人感动的故事、让人难忘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激荡。这些表述出来的体验和经历,是儿童能够理解的,是符合他们思维习惯和想像方式的 。孩子们的想像是丰富的、神奇的、诗意的,教科书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审美想像、培养其创新的思维。
2.关注人与自然,了解当代的现实生活。
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新课标要求凸显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而了解人与自然,关注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这是促使学生与时俱进,形成开放意识,健康成长的前提。本册教科书中的一些选文,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开启一扇通向人与自然,人与现实社会的窗户。它们力图将多样的现实图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他们关注眼前这个无比美丽又极其复杂的世界,热爱大自然,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鼓励他们留意身边的社会和时代风貌,关注自然科学和注重环境保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立足中国本土,吸收民族的优秀品行。
本册选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其中的许多篇目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深刻的人生哲理,给学生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以期实现语文课程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即“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4.开阔文化视野,汲取人类的文化智慧。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视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选文涉及有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科学的、人文的等多方面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文化积淀的智慧,社会知识的丰富,世界文化的多元,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
教材注重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阶段目标,突出年段特点。它与三年级的学习既相联系又有发展,既激励自主又加强指导,体现“放低起点,小步快进”的编写原则。
1.“批读课文”凸现读写目标。
批读文的设置体现了课标对第二阶段目标的读写要求,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利用批注,去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领悟作品的内容,并逐步学会自主探究阅读、习作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欣赏。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批注的循循善诱中,享受阅读和获取知识的快乐。
2.“课后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课后练习的设置上,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起初只是要求学生大致能体会到词语在文章中代表的感情色彩,接着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逐步上升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希望学生感受到词语的形象和生动,进而去独立寻找课文里较生动的词语和语句。最后,由对关键语句和段落的把握上升到“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课后,还以“自主积累卡”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好词佳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词语资源库,对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厚积薄发。它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建立起的词语资源具有个性,能体现出他们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审美情趣。
3“积累与运用”内容丰富,不断拓展。
“温故知新”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出一些细微的语言规律。它将有关词义、词性、拟人句、不同表达形式的句式等语言规律,隐藏在具体的语句中,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把握。
“语海拾贝”包含了激励学生阅读的名人语句、独具匠心的广告语、优美的写景佳句、开启非智力因素的名言警句、形象生动的歇后语等,内容囊括了众多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生活中,启发他们平日留心生活中的语文。
“点击成语”介绍了“惊弓之鸟”“一鸣惊人”“纸上谈兵”“百步穿杨”“夸父逐日”等成语故事,让学生知晓成语的来源,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民族语言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心一刻”重在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幽默,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生活中的语文常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启迪其智慧等。
“自主阅读园地”由原来低段阅读精彩片段,扩展为自主阅读精美的短文。提供一个让学生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空间。学生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读写知识和信息。
三 在学习方式上,强调综合学习与自主学习。
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而,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强调侧重于语文实践的综合学习和给学生充分自由空间的自主学习。这两者应当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中。
1.综合学习
教材注意体现过程和方法这一纬度的要求,改变过去语文学习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注意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
(1)教材内容安排和练习设计的整合。围绕单元主题,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并注重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后练习”力求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实践结合,要求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
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语文能力。此外,本册中的“积累与运用”注重对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迁移拓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2)综合性学习中目标、学科、方式的整合。注意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跨学科领域学习;注意将语文课书本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以实现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
2.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综合学习方式中应当由始至终贯穿自主性。教材充分体现“激励自主”的编写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弹性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教材富有弹性,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材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给学生随兴学习的空间。课后练习和“积累与运用”中都设计了富有弹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利学便教。在每个单元中安排自主阅读园地,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进行阅读理解,感悟积累。这样的独立自主,让学生乐于学习,并能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2)教材具有伸展性,注重激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教材虽然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蓝本,却不应当束缚学生的想像力。儿童的脑海中有很多成人无法想像的新颖生动的形象。我们要促进学生丰富的想像,而不应当把他们想像的翅膀折断。本册教材除了课文注意选择激发儿童想像力的文章以外,课后练习有许多锻炼学生想像力的设置。这些无不体现出编者对学生想像力的关注,对于学生的想像力的每一次锻炼,无疑都是对他们生命体验的一次拓展、创新能力的一次增强。
1、《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生词的意思。
2.品析美的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情景激趣。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们对秋天的热爱。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秋天向我们微笑。
(2)齐读课题两遍。
(3)谈谈你读了课题后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读准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4.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5.思考并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思考,看看自己从诗中知道了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都带来些什么,自己是否喜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节诗主要写了秋天里的什么景物,讲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总结课文大意。
第 二 课 时
一、品读重点诗句,感悟景物特点和秋天的美丽
1.再读全诗,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也可旁批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小组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
4.你认为要怎样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读→组内读→抽代表读→点评→再试读→范读→齐读。
教师适时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这些关键诗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秋天的美、诗句的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除了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秋天特有的?
