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化学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提供全面的学业水平测试化学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篇一: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化学方程式
会考重点化学方程式
必修一:
(一)氯溴碘
1.氯气与水的反应,新制氯水存放在棕色瓶的原因
★ Cl2+H2O
HCl+HClO,或△ 2HCl+O2↑
2、实验室制取Cl2的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 2NaOH+Cl2=NaClO+NaCl+H2O
3.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4、漂白粉用于消毒的原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6、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
★ Cl2+2KI=2KCl+I2 离子方程式:Cl2+2I- =2Cl- +I2
7、氯单质能将溴化钾中的溴置换出来,溴单质能将碘化钠中的碘置换出来
(氧化性:Cl2 >Br2 >I2) Cl2+2KBr=2KCl+Br2Br2+2KI=2KBr+I2
(二)钠
1.钠投入水中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 +H2↑
钠与氧气加热(或在氧气中点燃)2Na+O2Na2O2 (淡黄色固体)
★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 H2O ==4NaOH+O2
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纯碱(Na2CO3);
Na2CO3+H2O+CO2=2NaHCO3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 2NaHCO3 △ Na2CO3+H2O+CO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4、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离子方程式:★ HCO3- +H+=H2O+CO2↑
5.碳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离子方程式:CO32- +2CH3COOH=2CH3COO- +H2O+CO2↑
6.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aCO3+2HCl=CaCl2+H2O+CO2↑
离子方程式:★ CaCO3 +2H+=Ca2++H2O+CO2↑
7.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OH)2+H2SO4=BaSO4↓+2H2O
离子方程式:★ Ba2++2OH- +2H++SO42-=BaSO4↓+2H2O
8、往烧碱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NaOH+CO2=Na2CO3+H2O,离子方程式:2OH- +CO2=H2O+CO32-
(三)铝
1.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取铝 2Al2O3(熔融)通电
4Al+3O2↑
2.往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最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两个反应) ★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Al3++3OH = Al(OH)3↓+3OH-- Al(OH)3+OH- = AlO2-+2H2O
3.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4.Al2O3+2NaOH=2NaAlO2+H2O
5.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
AlCl3+3NH3·H2O=Al(OH)3↓+3NH4Cl,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6.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
KAl(SO4)2=K++Al3++2SO42-,Al3++3H2O=Al(OH)3(胶体)+3H+
(四)铁
1. 少量铁粉溶于氯化铁溶液中(配制FeCl2溶液时要加铁粉)(除FeCl2中的FeCl3) ★ 2FeCl3 + Fe=3FeCl2,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2.制作印刷电路板(FeCl3溶液与铜)
2FeCl3 + Cu=2FeCl2+CuCl2,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3.往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棕黄色(除FeCl3中的FeCl2) ★ 2FeCl2 + Cl2=2FeCl3,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4.氢氧化亚铁悬浊液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氢氧化铁) ★ 4Fe(OH)2+O2+2H2O=4Fe(OH)3
5.Fe3+的检验:★ Fe3++3SCN=== Fe(SCN)3 (血红色)
(五)硅
1. 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的原因
★ SiO2+2NaOH=Na2SiO3+H2O,离子方程式:SiO2+2OH- =SiO32- +H2O
2.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
★ Na2SiO3+ CO2===Na2CO3+H2SiO3 ↓
(六)硫
1、铜片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Cu + 2H2SO4(浓)
2.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C + 2H2SO4(浓) △ 4+SO2↑+2H2O △
CO2↑+2SO2↑+2H2O
3. 实验室制取SO2的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SO2+2NaOH=Na2SO3+H2O
(七)氮
1、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2. 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
NH3+HNO3===NH4 NO3(白烟)
3.工业上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硝酸(重点关注NO2与水的反应)
4NH3+5O2催化剂 △ 4NO+6H2O2NO+O2=2NO2 ★ 3NO2+H2O=2HNO3+NO
4、铜片和浓硝酸反应 ★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5.铜片和稀硝酸反应 ★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 NO↑+ 4H2O
必修二:
一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甲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CH3Cl+HCl CH3Cl+Cl2??→? CH2Cl2+ HCl ★★ CH4+Cl2??→
? CHCl3+ HCl CHCl3+Cl2??→? CCl4+ HCl CH2Cl2+Cl2??→
2.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使溴水褪色)
★★ CH2=CH2+ Br2→CH2Br—CH2Br,条件:常温 加成反应 光照光照光照光照
?→CH3CH2OH ★ 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H2O??
