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分析 > 政治试卷分析 > 正文
 

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22 14:44:12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提供全面的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篇一:2016年高考政治主观试题分析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主观题得分方法

一、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我把它称之为书写答案的“四个现代化”)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5、主观试题答案的构成:

1)一般情况下,主观试题答案的构成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教材观点;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可直接嵌入;材料信息需要归纳后嵌入);时政观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政放权;打造法制政府、服务政府;提质增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

2)近几年政治生活主观试题答案的编织淡化知识点,倾向于对政治事实的描述:

如2013年全国卷2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党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和2015年全国卷(1)38题。试题及答案如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

答案: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政府的预算管理客观事实为:政府编制预算-----人大批准-----政府执行和加强管理-----政府执行预算接受监督)

(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

二、主观试题的分类

1、图表类主观试题:

策略:看表题把握说明的对象;看项目把握说明的方面;看数据------横向看差距、纵向看变化趋势;看备注(对表格的补充)。归纳:现象的归纳和本质的归纳。

2、原因类主观试题:

1)原因类主观试题在设问上表述为分析原因、分析为什么、分析合理性、分析正确性、分析根据等。

2)基本思路:必要性(理论依据;事实依据);重要性

如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理由

(2015年全国卷2)

①必要性(理论依据)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必要性(事实依据)小微企业税务负担过重

③重要性:有利于吸收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3、措施类主观试题

1)多元主体情况下,须理清各主体的措施(经济生活的主体:政府、企业、市场、居民---劳动者、消费者、纳税人;政治生活:党、政府、公民、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政协等)

例如运用政治常识分别说明党、政府和人大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12分)

【参考答案】党制定关于土地保护的大政方针,在耕地保护中发挥领导作用;(4分)国务院制定土地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强化耕地保护,行使土地管理权;(4分);全国人大开展土地执法情况检查,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耕地保护中的监督作用。(4分) 2) 单一主体的情况下,须理清这一主体的各个方面。

例如:文化强国建设中,如何发挥党的作用。(2013年卷2)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发挥党在文化建设中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坚持科学执政、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4、意义类主观试题:

策略:意义类主观试题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公式为A------B的作用。要回答A-------B的作用需要分层回答。A------B作用(B1B2B3B4B5B6)。

例如分析城镇化对R镇的经济意义。(2013年全国卷2)

答案:B1(产业)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值的增加;B2(劳动力)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B3(现代农业)土地的统一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B4(服务业)居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5、关系论证类主观试题:

策略:关系类主观试题揭示A与B的关系。A与B有本质上的联系,但两者之间是跳跃的,要揭示A与B的关系,要借助材料信息,经过逻辑推导揭示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

例如分析互联网宽带提速降费对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推动作用。

此题需要分析互联网宽带提速分别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作用。

答案:

1)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带动商业模式的变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经济发展速度;

2)有利于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满足人民信息消费需求,提高信息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降低互联网新兴企业创业成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通过信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

6、辨析类主观试题

策略:判断观点对与错、合理性、局限性并对判断说明理由。

例如: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语词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答案:赞成

1)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3)各国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7、探究开放性主观试题

例如: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答案 :示例: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制造使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等日本侵略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会因任何人的抵赖而改变;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言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蓄意美化,是对世界公理良知的粗暴践踏,违背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人类和平和正义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根据时政热点和高考常考考点,一诊考试应储备的知识点:

(一)、经济生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3、对外开放(常态性的知识点:经济全球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对外开发水平;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分析产能合作、中国制造、高铁走出去)

4、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和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分析国有企业改革)

5、收入分配公平(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6、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7、就业

8、财政的作用

9、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0、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二):政治生活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干知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途径及意义;民主管理的意义)

2、政府(政府的主干知识;经济职能的内容;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

3、党(中国共产党的主干知识;依法执政的地位及意义)

4、政协的性质与职能

5、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主干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地位、组织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6、关于民族的主干知识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8、国际社会主干知识

(三)文化生活

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2、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典型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及原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态度;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文化在传播中交流,在交流中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特点)

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要求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注意教育、科技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

