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解读历史,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解读历史篇一:历史新课标解读——2011年版
2012年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对课标修订的具体做法
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弱化,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内容的编制上,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同时,注意与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2.对课程目标的修改
保留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清晰、明确、完整。 如:实验稿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
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Ⅰ新修订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5)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Ⅱ如:实验稿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
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新修订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3.对课程内容的修改
(1)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弱化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重新编写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
导言将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实验稿中过难、过偏的内容,降低难度。同时,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与实验稿的知识点相比,新订课标减少了56个知识点,增补了25个必要的知识点,实际减少了31个知识点,使内容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如中国现代史部分:
增:雷锋。(1处)
减: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法》、1954年宪法、国企改革、《民法通则》、《刑法》、万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杂交水稻、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16处)
如世界古代史部分:
增: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早期大学、《查士丁尼法典》、基辅罗斯。(5处)
减: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16处)
(3)吸收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新的观念。
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这是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经基本得到公认。
实际上,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经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如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合成为一体,容易产生误解;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民族工作主题。
再如将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
(4)在编排形式上,将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以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的教学。
如:
4.对实施建议的修改
概括提出七点教学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力,给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删去实验稿中的教学活动案例,将其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
评价建议强调了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在评价的设计上,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提出了要求。
教材编写建议具体说明了历史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强调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新提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1) 目标性原则;(2) 思想性原则;
(3) 精选性原则;(4) 可行性原则。
5.有关问题的说明
(1)历史观的问题。
当前史学界流行多种历史观,如文化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后现代历史观等。也有意见提出要用新的史观编写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此次修订工作明确提
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历史进行客观、辩证、全面和实事求是的阐述。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
在《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如近年来出现了贬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伟大成就的情况。此次修订课标,坚持实事求是地、正确地叙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贡献与作用,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在历史上的功绩,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救国救民、建立新中国和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并认同党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历史教育必须坚持和突出的,不容置疑。
(3)学术研究及前沿发展的问题。
历史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普及基础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因此,课标适当吸收史学研究中富有时代精神而又为史学界普遍接受的新成果,而不是“唯新是从”。对于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的成果,一般不予采用。
(4)进一步强化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
采取历史时序基础上的“点—线”结合呈现方式,使学生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和感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到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为继续贯彻这一精神,在《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并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中,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
解读历史篇二:第二讲 历史概念的解读
浙江高考冲刺精讲——历史
第二讲 历史概念的解读
高考的要求: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例:2009年浙江省高考调测卷39题: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
(12分)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产生了个人崇拜,出现大清洗这样的严重错误,使苏德战争爆发
时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战争初期遭受了惨重损失。(3分)但是,在二战爆发前,苏联在斯
大林模式下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为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分)而高
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举国一致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分)
解读:学生应该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地点、主要特点以及影响。能认识斯大林模式
的利弊。
回顾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
经验教训。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一、掌握历史概念的解读方法
第一步:明确内涵
历史概念的内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
例:斯大林模式(必修二P135课前提示)
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
制。
具体史实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两个五年计划)、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确立的标志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等。
第二步:关注外延
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
例:斯大林模式
背景:1925年的苏联??落后农业国,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强大的物质技术
基础??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评价:(一分为二)
作用: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快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
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
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第三步:把握联系
新经济政策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苏联与二战
??
二、几个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
(一)官僚政治
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
理。
回归教材:必修一专题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理解“官僚政治”的几个要点:
1)秦汉以后逐步确立(时间概念)
2)与贵族政治相对应
3)中央和地方长官由统治者任免并有一定任期
4)俸禄制:官僚领取俸禄而不是获得对封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练习1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孔子的教育思
想中适应了这一时代趋势的是
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D.因材施教
与“官僚政治”相关的几个制度:
1)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重要标志。
2)选官制:官僚产生的依据,包括察举、科举等途径
3)监察制度:官僚服务和服从于统治者的保障
4)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均是官僚政治的载体
认识“官僚政治”在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东方专制主义的中国传统政治制
度。专制指的是一人或一集团垄断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机制。所以专制不一定是个人独
裁,也可以是群体独裁。更进一步说,真正意义上的“一人政治”是不存在的,独裁者必须
有一个拥护他独裁的“群众基础”。??中国的皇权专制靠的是官僚士绅阶级的支持。
——郑靖远
练习2.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始创于18世纪的英国。
(可参看必修一第119页知识链接)
1、美国有总统内阁,这是不是内阁制?