3.苯的取代反应 催化剂
4.乙醇和钠反应产生氢气
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7.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醛催化氧化生成乙酸(氧化反应) ....
★★ 2CH3CH2OH+O2 催化剂 △ 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 催化剂
8、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
★★ CH3COOH + CH3CH2OH 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
△
二.写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负极:Zn-2e- =Zn2+ 锌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质量减小 正极:2H++2e- =H2↑铜作正极,H+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无色气泡 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2H++SO42-
2.Ba(OH)2=Ba2++2OH-
3.KClO3=K++ClO3-
4.NaHCO3=Na++HCO3-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篇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全套资料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得(电子)---还(氧化反应)------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2e- 失去2xe-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x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单位:mol(摩尔)。
122.1mol的基准: 0.012kg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有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约为
236.02x10。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n=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Vm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B)n(B)。 V(aq)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计算 m=c×v×M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 ⑥摇匀 ⑦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9-9 -7-71.分散质大小(nm):<1010~10>10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HCl、H2SO4、NaOH、KOH、NaCl、KNO3等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SO2、CO2、NH3等 强酸:HCl、H2SO4、HNO3等
5强碱:NaOH、KOH、Ca(OH)2 、Ba(OH)2等 大多数的盐
弱酸:H2CO3、CH3COOH等
弱碱:Cu(OH)2等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不同。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冷凝器。
4.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如:用CCl4萃取溴和水的混合物。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注: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稀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
2-SO4检验: 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
+ NH4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Fe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SCN)3。
3+Al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数Z
原子核A1.原子 Z中子数N =A-Z
核外电子 Z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234.同位素: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原子互称。如:1H、1H、1H
八、离子反应
1.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
2.书写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4)查(检查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
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举例:
+-- 2-+Cl2与水反应:H2O+Cl2==2H+Cl+ClO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H==CO2↑+H2O
3+2+ +-铁与氯化铁反应:Fe+Fe==2Fe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H+OH==H2O
精选习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 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
2.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3. NaCl、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
A.Na2CO3、C、CO2、CO、NaHCO3 B.Na2S、S、Na2S2O3、SO2、H2SO4
C.NH3、NO、N2、NO2、NaNO3 D.P2O5、H3PO4、Na3PO4、Na2HPO4、NaH2PO4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5.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碱石灰D.生石灰
6.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多种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 )
A.一种纯净物 B.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7.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
高温 C. 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8.下列粒子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 A.Cl2B.ClC.Cl D.F
9.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C.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D.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
10.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
A.只有氧化性 B.有酸性和氧化性 C.没有还原性 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有酸性
11.必须加入氧化剂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
--2+2-A.Cl2→ Cl B.Cl→ Cl2 C.Cu→Cu D.CO3→CO2
1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还原 B.一定被氧化了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可能被氧化,也不可能被还原
1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SO3 + H2O = H2SO4 B.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2F2 + 2H2O = 4HF + O2 ↑D.2Na + 2H2O = 2NaOH + H2↑
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5.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2)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6.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①SiO2 + 2C Si + 2CO ②Si + 2Cl2SiCl4 ③SiCl4 + 2H2Si + 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
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H2的质量是1 g
-1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
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1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 氢 B.1 mol O C.1 molCO2 D.1 molH2O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3-1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是6.02×10mol
12B.1 mol C的质量是12 g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1 mol
23D.1 mol O2含有6.02×10个O
23.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23A.1 molH2 B.0.5molNH3 C.6.02×10个的CH4分子 D.0.3molH3PO4
24.0.1 mol NaHCO3中含有:( )
+2 A.0.2 mol Na B.0.05 mol CO3
23C.6.02×10个 OD.0.1 mol H
25.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相同B.所含原子数相同
C.所含原子数不同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26. 2.16 g X2O5中含有0.1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1.6 B.28 C.14D.31
2227.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6.4 g,含有6.02×10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64 B. 32 C.96D.32