3)文化创新(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落脚点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附时政热点:

成都三中一诊考试涉及的热点解释

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国家只办法营业执照,不再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和刻章登记证。营业执照含社会信用代码可以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税务、社保。(经济:激发市场活力、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减少管理成本;政治:建设服务型政府、正确行使职能)

二、经济新常态。含义: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经济相对稳定、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发生诸多重大转折的一种趋势。特征:中高速(7%);优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需求和第三产业成为主体);新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核心是提质增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的反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三、提质增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国家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合作。(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我国经济利益维护经济安全、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和外贸结构) 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的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那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发展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加强,那么,我们就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深入推进,就必然要要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和促动体制和机

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篇二: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2016年备考启示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2014年备考启示

高考新课标卷1在逐年稳定基础上,2013年共有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辽宁7省市加入。从整体上看,近3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试题贯彻了考试大纲“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在强调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标的方向上指导了中学教学。试题在保持连续稳定继承历年特点的同时,又注重了改革创新,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导向性;试卷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重点考查,也注重了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学科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2013年试卷难度与前两年比较略有上升。 一、试题分布结构

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的基础;关注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力目标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的独立思考,三维目标要以思想政治观点为核心;关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大量的判断分析材料,其实是辨析题的变式; 突出了学习方法、探究意识的考查;更加关注开放性主题:命题选材视角、答案、思维开放度、学生的选择度。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稳中求变不乏新意。三年政治试题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变化不大、稳定持重,看点频现、不乏新意。”试题在命题立意、试题结构、材料选取、语言表述、知识点考查等方面都展现了这一特点。

2、风格依旧,稳定持重。新课标试卷在试题结构、试题类型上,风格依旧,稳定持重。在试题结构方面,稳定合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4部分,分值分别为30分、24分、14分、32分。在试题类型方面,选择题仍然以最难选的“二二式”组合选择题为主,12道题中有9道题为组合选择题;而就两个非选择题的设置而言,38题仍然是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包括有两小问,39题则仍然是文化和哲学的综合,包括了3小问。题干信息丰富,关注热点,文字叙述与图表呈现交相呼应。Ⅰ卷和Ⅱ卷的整体题面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设问指向明晰,更有学科内的小综合。 3、重视基础,考查能力,重视主干

知识的考查。三年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主干知识或基础知识。如价格变动的影响、汇率与利润的计算、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走出去与贸易保护、投资与储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原则、我国政府职能和责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知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论的知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和价值观等,都是考纲和教材的核心知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础性很强,但在情境设置上却突显了对能力的考查。 4、微观切入,难易结合。38题第1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39题第2问“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人的认识的发展。”这些题设问的指向非常明确,切口很小,但在难易程度上,却明显不同。

其中,38题第2问,知识指向“经济生活知识”,题型是常见的“高频问法”,如果考生再能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和解读答题信息,并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这个题应该比较容易;38题第2问和39题第2问,知识分别指向“政治生活知识”和认识论知识,题型也是常见的“高频问法(党如何做)和说明某个观点”,但“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和“说明争论有利于人的认识发展”却让它的难度可见一斑。这种指向明确、微观切入式的试题设计和导向不仅要求考生宏观掌握学科主干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对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过行微观的细节把握。考场上更要求考生充分把握设问的指向性,所答即所问。

此外,39题第3问“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呢?”不能不说是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看似知识考查指向清晰,但答题指向的不确定性却又着实让学生颇费脑筋,相信考生在看到答案时,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4、关注热点,不乏新意

高考文综试题依然以重大时政热点为命题素材,涉及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人民币升值、海外并购、贸易保护、民生问题、居民身份证法、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以及教育、自然科学的成就和习总书记的“四最”劳动观等热点材料。试题的巧妙设计,使这套试题充分体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三点合一”,实现了《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考查目标和要求,即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考查,更不乏新意。

全套试题既有对长效热点的持续关注,又有对时弊问题的直面正对;既有对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视,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既有对国家决策的高度肯定,又有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有的是显性考查,有的是隐性考查;有的是宏观把握,有的是微观切入,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彰显了学科价值。 如38题,一方面,通过文字材料叙述和图表客观呈现了我国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向学生展现了我党对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持续向好的力度和决心。