2.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读读。
3.推荐《秋色赋》。
四、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完成课后的“小练笔”,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
2、三棵银杏树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抓住哪几个季节写银杏树的样子,以及
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来介绍它的特点。
3、进行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联系的训练,弄清三棵银杏树各长在哪里。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读懂第一自然段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品词品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比拟句的好处。
四、教具准备:录像带、录像机、投影机、小黑板、银杏叶、简笔画
五、教学课时:(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银杏树叶)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释题。
3、简介银杏树和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课文时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
2、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四、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情况。
1、检查字词。
2、交流讨论思考题。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看录像,初步感知银杏树生长的环境。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下面问题。
选词填空: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西师)
1、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手段:生字卡、日历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2、理解“烦恼”“觅食”“嚷”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识字,自由读文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感情
重点:掌握生字音形义
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同学们,一年有哪些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2、秋季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向我们微笑》
3、生齐读课题
4、你读课题后想了些什么?(自由说)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2个学习目标,请齐读目标(同上1、2)
三、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2、比一比,看谁读的音准,声响亮
3分钟后抽学生轮读
(一)、生自由读文
(二)、比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每生读一句)师纠正不准确的音
四、自学指导(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给生字组2个词,理解“烦恼、觅食、嚷”等词的意思。
(一)、自学生字并组词
(二)、比认读生字、组词,指名认生字并组两个词。
说说“烦恼、觅食、嚷”的意思
五、1、男女小组各轮读一节
2、指导背诵
六、作业:写生字各一排并组两个词。
教后反思:
1、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手段:读悟
知识与技能目标:1、品读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读中了解秋天特点,美丽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秋天的美丽
重点:了解秋天特点
难点: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秋天向我们微笑》 生齐读题目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1、2)生齐读目标
三、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文,读到你喜欢的诗句画上横线,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一)、生读、画
(二)、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读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自学指导(二)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说说秋天经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下面开始自学,3分钟后检查
(一)生读背
(二)、第二次比读,比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节,并说说写了秋天的什么?(桂花)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打上“Δ”
它们指谁?(夏天)
2、第二节、三节、四节、五节各写了些什么?并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3、指名说说秋天有哪些特征。
五、1、男女生轮读(各读一节)
2、背诵全文
六、作业:第5页第3、4题
教后反思:
2、三课银杏树
教学手段:生字卡
知识与技能目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读熟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生字词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重点: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由巴金引出叶圣陶)
简介作者: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银杏树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生齐读目标
三、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
7分钟后检查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生自由读文,学生字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每人轮读一句,师正音
2、指名认读生字词
区别:投---设央---秧
“赤裸、缕缕、果仁”的意思
四、自学指导(二)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自读
(二)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师指点
五、作业:写生字词
教后反思:
2、三课银杏树
教学手段:多媒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1、抓住语言文字,使学生认识银杏树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悟结合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感情。
重点:认识银杏树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棵银杏树》
2、谁来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三棵银杏树位置的岁数的?(第一自然段)
二、出示学习目标
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什么呢?请齐读学习目标(同上)
三、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出作者介绍它的干、叶、花、果的句子并画上横线。看谁找得最准确。(下面开始自学)
(一)生自由读、画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谁来读读写它干的句子?