28.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
-1 -1 -1 -1A.1/n molB.9n molC.2nmolD.nmol
29.在给定的一定物质的量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
C.标准状况下,1 mol 水所占有的体积是22.4 L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约是1 mol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 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约2 mol
32.在标准状况下,与12gH2的体积相等的O2的 :( )
A.质量为12g B.物质的量为6mol C.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是12mol
33.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
A.Cl2B.N2 C.H2 D.CO2
34.下列物质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
24A.1.204×10个O2 B.3molCO2C.标准状况下89.6LCl2 D.标准状况下90mL水
35.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发生爆炸,则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
A.1︰4 B.1︰2 C.1︰1D.2︰1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23A.在0℃、1.01×10 Pa的条件下,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10 m,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约为1 mol
B.1 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况必定为标准状况
C.在20℃的温度下,1 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
D.固态的二氧化碳又叫干冰,1 mol的干冰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必定小于22.4 L
39.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 B. 雾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
-940.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
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篇三:2013年广东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3年广东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O 16Na 23 C1 35.5 K 39Mn 55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木已成舟 C.蜡炬成灰 D.水落石出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 B.陈醋 C.食用调和油 D.蔗糖
34343.H在月球上储量丰富,H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的初级粒子。下列关于H和H的说法正确的
是
A.两者互为同位素B.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两者为同一种核素 D.两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4.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其元素符号是
A.S B.Si C.B D.Be
5.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关于乙烯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存在C≡C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分子中存在C=O
6.关于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为化合物B.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C.合金都耐腐蚀D.合金的硬度一定比成分金属的低
7.漂白粉可由Cl2通入消石灰中制备。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Ca(OH)2 B.CaCl2 C.Ca(ClO)2 D.CaCO3
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是
1
A.LiB.Na C.Al D.K
9.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10.下列气体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O2B.H2C.SO2 D.NO2
11.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
A. NaCl溶液的体积 B.NaCl的质量分数
C.NaCl的物质的量 D.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12.下列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中,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是
A.结晶 B.萃取 C.蒸馏 D.过滤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①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B.实验②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0g D.实验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14.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1-1-1-1A. mol B.g·mol C.mol·L D.mol·L·s
-1-1-115.某矿泉水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为,钙≥4.0mg·L,钾≥0.35mg·L,镁≥0.5mg·L,钠≥
-10.8mg·L。标签中的钙、钾、镁、钠指的是
A.原子 B.单质 C.元素 D.分子
2
1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性质。第3周期元素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A. NaB.SiC.S D.Cl
17.第ⅦA元素是重要的成盐元素,其氢化物稳定性最大的是
A. HF
18.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SO2B.H2O C.Na2O D.CaSiO3
19.常用特定图案来表示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下列组合中图案与化学品性质相符的是
A.H2 B.浓盐酸 C.浓硫酸D.CO2
20.下列制取硝酸铜的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
C.铜和硝酸铁溶液反应D.铜和浓硝酸反应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C.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3
-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2
4=BaSO4↓
22.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含氧物质中,氧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H2OB.O3C.H2O2D.HClO
23.清晨,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能产生该效应的分散系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24.对于反应:2KMnO4?K2MnO4+MnO2+O2↑,已知158g KMnO4反应生成了16g O2,则固体残余物的质量是
A.16g B.32g C.126g D.142g
141425.在考古中常通过测定C来鉴定文物年代。下列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B.中子数为8
C.核外电子数为7 D.原子序数为14
26.某香皂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A.甘油B.柠檬酸C.淀粉D.氯化钠
27.白酒密封储存在地窖里,时间越长越香,形成香味的主要物质是
A.碱类物质 B.酸类物质C.盐类物质D.脂类物质
28.医用消毒酒精是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乙醇的分子式为
A.C2H4O2 B.C2H6OC.C2H4O D.C2H6S
2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式不正确的是 .
A.金属Na保存于水中B.浓硫酸保存于玻璃瓶中
C.HF保存于塑料瓶中D.稀NaOH溶液保存于带胶塞的玻璃瓶中
30.H2在O2中燃烧生成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
A.该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
C.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46~55题为选做题,分为A、B两组,
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并将选做题组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作皮蛋的料泥中含有
NaOH和Na2CO3,为检验其酸碱性,将料泥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
A.稀硫酸B.酚酞试液C.KNO3溶液D.NaCl溶液
32.铜~锌原电池如图1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当该原电池工作时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从铜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D. 电解质溶液中H浓度不变
33.已知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排布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在
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二周期ⅤA族
C.第三周期ⅣA族 D.第三周期ⅤA族
34.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
2+、NO3、OH B.Al--3+、H、SO
4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