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化学 > 正文
 

315化学

发布时间:2024-12-22 02:35:56 影响了:
[标签:dao

315化学

yu5]

315化学篇一:2014年315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微观粒子具有的特征:

A.微粒性 B.波动性 C.波粒二象性D.穿透性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H2S B.BeF2 C.BF3D.CH4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分子杂化轨道,根据分子空间构型判断分子极性。

3. 下列浓度为0.10 mol.l-1的溶液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NaAc B.NH4Cl C.Na3CO3D. H3BO3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酸碱滴定中的直接滴定,cka>10-8

4.下列物质中,△fHm为零的物质是:

A.C(金刚石) B. CO(g) C. CO2(g)D. Br2(1)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标准物质的状态参量。

5.用Na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开始前不慎将被滴定溶液加热至沸,如果继续滴定,则标定的结果将会:

A.无影响 B.偏高 C.偏低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KMNO4发生分解。

6.化学反应N2(g)+3H2(g)=2NH3(g),其定压反应热Qp和定容反应Qr的想法大小是:

A. Qp<QvB. Qp=Qv C. Qp>Qv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考察知识点Qp=Qr+△nRT此反应方程。 Θ

7.在反应I和II中,△rHmΘ

(I)>△rHmΘ

(II)>0,若升高反应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相同的倍数B.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

C.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加倍数较多 D.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增加倍数较多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8. 定量分析中,多次平行测定的目的是

A.减小系统误差 B.减小偶然误差 C.避免试剂误差 D.避免仪器误差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误差的影响因素。误差是可以通过减少偶然误差来减小的。

9. 下列各组量子数(n,1,m,ms)取值合理的为

A.3,2,3,+1/2 B. 3,2,-2,-1/2 C. 3,3,-1,+1/2D. 3,-3,2,+1/2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物质量子数的标准规则。

10.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溶度积的定义K=Cn(Am+)*Cn(Bn-)。 Θ

11.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法测定Fe2+时,加入磷酸主要目的是:

A.增大突跃范围 B.防止Fe3+水解 C.调节溶液酸度 D.加快反映速率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指示剂范围的影响因素。

12. 欲使原电池(-)Zn/Zn2+(c1) ∣∣Ag+(c2) ∣Ag(+)的电动势下降,可采取的方法为

A.在银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硝酸银 B.在锌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硫化钠

C.在银半电池中加入氯化钠 D. 在锌半电池中加入氨水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根据化学电势反应方程,在减小正极的浓度或者增大负极浓度的条件下,电动势下降。

13. 在碘量法测铜的实验中,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A.还原剂、沉淀剂、配位剂 B.氧化剂、配位剂、掩蔽剂

C.沉淀剂、指示剂、催化剂 D.缓冲剂、配位剂、处理剂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加入过量的KI,I-与I2形成I3-配离子,分别为还原剂、沉淀剂、配合物。

14. 一定条件下,乙炔可自发聚合为聚乙烯,此反应

A.ΔrHm>0、ΔrSm>0 B. ΔrHm<0、ΔrSm<0

C.ΔrHm>0、ΔrSm<0 D. ΔrHm<0、ΔrSm>0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G=△H-T△S的反应方向的判断。混乱度减少,则△S<0。

15. 将溶液中7.16×104mol的MnO4-还原,需0.0660mol.L-1的Na2SO3溶液26.98mL,则Mn元素还原后氧化数为

A.+6 B.+4 C.+2 D.0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式确定配合物的价位。此题中氧化数=(5*7.1*0.4)/(2*0.066*26.98*10-3)=2

16. 苯丙氨酸和丙氨酸可以形成的二肽共有

A.二种 B.四种 C.六种 D.八种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考察肽类物质的形成的不同方式。

17. 下列化合物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3-甲基-1,2-二溴-2-丁烯 B. 3-甲基-2,4-二溴-1-丁烯

C. 2-甲基-1,4-二溴-2-丁烯 D. 3-甲基-2,3-二溴-1-丁烯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根据空间构型判断顺反异构体。

18. 通过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制备化合物的原料是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双烯类的加成反应。

19.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根据休克儿规则【π=(4n+2)】判断环状化合物的方向性。

20. 下列可用于制备化合物的反应是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羰基化合物与格氏试剂的化学反应。

21.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苯的取代物酸性的判断,确定是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

22.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手性碳原子都是R构型的是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手型碳原子R、S型的判定。

23. 化合

催化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其活性顺序是

A.(a)>(b)>(c) B. (c)>(a)>(b) C. (b)>(a)>(c)D. (b)>(c)>(a)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消除反应的E1反应机理。

