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历史手册

发布时间:2024-12-21 23:41:28 影响了:

下面是博文学习网小编为你分享的历史手册,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历史手册篇一:2011 历史考试手册

历史手册篇二:中考历史实用手册

7.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二千五百多人死亡。——引自教材93页 (1) 印度毒气泄漏事件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答: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以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 这一事件发生后,哪一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答:环境保护

(3) 为最终解决类似问题,许多学者提出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思想 8.阅读材料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请回答:

(1)这是恩格斯对历史上哪一文化运动的热情赞颂? 答:文艺复兴运动.

(2)这一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答: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3)列举两位该时期产生的“巨人”及其成就。

答:但丁是文艺复兴早期一位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他在长诗《神曲》中,表达了自己的善恶标准和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达·芬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他的最大成就是绘画,还擅长雕刻、音乐,并通晓数学、生理、天文、物理等学科。 9.仔细分析下列表格,然后回答问题

(1)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种局面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2)这种局面给当时的世界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答: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10.阅读材料:

材料一:1770年——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农业 工业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主要动力:工业革命的推动。(2)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丁什么问题?答:环境污染问题。

(3)综合材料,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环境。 11.读图表。

1959年的世界工业生产 1976年的世界工业生产 1948年1970年

请回答:

(1)仔细分析图表,图中的数字的变化反映怎样的一个现象?西欧哪个国家经济发展最快? 答:1951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近50%,而西欧只有20.8%。到1970年,西 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上升到28.6%,增长7.8个百分点。西欧黄金储备更是高幅度增 长。这些情况说明西欧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联邦德国发展最快,成为西欧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2)这个现象出现的内外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美国的援助, 发挥本国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优势, 采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发奋图强。

12.阅读下图:25万磅 3240万磅

1764年1789年 1740年180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请回答:

(1)为什么英国1764~1789年的棉花加工量增长这么快? 答:因为1764-1789年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纱织布均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生铁产量的大幅增长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13.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一一毛泽东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 乡村移到了城市。”

一一《中国共产党××会议决议》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的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答:材料一是1927年8月,“八七会议”上提出。材料二是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

(2) 材料一提出后,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两则材料的关系如何?

答: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我党决心从进攻大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我党工作重心的第一次转移。而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我党高瞻远瞩,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进行第二次大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专题

问题: (1)1957-1965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原因有:①这一时期我国非常注重工业建设。②在困难时期,党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1966-1976年,我国正处于什么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增加的具体原因

又是什么?

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具体原因有:①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竭力纠正“左”倾错误;②广大干部群众竭力抵制“左”倾错误。

(3)有人统计1957年——1976年我国工业生产发晨情况后认为在3塞功年中我国工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原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环境一直较好。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许多失误和挫折。如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动乱等,这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损失。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2)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基本政治条件和经济条.

政治条件有:国家基本统一;通过镇压反革命和进行土地改革,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经济条件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3)说明这一成就取得的历史意义。

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3.材料一:到1984年,全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到

606万人,从业人员达到520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总收入达1537亿元.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达到880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材料--:在我国8亿农民中,农村劳动力有3.3亿,剩余劳动力1亿多人.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吸纳劳动力6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

历史手册

%.据统计,1978-1989年10年间,乡镇企业用于农民分配的资金为3828亿元,占同期农民纯收入增加的75%。 问题,(1)材料一反映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因地制宜,鼓励乡镇企业发展。

(3)材料二表明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我国农村发展以及农民利益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4.材料: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亿斤)

1949年1957年 1960年 1985年

问题:(1)与1949年比较,1957年—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整体上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2)从农业方针方面说明1957年、1960年、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农业合作化(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1957年粮食产量的增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使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1985年粮食产量较以前大幅上升。 (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

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国情,要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5.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

三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由于统治者闭关锁国,中国无从受益。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远远落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

第二次科技革命进行时,中国已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这两次运动最终都失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西方列强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行时,新中国成立。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但由于“冷战”的影响和国内“左”倾思想的干扰,没能很快实现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以前的“左”倾错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我国经济有了迅速发展。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续)

1.材料一:1688-1770年,英国的农业收入为工业收入的两倍,到1821年,农、林、渔业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1770年以前的40%下降到26.1%,而工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比重则从24S上升为31%,英国经济重心开始从农业转向工业。

材料二:1851—1873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3%,1874—1890年下降为1.7%,1890-1900年1.6%,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逐步消失了。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出口额增长100%以上,而英国出口额增长8%。 问题:(1)19世纪初期,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经济状况如何?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不及美国。原因是英国设备和技术老化, 没有更多地采用新技术的成果

