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会考历史高中

发布时间:2025-01-21 12:15:14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会考历史高中,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会考历史高中篇一:高中会考--历史复习知识点

【古代中国史】

(一)古代政治

1、夏商西周(中国古代早期)

① 中央:王位世袭制(初:父子相传兄终弟及→西周后:嫡长子继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在政治上的反映)

② 地方:分封制(始于夏,沿袭于商,完备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1)目的:有效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藩屏王室,巩固国家政权。

2)对象:王族(鲁、燕、卫、晋)、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3)义务:朝觐述职(政治),缴纳贡赋(经济),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军事)

4)作用:(积极)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开拓了疆域。

(消极)地方权力膨胀,威胁王权,导致社会动荡。

③ 宗法制(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作用: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④周礼: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规定了各级贵族的政治活动与生活的准则。

⑤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度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⑥特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春秋战国

① 时代变革

1)生产力发展:

A. 铁器广泛使用

B. 水利设施修建:楚国芍陂(最早)、魏国西门豹渠、秦国都江堰和郑国渠

2)生产关系变化:生产力发展,私田大增,井田制瓦解

3)上层建筑变化:分封制瓦解

② 春秋诸侯国赋税改革

1)管仲改革(齐)

A. 实质:承认土地私有

B. 内容: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好坏来收税)

C. 影响:增强了齐国国力,稳定了社会,增加了国家收入,使齐桓公称霸

2)鲁:初税亩(按亩收税,承认土地私有)

3)秦:初租禾

③ 卿大夫夺权:三桓执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进入战国时代)

④ 战国诸侯国政治改革

1)李悝变法(魏)

A. 内容:

◎ 废除旧贵族世代享受爵禄制度,起用有才之士 ◎ 发展农业生产

◎ 实行“平籴法”,平衡粮食价格 ◎ 制定《法经》

B. 影响: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2)吴起变法(楚)

A. 内容:◎ 打击、流放旧贵族 ◎ 精简机构,裁撤冗官,节省开支来养兵

B. 影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使楚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3)申不害变法(韩)

A. 内容:◎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明确赏罚制度 ◎ 加强君主集权

【注:以上改革均是奴隶主阶级发起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4)商鞅第一次变法(政治改革为主,辅以经济改革)

A. 原因:顺应形势,摆脱落后,成就霸业

B. 背景:

◎ 秦襄公:杀犬戎,保周平王有功,封侯立国 ◎ 秦穆公:向西发展,开阔领土 ◎ 秦献公:改革

◇ (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会考历史高中)宣布“止从死”:废除人殉制度,保护了劳动力,促进了生产

◇ 重新编制户籍,保证了赋税,加强了中央集权 ◇ 迁都栎阳,便于向东拓展 ◎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商鞅由魏国来秦

C. 准备:三见秦王,取信于君。徙木为信,取信于民

【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D. 时间;公元前356年

E. 内容:

◎ 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变法保障)

◇ “令民为什伍”:加强基层管理,强化中央集权(什伍户籍制)

◇ 影响:·加重人民痛苦,滋生暴政(消极) ·加强基层管理,巩固统治(积极) ◎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十二等爵制

◇ 影响:加强了军队战斗力,打击了旧奴隶主贵族

◇ 禁止奴隶主间私斗(削弱奴隶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影响:保护小农经济,抑制商品经济

◎ “燔诗书而明法令” ◇ 影响:加强思想统治

5)商鞅第二次变法(经济改革为主,辅以政治改革)

A. 时间:公元前350年

B. 内容

◎ 废井田,开阡陌 ◇ 影响:在法律上明确承认土地私有制

◎ 改革赋税制度:不按亩数收按户数收

◇ 影响:发展了个体小农经济,增加了税收,加强了基层管理

◎ 统一秦国的度量衡

◇ 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赋税、俸禄制度的公平,利于消除割据势力 ◎ 普及县制【秦在春秋已设县】

◇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开端

◎ 改革秦国风俗,男女别居,强令兄弟分家

◇ 影响:增加了户数,从而增加税收,加强了基层管理

6)商鞅变法影响(商鞅虽死,秦法未变)