39题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西文字母开头的239个词语引起社会广泛争论为背景,命题坚持了现实问题立意,不仅考查了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美丽家园。

三、2014备考策略

1、明确备考复习目的。

按照考纲对逐个考点进行复习,夯实基础,不贪图快,以学生掌握扎实为主。按照考点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以2014年《考试说明》为线索,以教材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中的概念等,夯实基础。第二,构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第三,提高课堂效率。精

心讲评,突出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关注热点。热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的重头戏,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始终渗透时事热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看多做时政报等资料)。 第五,开始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三年来新课改试题的共同特点是考核学生的能力,即①分析与解读材料能力;②运用知识能力与调动知识能力;③语言的描述能力。④探究问题能力。复习时特别注重对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及研究。

2、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做到点要讲清、明理会用,线要连好、条条清晰,面要织全、精梳细琢。帮助并教会学生建构“知识库”,并能做到想一点、连一线、带一面,随时调用。

3、不唯书、不唯上。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进行转变。教师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切实把握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深浅之度,做到“取”不画蛇添足,“舍”不轻丢要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4、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气息教师时时、适时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思辨能力的舞台,通过“时事点评”“问题关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政治课的独有乐趣。

5、坚持三年一贯,重视见多识广。三年努力一朝高考,要注重平时的常规训练,规范出题,规范答题,见不在多,而在精。见不能只是“见”,而是要教会学生会“识”,能分辨、会比较,善总结、会反思,方才能见题不慌、解题不躁、答题不乱。 6、备考注意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复习。如选择题准确率低,主观题不知从何下手?计算题不会做,失分较多?经济学的一些专业名词不清楚或不知道,影响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知识掌握很牢固,但不会运用来回答问题,观点统帅材料能力差?文化生活整本书的主脉抓不住,第四单元体系混乱。

(2)选择题关注“四选二”的组合选择题。三年高考12道选择题中 “四选二”的组合选择题,最多11个,最少9个。 这样的题干组合具有迷惑性,题支干扰性强,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3)计算备考不放松。 (4)重深化拓展和迁移。2013年新课标高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高中政治新课标强调的“三个贴近”原则,体现了新课程对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和魅力。而在品味之余,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今后教学和学习的启示,即“点线面、整体把握、取舍用、收放自如”。

(5)总结学科常见题型,形成答题的固定模式,将不规则的文科主观题变得公式化,真正做到不管什么样的问答题,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6)夯实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而且要反复抓、抓反复。

(7)密切关注时事政治热点和生活实际,同时使实际教学贴近生活、贴近教材、贴近学生。 (8)强化落实,确保学生实实在在掌握每一个问题。

2016高考政治试卷分析篇三: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一、考纲解读

2016年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从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近两年基本一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均与2015年保持一致。从难易度看,选择题比2015年全国I卷要略显容易,但主观题即38、39题难度不减去年。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

1、突显核心价值,突出学科特色

今年试题素材的选择上突显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元素,发挥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导向功能。试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体现了政治学科的课程目标。涉及的热点有价格改革、宏观调控、依法治国、社会管理、中华民族精神等。价值取向鲜明,贴近现实、紧扣时代、反映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成就,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宣扬国家意志。在考查过程中注重内涵,充分挖掘材料自身的教育价值。如:12题互补品战略, 16题考查创新社会管理措施;39题“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不仅能够体现学科特色,传播“正能量”,而且将最新的时政内容与德育功能相结合,突出试题的思想性与时代性。