24. 对氨基苯甲酸异丁酯的结构式是

在酸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酯类物质结构式的书写。

25. 下列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丙胺B.二丙胺C.三丙胺 D.苯胺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考察胺类物质的水溶性。根据胺类物质分子结构判断。

26. 糖苷能够稳定存在和发生水解的条件分别是

A.酸性,碱性 B.中性,酸性 C.中性,碱性D.酸性,中性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糖苷类物质水解的条件。

27. 吡啶在高温下与浓硝酸和浓硫酸作用,生成主要产物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吡啶的性质和吡啶的硝化反应。

28. 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315化学篇二:315化学(农)大纲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2010年农学考研大纲简介: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最新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

化学

Ⅰ.考察目标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无机及分析化学 50%

有机化学 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填空题35空,每空1分,共35分

计算、分析与合成题8小题,共55分

Ⅲ.考查范围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溶液和胶体

考试内容

分散系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稀溶液的通性 胶体溶液

考试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

考试内容

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考试要求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性质,功与热等概念。

2.掌握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计算:恒压热与焓变、恒容热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及成立的条件。

3.掌握化学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化学反应的摩尔熵变、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等基本概念及吉布斯判据的应用。

4.掌握化学反应的△r

m

r

m

rmrGm的计算。

5.掌握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的计算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6.掌握化学反应方向的自由能判据。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试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及速率方程式 反应速率理论 化学平衡及移动

考试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及活化能等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及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达式的书写。

5.掌握△rm

6.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7.掌握化学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8.掌握多重平衡规则。

四、物质结构

考试内容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分子间力

考试要求

1.了解波粒二象性、量子性(量子化)、波函数(原子轨道)、几率密度(电子云)、能级、能级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等概念。

2.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掌握其取值规则。

3.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及方法。

4.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之间的关系,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及区别,掌握a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

6.掌握杂化轨道(sp、sp、sp)的空间构型、键角及常见实例,不等性sp杂化轨道(H20、NH3等)的空间构型。

7.掌握元素电负性差值与键极性、偶极矩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五、分析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

定量分折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滴定分析法概述

考试要求

1.掌握误差分类与减免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滴定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滴定结果的计算。

六、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考试内容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平衡 缓冲溶液 酸碱滴定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掌握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2.掌握质子酸、质子碱、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等基本概念。3.掌握缓冲溶液

的类型、配制、有关计算,了解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233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元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常用指示剂的选择。

5.掌握一元弱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弱酸(碱)能否被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6.掌握酸碱滴定的

有关计算。

七、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考试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沉淀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掌握由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3.掌握分步沉淀及其简单应用,了解沉淀转化的条件。

4.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银量法[莫尔(Mohr)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法扬司(Fajans)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八、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电势及其应用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氧化数、氧化与还原、氧化态、还原态、氧化还原电对、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用电池符号表示原电池及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及浓度(或分压)、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相关计算。

4.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5.掌握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6.掌握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

7.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氧化还原指示剂分类。

8.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九、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考试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平衡 配位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配合物定义、组成及命名,了解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2.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掌握有关外轨型配合物(sp、sp、sp、spd)和内轨型配合物(dsp、dsp)2332232

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3.掌握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相关的计算。

4.了解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

5.了解配位滴定法的特点及EDTA的性质。

6.掌握单一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及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7.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使用条件。

8.掌握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十、分光光度法

考试内容

分光光度法概述 吸收定律显色反应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原理、应用及摩尔吸光系数,了解引起偏离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因素。

3.了解显色反应的特点,掌握显色条件的选择。

4.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十一、电势分析法

考试内容

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

考试要求

1.了解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的含义。

3.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方法。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有机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要求

315化学篇三:有机化学 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

1.烃:由碳和氢两种元素形成的有机物,也叫碳氢化合物

饱和烃(烷烃)

烯烃

不饱和烃 炔烃

烃 二烯烃

脂环烃

芳香烃

2.烷烃通式:Cn H2n+2

3.同系列:在结构上相似,在组成上相差CH2或它的倍数的许多化合物,组成的一个系列;同系列

中的各化合物叫做同系物

4.有机化合物的异构:

碳链异构

官能团异构

构造异构

位置异构

互变异构

顺反异构

构型异构

立体异构 对映非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

5.伯碳原子(一级碳原子):该碳原子只与一个碳原子相连,其他三个键都与氢结合

仲碳原子(二级碳原子):该碳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相连

叔碳原子(三级碳原子):该碳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

季碳原子(四级碳原子):该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相连

6.普通命名法(经常找一些结构练习一下,就应该没问题):“正”代表不含支链的化合物;“异”代

表分子中碳链一端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有一个CH3的化合物;“新”代表有叔丁基结构