不是内阁制。美国总统内阁是指美国总统的政府班子,它不对美国国会负责,只是对美
国总统负责。
2、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
中国学界之所以把“cabinet(密室)”翻译成“内阁”,是考虑到中国古代具有相对
应的现象。如萌芽于明朝洪武年间、形成于永乐年间的的政府行政核心,就被称为内阁。 ??
英国内阁制的前身,有人追溯都铎王朝时期的枢密院??已具备了内阁的某些基本特征:在
相对固定的地点闭门开会,不留会议记录。??两国内阁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在习
惯中逐步形成的,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中国,当国君冲年懦弱
时,内阁权势有可能受到宦官、外戚的干预和控制,所谓首辅徒有虚名。而在英国,以首相
为首的内阁则需要得到议会(尤其是下议院)多数党的支持。
——阎照祥
3、中华民国初期的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设立国务员(包括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实行责任内阁制,相
关条文有: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从时代背景和制度设计两个角度简析民国初年责任内阁制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①时代背景: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势力强大,传统专制势力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
不济,革命党势单力孤;民主思想启蒙尚未深入社会;民主政治初创时期经验不足等。
②制度设计:国务员由总统任免而非议会多数党产生;国务员对总统负责而非对议会负责;
国务员虽有副署权,但在总统强权下该权力也只流于形式。
(三)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
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
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
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四)西方人文精神
(五)共和主义
练习3.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共和主义要求国家元首及国家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从这个概念来看,共和主义的对立面是君主制。贵族爵位可以世袭,违背了共和主义原则。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是拒绝君主制,反对世袭,维护共和。所以选D。
应重点掌握的历史概念(必修一):
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外朝、三省六部制、察举制、科举制、行省制、内阁制、改土归流、领事裁判权、门户开放政策、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五四运动、土地革命、三大政治制度、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民、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光荣革命、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代议制、苏维埃、雅尔塔体制、“冷战”、不结盟运动、欧盟
应重点掌握的历史概念(必修二):
小农经济、灌钢法、会馆、草市、重农抑商、海禁、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自由贸易、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 应重点掌握的历史概念(必修三):
百家争鸣、民本思想、罢黜百家、理学、心学、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双百”方针、“二为”方向、“三个面向”方针、西方人文精神、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相对论、进化论、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
解读历史篇三:政治无意识:如何解读中国历史?
政治无意识:如何解读中国历史?