2、能力立意为主,立足基础知识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使材料、设问和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要求学生不仅看到生活现象的表象,更要去探究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原因。从试卷的具体考查的内容看《经济生活》选择题没有考查计算题,而是考查我们熟悉的曲线题,这对我校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选项设置的欺骗性减少,错项、混淆项增加,《经济生活》选择题难度较大的是“通货膨胀”传导影响,传导型的选择题平时练习较少,考生可能会略感吃力;《政治生活》选择题材料以时政热点为主,行为主体明确,选项设置以错项和与材料信息无关的干扰项为主;《文化生活》选择题每年1题,难度较低,选项都设置了错项;《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以时政热点、漫画为主,设问有明确的知识限定。出现了久违的漫画题,主要考查认识论(每年必考)、辩证法、历史观、实践等常规考点,难度稳定。总体上来说,选择题模块材料背景以时政热点、名人故事为主,每年必考的企业、认识论依旧出现,限定性设问逐年增加,选项设置中错项、干扰项以及限定性设问增加,历年有所弱化的图表题、漫画题、古诗文题在今年进行了考查,政治主体明确,考点趋于清晰,多以四选二的组合型题目为主,阅读量较大,信息广,解题时容易收到不同信息的干扰。

主观题部分:《经济生活》主观题问题类型以“原因类”和“怎么办类”为主,没有明确考点,知识点比较分散,答案生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要求对课本框架具有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对材料有较强的重

组能力;《政治生活》主观题考点明确(当代国际社会),提出考点,根据“原因型”主观题的答题模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难度不大;《文化生活》主观题一般都是跨单元作答,今年也不例外,知识覆盖横跨第三、四单元,答案灵活性、开放性加强;《生活与哲学》主观题都限定了知识范围(价值观),问题类型“原因型”“评析型”等,需要结合考点和“错误言论”进行分析。总的来说,主观题模块材料背景基本为全国性时政热点,排序组合为“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开放”,每一个学科均有一道主观题,问题类型包括分析说明型、原因型、意义型、措施性、辨析型,命题思路和答案设置对课本理论表述要求比往年高(有点照顾其他新省份的意思),但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要求依然存在,基本上以“点+析”为主,既对课本理论观点表述的严谨性要求严格,又要求对材料进行深入的论述。

纵观最近4年,今年全国卷难度略有下降,命题比较常规,考点抽样较广,重复考点很少,选择题混淆项增加,主观题得高分的可能也有所提升。

同时,重视考查学生正确认识、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以及寻找正确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综合性。在考查设置上有选择、探究、观点批驳等。例如,第21题,引用毛泽东的名录,依托教材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正确评价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第23题,通过漫画考查学生运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9(1)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等。

3.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时事动态

今年试题选用了许多生活中素材,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如:13题国务院批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18题以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考查对民族政策的理解;21题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19题陕西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例如第39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当前有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的现象为载体,搭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道德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试题背景或事件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让考生感觉亲切而自然,呈现生活化特征。

4.素材的选取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一方面,体现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和国际视野。除了第21题引用了毛泽东《党工委的工作方法》的名录之外,其他的都以时政素材为载体,例如:投资问题、产能过剩、政府补贴、智库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另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从熟悉的汉堡、饮料、社区自治到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熟悉面孔。再者,形式多样,有文字、图表、漫画等,使得整个试卷严谨又不失活泼。

三、备考建议

1、构建主干知识体系,夯实学科基础

基础知识是学生答题的“工具”,在最后近五个月时间里,考生

不要陷入题海而丢了基础,要多研究近三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并从高频考点中寻找命题规律。此外,考前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避免出现知识盲区。针对选择题中混淆项、错项设置增加的特点,建议考生勤于总结各学科易混易错知识点,避免在解题时踩上不应该的雷区;针对知识范围限定、超微观和主体明确的特点,建议考生复习时首先从各个具体知识范围和主体着手,厘清各小切口知识点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力求将知识点解剖到最小的考查角度;针对跨单元作答的特点,建议考生注重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理解和把握,加强对学科之间考点的串联,并对个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进行总结和答案组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掌握学科考点;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

近年来的政治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关注民生、宏观调控、注重公平、生态文明、修法、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上。此外,还要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五中全会的精神及2016年“两会”的有关精神。针对时政性加强的特点,建议考生增强时事敏感度,善于搜集国内外时政热点并运用学科知识对热点进行分析。

3、体现实践性与开放性,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

探究性学习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鼓励考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针对开放性强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试卷 政治 分析 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 2016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