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地理
九州地理篇一:日本地理概况
日本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群岛国家,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中国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国相望。此外,在远离本土的西太平洋上还拥有少量小岛的主权。
2、面积和地区划分
包括北方四岛(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竹岛等有争议的地区在内,日本国土总面积为377,887.25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但比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多数欧洲国家大。
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
日本的国土习惯上自北向南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8个地区。
3、山地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但是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和平原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5、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九州地理篇二:下地理2017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1
2017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1-2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九州地理)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017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3-4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 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 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热带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2017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第5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从陆地面积看,俄罗斯1707万KM2、加拿大997万KM2、中国960万KM2、美国937万KM2、巴西854万KM2、澳大利亚769万KM2。
1.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6、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7、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017初一下地理知识点总结:第6-7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
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悬殊.
3.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典型.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图见课本P7 1-7).
季风气候典型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图见课本P8 1-8,1-9)
发源地性质风向影响下的气候特点
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西北、东北寒冷干燥
夏季风印度洋、太平洋温暖湿润西南、东南高温多雨
4.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
5.亚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范围
(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最
大的岛屿:本州.(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
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
(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P23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
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23
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2、民族和传统服装: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和服.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置和范围:
(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就是因在中国南部而得名.)
(2)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
海陆位置: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原因: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而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3)国家:内陆国:老挝.临海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岛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九州地理篇三: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
四川省省情(一)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
一、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度 21 分~108 度 31 分和北纬 26 度 03分~34 度 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 51分钟。现辖 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181 个县(市、区) ,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辖区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5大省。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 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 或 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 ?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4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四川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三、四川的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四川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16'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 900‐1600 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西部高原则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四、四川的土地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
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该土壤内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元素,土质风化度低,土壤发育浅,肥力高。
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全省单个面积大
于 100 km2 的湿地共有 516 个,全省现有湿地面积 961680 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99%。
五、四川的植物资源
四川地貌和气候多样,植被类型多,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全省森林面积 746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长有许多珍贵树种。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杉等珍稀树种,其种类占了中国的 1/5 以上。全省高等植物万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 1/3。其中维管植物 9250 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杉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全国的 30%.药用植物占 75%。
六、四川的动物资源
四川幅员辽阔,且受冰川大面积破坏性的影响较小,现代生态环境优越,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就有 1100 余种,占全国的 40%,其中鸟类和兽类约占全国的一半。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 55 种,珍稀动物保护资源居全国第 2 位。举世闻名的大熊猫,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内 4 个山系的 36 个县和保护区内。
七、四川的水利资源
四川有河流 1400 多条,蕴藏了充足的水资源和巨大的水能资源。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 3000 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全省水能蕴藏量约 1.5 亿千瓦,占全国的 1/5,仅次于西藏,列全国第 2 位。其中水能资源可开发量 1.1亿千瓦,占全国的 27%,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约占全省水力资源的 2/3,可建 1 万千瓦以上的
水电站的站址有 200 多处,百万千瓦以上水电站的站址有 20 多处。四川是中国西部水电开发和西电东
送基地之一。已建成的二滩电站装机容量 330 万千瓦,是中国 20 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电站。
四川的地下热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已发现温泉
(群)354 处,地下热水钻孔 114 个。四川的地下热水及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
四川属于长江水系。四川共有大小河流 1419 条,号称?千水之省?。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主要河流金沙江、山民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皆注入长江之中。长江横贯全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宜宾至湖北宜昌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
四川的天然湖泊虽有 1000 余个,但水域面积多不大,一般都在 1 平方公里以下。其中较大者有沪沽湖,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 72 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 27 平方公里。邓海位于西昌市东南 5 公里,水域面积 31平方公里,是四川最大的湖泊。
八、四川的矿产资源
四川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比较齐全,开发利用价值很高。矿产资源已找到矿产约 130 种,占全国总数 70%,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种 89 种。有 28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 3 位,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 11种矿产居全国第 1 位(钒、钛居世界之冠)。四川是中国天然气尤其
是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石油天然气资源形成了以气为主的局面。
攀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聚宝盆,蕴藏着占全国 13%的水能,13.3%的铁,69%的钒,93%的钦和82%的钻。
九、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臵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一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做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择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