A. 商鞅死因(辞官→逃亡→抵抗→车裂死):

◎ 侵犯了贵族保守势力利益 ◎ 严刑酷法引起一些群众反对

◎ 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靠山

B. 后商鞅时期的变法进展

◎ 秦惠文王及其后继者继续沿承商鞅变法措施,延续了“布衣将相”格局 ◎ 继续推广郡县制 ◎ 完善秦律 ◎ 继续统一度量衡,发行“半两钱”

C. 性质:是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以法家理论为指导的较为深刻彻底的封建性质的

改革运动

D. 各领域影响

◎ 军事:由于奖励军功,锻炼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 经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使秦国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

◎ 政治: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瓦解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E. 成就:军功爵制、县制、什伍户籍制、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郡县制、中央集

权,使秦国成为具有法治性质的社会

3、秦

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制

A. 太尉(全国军务) B.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C.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典籍章奏)

3)地方: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中央集权;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② 影响

积极: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统一,促进了多民族融合。

消极:滋生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③ 民族融合

1)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边境安全,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设九原郡,并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南伐百越,统一东南和岭南地区,设置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并修灵渠

4、北魏

① 历史概况

2)北魏的建立及北方统一

A. 过程

◎ 315年,鲜卑拓跋氏首领建立代国,很快被前秦所灭

◎ 386年,拓跋珪(北魏太祖道武帝)乘前秦瓦解(淝水之战前秦战败)之际,重建代国,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 统一蒙古草原 ◎ 398年,灭前燕,迁都平城(山西大同) ◎ 439年,统一北方

B. 统一原因:◎ 内因:北魏军事力量强大 ◎ 外因:前秦统治瓦解

C. 统一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发展,稳定了北方局面,保障了百姓安定

3)民族融合

A. 实质: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 B. 途径:战乱、迁徙、政策、经贸

C. 特点:双向性、全方面融合,儒学大一统是民族融合的精神支柱

D. 意义:

◎ 政治:巩固统治,缓解矛盾,促进国家统一 ◎ 经济:促进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 文化:丰富民族文化

② 北魏前期改革

1) 目的:维护统治,适应中原的经济文化

2) 措施:

A. 道武帝:打破原有部落组织,分土编户(瓦解旧社会)

B. 明元帝:劝课农桑,田租减半,网罗汉族人士参与北魏政权建设

C. 太武帝:笼络世家大族

③ 孝文帝改革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的制度】

A. 背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 北魏基层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避税征兵,政令难行

◎ 官禄制度不完善,官吏没有俸禄,搜刮民脂,人民穷困

◎ 民族歧视,汉族等其他民族地位低下,矛盾尖锐

◎ 统治阶级内部由于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和民族差异,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矛盾加剧 ◎ 农民起义频繁,统治不稳

B. 措施

◎ 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颁布俸禄制

◇ 影响:改善了北魏吏治,减轻了农民负担,北方农业得到发展

◎ 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核心):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

定的租税徭役(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 影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积极性

·缓解了民族社会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北魏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增加了税收

◎ 设立三长制:五户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 影响:加强了基层管理,保障了均田制顺利推行

◎ 改革礼俗,禁止鲜卑同姓婚娶,制定礼服,废除“羊皮裤”

◇ 影响: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2)后期【推行汉化政策】

A. 背景: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继续改革

B. 措施:

◎ 假借南征,迁都洛阳

◇ 原因:·平城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落后

·平城地处边塞,位置偏北,交通不便,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鲜卑贵族在平城势力大,不利于改革顺利推进和学习接受汉文化·平城受北方柔然部落侵袭,安全保障差,威胁统治

◇ 目的:更好维护统治,学习先进汉文化,接受中原文明

◎ 移风易俗: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改籍贯,建立门阀制度,胡汉通婚

◇ 影响:便于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巩固统治,促进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 改革官制:扩充魏晋九品制品秩

◇ 影响:·为后世官制奠定基础,产生深远影响

·以出身门第为标准,易产生社会矛盾

◎ 改革礼制:扩大对华夏先贤的祭祀,

◎ 继续推行均田制

◎ 改革官员考核办法:三年一考决定官员升降

3)评价认识

A. 意义

◎ 促进北方经济复苏与繁荣,促进了北魏农耕文明的确立和巩固(生产方式农耕化) ◎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社会制度封建化)