说明“干”是多音字,事物的主体读“干”(树干)
2、师更正,板书:直
3、说明:“屈曲”的读音qu qu “赤裸”的意思: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4、用同样方法学习“叶、花、果”的句子或段落
理解“绿荫、缕缕、果仁”的意思
四、自学指导(二)
练习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一)生练读
(二)指名背诵
五、作业:课后第1、2题
教后反思:
3、海滩上的雕塑
教学手段:生字卡
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并理解词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学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gàngàn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三: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编辑人;程军
1、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嚷”等词的意思。
2 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文题目
1 情景激趣。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对秋天的热爱。
2 揭示课文题目。
(1) 板书课文题目:秋天向我们微笑。
(2) 齐读课文题目两遍。
(3) 谈谈你读了课文题目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注意区别:袄——妖 缨——樱 街——衔 恼——脑 梁——粱 “恼”读“nǎo”。
3 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理解新词,注意以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烦恼 酿造 音符 觅食 珍藏
4 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5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 自读思考: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示出来。
2 想一想:课文哪些诗节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与丰收的喜悦?课文剩下的内容主要写了什么?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重点诗句,欣赏秋天的美丽
1 默读1~5小节,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或旁批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试着有感情地读读。 2 小组交流、补充。
3 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师适时点拨。
如:
(1) 喜欢“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轻轻地把它们涂掉”,从这里体会到秋天里桂花开放,给我们带来香气,从“轻轻地”、“抓”、“涂掉”体会到秋风轻柔的特点。
(2) 第2、3节诗:喜欢秋天丰收的景象,从对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的描写中体会到秋天里这些水果和粮食成熟了,尤其欣赏作者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嚷”、“穿红袄”、“披紫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苹果、葡萄急着成熟的情态;动词“举着……乐,红着……笑”不仅形象地
写出了玉米、高粱的成熟,而且表达了作者沉浸在秋天的丰收里的由衷的喜悦。品析“烦恼”、“酿造”。思考:夏天里,玉米可能遇到哪些烦心的事?高粱成熟后可做什么?(联系工具书。)
(3) 第4节诗:喜欢第2、3、4行诗。从“快活的音符”体会到鸟儿们一路欢歌,反应了作者欢乐的心情。从“觅食的小蚂蚁……蚁巢”可体会到蚂蚁在秋天里忙着觅食准备过冬的勤劳。在这里,注意渗透道德教育。
(4) 第5节诗:喜欢满树的黄叶,从诗句对黄叶的描写中可以联想到黄叶飘落时纷纷扬扬的美景,从“明年春天……长满树梢”可以体会到春天里,落光叶子的树木又会重新长出充满生机的新叶。
(5) 齐读第1~5节诗。课文题目说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你认为“微笑”是什么意思?她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6) 拓展:除了诗中介绍的礼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礼物也是秋天送来的?(鼓励尽量说。)能把文中引起你想象的景物画下来,再给画取个名字吗?
(7) 有感情地品读第1~5节诗。注意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可采取试读——抽生读——点评——再试读——齐读的方式读。
4 过渡:你喜欢秋天,我喜欢秋天,他喜欢秋天,我们都喜欢这硕果累累、金风送爽的秋天。这不,一群喜欢秋天的孩子走到了披满黄叶的大树下。请读第6节诗,说说你的感受或想法,谈谈你对“悄悄珍藏”的体会。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诗句的美、秋天的美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 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然后读一读。
2 推荐《秋色赋》。
七、作业
1 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 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注意启发学生给画取个名字。
3 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秋天带来了香气
果实成熟
动物欢歌
黄叶飘落
……秋色迷人喜爱之情
2、三棵银杏树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 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熏陶。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重点
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将其制成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叶圣陶爷爷;收集银杏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1 读课文题目,说说自己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2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叶圣陶、银杏树的资料。
3 师再配以相关画面或图片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勾画生字、新词。
2 自主识字,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3 课文主要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你体会到作者对银杏树的一种什么感情?