(书上14页,表2-1)的含五个或六个碳原子的链烃(注:“新”和“异”二字直只适

用于少于七个碳原子的烷烃)

7.系统命名法(次序规则,经常找一些结构练习一下,就应该没问题):自己看书

8.由于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各有长处与不足,所以为了清楚地表示分子三度空间的立体形状:粗线表示伸出纸面向前,虚线表示在纸面的后面;楔形的宽头表示接近读者,虚楔形表示伸向纸后(书上17页)

9.σ键:C-H键或C-C键(键长0.154nm,键能345.6kj/mol)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是沿着它们的轴

向重叠的键

10.直链烷烃:“直链”二字的含意仅指不带有支链

11.构象:由于围绕单键旋转而产生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每一个特定的构象

就叫做一个构象异构体(立体异构)

12.优势构象:内能最低,稳定性最大(乙烷的优势构象是交叉式)

13.内能最低(交叉式)——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间的距离最远,相互间的排斥力最小,因而分子

的内能最低;内能最高(重叠式)——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两两相对,距离最近,相互

间的排斥作用最大,因而分子的内能最高(重叠式构象或其它非交叉式的分子有转化成最

稳定的构象而消除张力的趋势)

14.扭转能:使构象之间转化所需要的能量

15.构象内能高低: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邻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但它们之间的能量差别不大)

16.物理性质:○1烷烃的沸点、熔点和相对密度都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

17.化学性质(详细见书22-27页):○1氯代:烷烃于室温并且在黑暗中与氯气不反应,但在日光或紫

外光(以hv表示光照)或在高温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能逐步

被氯取代,得到不同氯代烷的混合物 (最好是自己再看一下书)

2氧化和燃烧:在催化剂存在下,烷烃在其着火点以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氧化的结○

果是,碳链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断裂,不但碳-氢键可以断裂,碳-碳键也可以断裂,

生成含碳原子数较原来烷烃为少的含氧有机物,如醇、醛、酮、酸等。(反应产物复杂,

不能用一个完整的反应式来表示)

18.反应机理:对由反应物至产物所经历的详细描述

19.连锁反应:反应物中一旦有少量游离基生成,便可连续进行反应。连锁反应可分为引发、增长及

终止三个阶段;引发——吸收能量,产生游离基,增长——每一步消耗一个游离基而

产生另一个游离基,终止——游离基被消耗而不再生成。

20.过渡态:体系的能量逐渐上升,达到最高点时的结构

21.活化能:过渡态与反应物间的能量差(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22.不同C-H键的解离能为:三级C-H键<二级C-H键<一级C-H键,所以三级碳游离基最容易生成。即几种游离基的稳定性为:三级碳游离基>二级碳游离基>一级碳游离基>甲基游离基

注:氢的相对活性=产物的数量÷被取代的等价氢的个数

预测产物间大致比例: H活性比×H个数比

第三章 不饱和烃

一.烯烃

1.烯烃通式:CnH2n

2.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有:碳链异构、位次异构、顺反异构

3.构型:当两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双键上的四个基团在空间就可以有两种不

同的排列方式,叫做两种构型

4.构象:分子中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而相互转化的,叫做构象

5.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双键的同侧,叫做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双键的反侧,叫

做反式异构体。这种异构现象叫做顺反异构(条件为该两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6.当碳-碳双键上连接的四个基团完全不同时,将每个以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两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定出较优基团,该两个碳原子上的较优基团在双键的同侧者,以字母Z表示,反之,则以字母E表示(如果烯烃分子中有一个以上双键,而且每个双键上所连基团都有Z、E两种构型,在必要时则需标出这些双键的构型,例子详细见书33页)

7.物理性质:

1) 四个碳一下的烯烃在常温下是气体,高级同系物是固体

2) 烯烃比水轻

8.化学性质(一些化学方程式最好还是看一下书34-40页)

加成反应:

1) 加氢(催化氢化):在催化剂作用下,烯烃与氢可顺利反应(常用催化剂有镍、钯、铂等金属)+ 264435 2×414=828 (611-347)

2) 与卤素加成(亲电加成):例如,将乙烯或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由于生成无色的二溴代烷而使溴的红棕色退去(方程式见书34页,溴水或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是鉴别不饱和键常用的试剂)