◎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后来隋唐统一建立了基础(生活方式汉族化)

B. 性质:少数民族统治者发起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C. 成功原因:

◎ 符合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 ◎ 措施得力,内容全面

◎ 冯太后支持,孝文帝胆略卓识过人

5、北宋

① 中央集权加强(原因)

1)集中兵权(调而不统,统而不调):A.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B. 实行更戍法

2)集中行政权:A. 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B. 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 设三司(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管理财政

D. 派文臣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

3)集中财权:设转运使,将地方赋税收归中央

4)影响:A. 巩固政权,防止了藩镇割据(积极)

B. 使北宋王朝陷入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困境(消极) ② “三冗”现象(表现)

1)冗官

A. 原因:◎ 官僚机构大幅增设,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 “恩荫”制度等导致官吏人数大增

B. 影响:◎ 降低了行政效率 ◎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冗兵

A. 原因:◎ 北宋采取“荒年募兵”政策 ◎ 对辽和西夏的军事防御加强 ◎ 为了防止地方割据,进行兵权集中

B. 影响:军费开支过大

3)冗费

A. 原因:◎ 冗兵、冗官现象导致财政负担过大 ◎ 每年给辽和西夏岁币(澶渊之盟)

B. 影响:财政负担过大

③ 积弱积贫局面(表现)

1)积弱:A. 表现:军队战斗力下降,对辽、西夏作战屡败

B. 原因:兵权过度集中,政府腐败,兵力虚弱

2)积贫:A. 表现:财政困难 B. 原因:过度的中央集权造成“三冗”现象

【注:根本问题还是政治体制存在弊端】

④ 庆历新政

1)背景(内忧外患)

A. 阶级矛盾尖锐

◎ 北宋建立后,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然后赐其大量田宅(地主有地无耕) ◎ 北宋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土地兼并严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农民起义频发(农民有耕无地)

B. 积贫积弱局面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 C. 边疆战事吃紧,外来侵略严重(民族矛盾)

D. 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和改革派斗争激烈(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2)时间:1043年 3)人物:宋仁宗、范仲淹等

4)中心内容:整顿吏治,严格吏治管理,清除冗官

会考历史高中篇二: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修改版)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 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并复述或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 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把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 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的基本内容(a b) (1)分封制

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候国。②诸候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评价: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 (2)宗法制

内容:继承和分配制度,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为核心 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 (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体现了西周 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 c)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a b)

1

时间:前230—前221年 过程:①灭六国 ②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 ③修灵渠,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④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夷”——进入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

意义:①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 ②加强对周边地区政治控制,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a b) 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

产生发展:始见于春秋战国,秦始皇推广到全国;

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意义: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②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巩固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度(中央)

产生: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a a)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长官叫刺史。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a a)

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目的和作用:互相制衡,有利于科学决策;三分相权,则有利于君权的集中。 3、元朝的行省制度(a b)

元开创行省制度,设省、路、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四川、西藏、青海地区。 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a a)

原因: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确立: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影响: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5、清朝的军机处(a c)

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军机(房)处.

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简、精、速、密

影响:提高中央集权的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 d)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 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②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c d) ①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史实说明)

②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史实说明)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a b)

①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面积大、人口最多;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a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③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a b) (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中英

内容: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注:鸦片战争后,列强还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巡查贸易权” (破坏了领海主权), 传教权

危害: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 1895年 中日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新要求,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3)《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中国与西方11国

内容:①赔款4.5亿两;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③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要地; ④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⑥修订商约。

危害: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 c):

①使无数中国居民丧失基本生存权,造成深重灾难;②疯狂掠夺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③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④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 (a b)

发生在1841年5月的广州三元里,是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制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 2、黄海海战 (a a)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

2

“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结果: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 c)

起因:《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主要力量:邱逢甲和徐骧领导的义军以及刘永福的黑旗军。 2.3伟大的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罪行(a a)

1、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害; 3、日军在侵华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4、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中国军民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c)

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过程:①1931年,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方针;

④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⑤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a a)

正面战场:⑴淞沪会战;⑵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⑶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大)⑷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⑸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 c)

胜利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胜利原因: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②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③中共的主导作用; ④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意义(历史地位):

①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 a)

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的爆发(a a)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a a)

(1)概况: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2)政权的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b)