三、检查初读效果
1 字词的检查。注意“投”、“没”、“设”3个形近字的区别,“裸”的易错点,“烫”、“鹰”的写法。小组交流,全班互动,注意提醒大家你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2 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银杏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1 你最喜欢银杏树的哪一部分,你就品读那一部分。
2 读时注意勾画、旁批,说说喜欢的原因。
3 小组交流、补充、评价。
4 全班交流,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对内容的体会,其余同学注意补充。
建议重点评析以下词、句、段:
(1) 默读第1段,思考:你从词句中了解到什么?谈谈自己欣赏的语句以及欣赏的原因。
a 这段描写了三棵银杏树的生长位置:屋后空地,临河靠墙处。(投影适时打出画面,让学生领略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b 本段中第2~4句值得欣赏。体会这3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描写的内容,并想象画面的美丽。2、3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第4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这3个句子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样子,而且从后一个句子中,我们还可以想象空地中间的两棵树高矮相当,距离较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两面临水的空地,长着这样三棵银杏树,这是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教学这一段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领略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c 美读本段,感悟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2) 自读第2段,思考后交流:从哪儿体会到银杏树是古树,且生长缓慢?“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体会父亲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父亲说的话。
(3) 自由轻声读第3~7段,思考交流。
a 这部分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银杏树的?具体描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
b 银杏树干、叶、花、果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品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干:直、弯、古怪。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花: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绿玉一般、 清香。
c 说说这三棵银杏树给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欢乐。
d 品析“经过的船常常停泊……袅袅地升起来”和父亲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
e 拓展: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除了文中所介绍的,还有许多,作者并未一一写出,请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在树荫下度过欢乐时光的例子。
f 有感情地读读第3~7段,品味人们对银杏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点评:评出学得最好的,要求阐述理由。
6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五、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再次熟读课文六、总结全文
1 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2 除了银杏树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也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附:板书设计
2 三棵银杏树(带来欢乐)
生长空间美形态美干、叶、花、果(形、色、味)
意境美鹰停秃枝天空背景喜爱赞美情
3、海滩上的雕塑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 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1 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
2 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3 播放课件:海滩景色配轻音乐。教师: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 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 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程度,并适时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3 抽生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自主体会
1 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①边读边想。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3 抽生汇报: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板书:我们、小动物们)
4 学习1~3段。
(1) 师: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出示第2段旁的批注。)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
(2) 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了解蛤蜊,争论“曲线”的作者是谁,并指导读出猜测的语气。)
(3) 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给我们带来快乐。)板书:乐趣
(4) 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生自由批注。抽生读批注。师生共同交流。
5 学习4~10段。
(1) 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
(2) 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我们”干得很起劲,很开心!)
(3)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抽读、赛读、齐读等。)
(4) 说说第10段的省略符号省略了什么。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有创意的、有个性的设计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生批读,然后交流。
6 学习11~14段。
(1) 师:当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心情如何?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齐读11~14段。
(2) 读批注,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可用换词法体会。)
四、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生批读,然后交流。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沙滩,共同设计了全新的雕塑,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愿这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附: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乐趣 我们
4、一颗小豌豆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豌豆给小姑娘带来的力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豌豆给小姑娘带来的力量。
教学准备
师: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生字、词语卡片。
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见过豌豆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 丹麦作家安徒生以豌豆为题写了一篇童话故事,想读读吗?请齐读课文题目。
3 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是一颗什么样的小豌豆?这颗小豌豆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 认读生字、新词。师生正音。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并在全班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4 分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 读了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6 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7 全班交流,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如:这是一颗什么样的小豌豆?小姑娘为什么能站起来?小姑娘的康复与小豌豆的成长有什么关系?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相关热词搜索:上册 四年级 语文教案 西师 西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 西师大二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