反应机理:○1当溴与烯烃接近时,Br-Br间键异裂,生成一个由与以双键相连的两个碳原子结合成的溴鎓离子三元环中间体以及溴负离子○2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负离子(溴负离子、氯负离子、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水分子),都可以作为提供电子的亲核试剂与溴鎓离子结合生成相应的产物(二溴乙烷、氯溴乙烷、溴乙醇)

反式加成:溴正离子和溴负离子是由碳-碳双键的两侧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

3) 与卤化氢加成(亲电加成):H离子首先加到碳-碳双键中的一个碳原子上,从而使碳-碳双键中的另一个碳原子带有正电荷,形成碳正离子,然后碳正离子再与卤负离子结合形成卤代烷 CH2=CH2+-CH2-X + X﹣

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遵守马氏规则(氢加多氢)

4) 与水加成:在酸的催化下,烯烃可以和水加成生成醇,这个反应也叫做烯烃的水合(醇的制备方法之一)

反应历程:○1H+

与水中氧上未共用电子对结合成水合质子

(H:OH2)○

2烯烃与水合质子作用﹢

生成碳正离子○3碳正离子再与水作用得到质子化的醇○4质子化的醇与水交换质子而得到醇及水合质子

5) 与硫酸加成:烯烃能和硫酸加成,生成可以溶于硫酸的烷基硫酸氢酯(烯烃与硫酸的加成是制备

醇的间接方法,也可以除去某些不与硫酸作用,又不溶于硫酸的有机物(烷烃、卤代烃)中所含的烯烃)

无论加水与硫酸的加成都遵循马氏规则

6) 与次卤酸加成:将HOX看成HO﹣及X﹢,加成同样遵守马氏规则

7) 硼氢化反应:烯烃可以和甲硼烷进行加成生成三烷基硼,三烷基硼在碱性溶液中能被过氧化氢氧

化成醇(由反应最终产物醇来看,甲硼烷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是反马氏规律的)

氧化反应:

1) 与高锰酸钾的反应(这也是鉴别不饱和键的常用方法之一):烯烃很容易被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

化,氧化产物决定于反应条件

1 温和的条件下(如冷的高锰酸钾溶液),产物为邻二醇 ○

2H顺式 α - 二醇

2 在酸性条件或加热情况下,则进一步氧化的产物是碳-碳于双键处断裂后生成的羧酸或酮 ○

H+

+=O==O只连有一个烷基的部分,氧化断裂后生成羧酸

2) 臭氧化:臭氧化合物(烯烃在低温下与臭氧作用形成)在还原剂存在下,与水作用则分解为两分

子羰基化合物(当不饱和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烷基时,所得羰基化合物是酮;当不饱和碳原子上连接一个烷基和一个氢原子时,所得羰基化合物是醛)

1) OCH3 CH33CH3CHOO2) Zn/HO 2CH3CH3 乙醛丙酮

还原剂的作用是防止醛被氧化为酸

聚合、α-氢的卤代

二.炔烃

1.炔烃通式:CnH2n-2

2.命名(经常找一些结构练习一下,就应该没问题):

1)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和烯烃相似,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

2) 烯炔(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的分子)的命名:

a) 选择含有C=C和C≡C最长的碳链做主链

b) 离官能团最近端开始编号,并使C=C和C≡C之和最小

c) 命名时先命名烯烃,在命炔烃

(但如果两个碳链等长、不饱和键数目相同,则选含“双键”数最多的链为主碳链)

3.化学性质:

1) 催化加氢:炔烃在催化剂(钯、铂等)下氢化时,总是得到烷烃,但在林德拉(Lindlar)催化

剂作用下,可以制得烯烃

2) 与卤化氢加成:烯烃与一份子卤化氢加成得到卤代烯,与两分子卤化氢加成得到卤代烷(不对称

炔烃的加成,同样遵守马氏规则)

3) 与水加成:在硫酸及汞盐的催化下,炔烃能与水加成。 产物乙烯醇不稳定(一般C=C与-OH

直接相连的烯醇都是不稳定的),很快转变为稳定的羰基化合物(酮式结构)

Hg2+,H2SO4 ≡CH3HHC CHH2OH ~100℃这种异构现象称为酮醇互变异构——库切洛夫反应

4) 与氢氰酸加成:乙炔在氯化亚铜及氯化铵的催化下,可与氢氰酸加成而生成丙烯腈

HC≡

=CHCN

含有-CN(氰基)的化合物叫做腈

三.双烯烃

1.聚集烯烃:两个碳-碳双键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共轭双烯(具有特殊的反应性能):单双键间隔的双烯

隔离双烯:两个碳-碳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键隔开

相关热词搜索:化学 315化学大纲 考研315化学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