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内容:①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制度),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三权分立的原则) 意义:①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②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c)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年的君主专制体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3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b b )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过程: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初步成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①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一大”(b b) 召开:1921.7.23在上海召开。

内容:①规定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a b)

概况: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3

意义: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国民革命(1924——1927)(a b)

(1)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兴起(标志——国民党一大) 合作原因:必要性:工人运动受挫教训 可能性: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1926年): 目的: 打倒军阀,除列强和统一中国。

结果: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失败原因: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主要原因):中共缺乏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国民革命的意义: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1927(a b)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秋收起义:毛泽东发动;起义受挫后,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井冈山进军。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正确道路。

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a b)

原因:根本原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成功实现战略转移,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7、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的胜利(a b)

三大战役:1948年底——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军事基础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b c) 标志:新中国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意义:①改变了广大人民的地位:结束了受奴役受剥削的历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开始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③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世界民族运动发展,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经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 b)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2)内容:①确定了国名 、国旗、国歌等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是施政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b)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意义:①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③为国家的政治建设逐步展开奠定了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b)

1954年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①确定了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②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机构——全国和各级人大;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③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 c)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该制度确立。

意义:是中国政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与发展:

①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1956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意义: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之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条件:①统一的多民族长期存在 ②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 ③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确立过程: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到1965年成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a b) (1)对公民的民主政治、人身权利和尊严的践踏。 (2)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

4

①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④民主党派人士受到严重的人格侮辱。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a b)

主题报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共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心)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b b)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宪法:1982年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3、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4、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4、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极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a b) (1)提出过程: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报告会议》通过,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构想;②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道路;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为国际上解决争端提供新途径。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a b) (1)香港回归

①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0年,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① 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1999年12月20日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成功回归的原因:

① 前提(根本):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群众基础:港澳同胞渴望回归

③关键: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 ④法律依据和保障: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港、澳回归的意义:

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 b) 原因:①亚非拉国家纷纷独

立,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②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日邦交正常化(a b)

实现: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

和 ①国内: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

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中美关系正常化(b c)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b c)

进程: ①1979年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影响: ①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交流日益频繁。

③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③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研究与成就 ④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通过,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a b)不结盟政策 ⑤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a a)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发大的建设性作用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a b)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c)

建立:①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

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声明 ③最终定型: 1955年亚非会议

②2001年,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性质)一一“上海合作组织”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模式: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意义:对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a b)

(1)日内瓦会议(1954)

意义:①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亚非(万隆)会议(1955)

意义: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指: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③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 5、2 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5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6、2 卓尔不群的雅典

1、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a b)

(1)内容:经济上: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②实行促进工商业发展措施。 政治上:①按财产的多寡将自由民划分为4个等级②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③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受理公民投诉。

会考历史高中篇三:高中历史会考可能会考到大题的历史专题

高中会考可能会考到大题的历史专题

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城邦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

雅典的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它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小结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除在外。

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及线索

1、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1)中央: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2) 地方: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3) 巩固: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小篆)等,此外,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铸建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4) 评价: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设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2、 西汉在汉承秦制中调整巩固

汉朝建立后,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群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布衣将相之局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形成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有意裁抑相权。由皇帝与身边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3、 隋唐体制新格局与科举考试

(1)朝代更替: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618,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初创,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仍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3)科举制: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影响意义: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4、 宋代的重文轻武和文官体制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

宋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都有文人担任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5、 元代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制度

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代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与监察。

地方:创置行省制度。除成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有中书省直接管辖外,其余各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意义: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被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边地:吐蕃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小结:元朝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6、 明朝六部、内阁和法外政治

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即位后,大力加强皇权,废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宰相制度由此终结,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其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自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后,继任的明朝皇帝先后设立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卫”。通过这些手段,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

7、 清朝的军机处与皇权的加强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继位的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康熙帝在位时,为加强皇权,于宫中设立南书房,招亲信翰林学士入内值班,侍从左右,以备顾问,进而参与机务,草拟诏令谕旨。他希望通过这一内廷决策机制对权势过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加以钳制,并将内阁的部分职权归于内廷,但实际作用有限。

雍正帝即位后,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中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性机构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成“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

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相关热词搜索:会考 高中 历史 高中历史会考试卷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