著名文化批评学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明信(1934~),曾访问中国北京和上海。根据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之行的演讲所出版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曾经风靡一时。但我感兴趣的是他北京之行前稍早,在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无意识》(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该书副标题是作为社会象征性行为的叙事。他认为,一切作品的文本都是带有政治内容和含义的社会象征性行为。
对于中国历史纪年的争论,又何尝不是一种政治无意识!我们不能说西方的学者,包括研究中国古史的严肃学者都是有意识地抹黑中国的历史,但是,那种潜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作用,却不可小觑。它会使人们发出的声音更加理直气壮。
记得十几年前,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主持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时候,曾引发西方学术界的轩然大波。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倪德卫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为什么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因为他们说,中国政府支持的这项工程,是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在作祟,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工作。 夏商周断代工程只是对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纪年资料,进行了梳理和推断,并且确定了几个年代数据。如夏代始建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夏和商之交推算为公元前1600年,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这些数据是200多位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角度进行考证的结果。比如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的天再旦(日全食)的天文学现象,证明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排除了之前中外学者的另外一个断代时间,即公元前925年,减少了26年。
上面提到的倪德卫这位老先生(生于1923年),本人就是干先秦断代史这一行的,他的代表作就是《西周诸王纪年》,比如他认为西周建立的年代是公元前1040年,而不是传统说法公元前1122年。呵呵,比夏商周课题组定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46年晚6年。
如果由于学术的洁癖,为这么一点年代差距大动肝火,倒是可敬又可爱。其实不是。芝加哥大学夏含夷教授就这样评断说:出于沙文主义的意愿,而把历史记载推溯至公元前3000年,从而使中国与埃及平起平坐,这不是学术,而是出于政治和民族主义意图。
说中国历史始于基督诞生之前3000年,其实是传教士最早提出来的。早在300多年前的17世纪,西方人就曾经为中国历史纪年激烈争论。只是当时的争论是在欧洲内部进行的,中国是浑然不知的局外人。
意大利耶稣会士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中文名字叫卫匡国。1643年经里斯本来到澳门,明清之际在中国内地传教,1661年病逝,并葬于杭州。卫匡国曾随南明政府南撤,并赴欧洲求助搬救兵。他1658年出版的《中国上古史》,说中国的历史开端在诺亚大洪水之前的2952年。依据这个年代,到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可不就是5000年了吗?
当时欧洲的主流观点认为,诺亚大洪水以来的世界寿命,总共有4000多年。就是说,基督诞生之前上溯到诺亚大洪水,新人类历史有2400多年,基督诞生之后到现今的世界(17世纪)有1600多年。
卫匡国的意见在欧洲炸开了锅。基督教世界的敏感人士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中国历史到底有多长,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圣经》构建的人类起源故事的真实性问题。也就是说,不是一个文化学术问题,是一个政治与信仰问题。经过了宗教改革的欧洲,天主教的保守势力,神经比较脆弱,担心有人会利用中国历史的可靠性攻击《圣经》记载的可靠性。
中国历史记载的权威性,是尊敬而博学的耶稣会士凿凿有据地提出的。那么,否定是不可行的。于是,调和《圣经》编年与中国纪年的冲突,便成为欧洲人最早的选择。17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学者,甚至从《圣经》的版本上找弥合点。大体是要削掉一点中国历史的长度,
拉长一点大洪水事件的记载。确实是一项政治任务!于是,卫匡国的《中国上古史》所带来的唯一不用争论的结果就是,欧洲宗教界内部,对于《圣经》版本的权威性之争,愈演愈烈。 也有人怀疑中国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比如,大规模焚书尤其是秦始皇的焚书事件,就受到关注。先秦的历史记载,从何而来,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古代民族的文献中,没有提到中国?不能想象中国人的起源,与诺亚的其他子孙们有什么不同,只能说明中国的历史不够古老。
不管这些诘难出于何种动机,不再按照《圣经》的是非定是非,寻求可靠的史实来判断中国编年史的长度,这已经是西方社会观念的一种进步。换句话说,西方社会的怀疑精神、批评规则,通过中国历史的真实性这样一个话题,进入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在这里,接受挑剔的,不只是来自中国的知识,还有《圣经》自身的尊严。
到了1730年代,有人以非宗教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历史的古老性、真实性,也不回避中国古老历史与《圣经》编年史有冲突,从而在事实上为否认《创世记》关于诺亚洪水是全人类的历史开端的说法,迈出了第一步。这就为启蒙旗手们伏尔泰等提供了炮弹,他们运用中国编年史这样坚固的新证据,配合关于人类其他古老文明的证据,猛烈轰击教会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教。1738~1770年间伏尔泰在多处论及中国历史,并坚持世界历史是从中国开始的,而不是从《旧约》中的犹太人开始的。伏尔泰用嘲讽的口气说,诺亚大洪水,不过是犹太人的地方叙事,却谎称是人类的普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