(3)分析19世纪初期和19世纪末期英国经济不同状况的原因,可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抓住机遇,不能固步封。

2.19世纪末,美、英两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处于什么地位?请结合史实说明原因,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地位: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下来,居世界第三位。原因见课本。

经验:发展经济要积极使用先进科技和设备。 教训:不能固步自封,只顾眼前利益,”拒绝新技术新设备要注重发展民族工业;要防止资金大量外流。等等。

三、问答题:

1.1989~1911年为挽救民族危机出现的三次高潮性事件是什么? 指出与其相对应的阶级派别(没有阶级派别的答阶级),从他们的探索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①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②(1)无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或民主派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制定政策时都遵循了什么思想路线? 两次会议的决定

最主要的相似点是什么?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果怎样?

答: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八大”的路线和政策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不久被 “左”的错误代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得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电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为什么?

答:说辛亥革命成功,主要是指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 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 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来的两次复辟帝制接连失败即是证明。另外, 它还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说辛亥革命失败,主要是指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真正完成。 4.(2001年河北省)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发动侵华战争.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了;在1937年开始的抗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两次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答:(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因为:清王朝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因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5.比较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可从原因、领导阶级、斗争方式、性质、结果和影响等)

答:原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后爆发的。英国是斯图亚特封建王朝 的统治的阻碍,美国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的阻碍。

领导阶级:都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美国是资产阶 和种植园主阶级结成联盟。

斗争方式: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英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 方式来进行。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是如何规定和处置的?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哪些 重大斗争?结果怎样?

答:(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 继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 利,与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它宣称尊重中 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7.世界近代史上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试各举一例说明。答:(1)资产阶级革命。如1640年至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

(2)资产阶级民族独立运动。如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

(3)资产阶级改革。如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4)民族统一运动。如普鲁士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8.小明撰写历史小论文《伟大的邓小平》,缺乏文革及以后材料,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帮他提供.(最少三条)

答:①文革中,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极力抵制“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在严重的困境中仍有所发展。

②1978年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1980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定,恢复了他的名誉,接着,又给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改正,平反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赞扬。

④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

⑤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⑥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⑦在党的十三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⑧邓小平还大力扶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实现了权力的顺利移交。 9.列举党的历史上三次转折性会议的名称,时间及意义答:(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1935年1月,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会议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此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0.(1)为什么说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答:从“通过交通工具的创制(如汽车、飞机等),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等方面来分析问题。

(2)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好处?

答: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等等。

(3)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从“围绕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提高了生活质量和作为学生从小应该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等方面来谈感想。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试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从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各国共产党等执政党纷纷丧

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1991年苏联解体,原来15个加盟共和国有的独立,有的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 12.建国后到中共十六大召开前,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三次巨大的变革?分别说明其历史意义。答:第一次在解放区进行土改。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消灭了。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第二次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次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3.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迎来了可贵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首先,面临着新科技革命挑战。两极格局瓦解后,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2)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3)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4)面对三大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依靠科学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对外开放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放通商口岸在性质上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性质上根本不同,最本质的是国家的地位不同。现在,中国是一个政治上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而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现在开放的目的,是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在列强逼迫下,为资本主-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提供方便,使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损害。

世界历史:

1. 结合中国的戊戌变法,谈谈你对明治维新的感想。

提示:从背景、领导阶层、过程、影响等方面对两者作比较以达到“结合”,最后以“谈感想”作总结。

答: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②从领导阶层上看,前者由较为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而后者则是在握有实权的倒幕派的领导下进行的;

③前者操之过急,而后者则先后进行了三十余年的时间;④前者最终失败了,而后者则取得了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可见,只有改革才有出路;要想改革成功,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阶级和阶层;改革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3.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提示:可以从当时科技取得进展的三个方面谈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方面,内燃机奶是我们今天带动机器运转的重要动力,汽车、飞机仍是我们今天主要的交通工具,这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人们能方便地到外地旅游,学习。

4.谈—谈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这些国家经济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有以下共同原因:①都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基础;②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③都注重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④都注重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⑤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5.谈一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答:它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大量的功能多样的家用电器的出现,使人们得以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娱乐;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带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享受;网络、资讯的发达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电视教学,网上教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使学习一改以往的单调种古燥,充满了形象的演示,良好的互动,这使学习真正成为了—种享受。

中国历史:

6.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答:①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使东北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②这使东北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东北被当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一战前、两次大战间和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国际关系) 专题

一、两次大战间的国际关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及会后与其它战败国签订的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即确立了凡尔赛体系。 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的三个主要条约(《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即确立了华盛顿体系。

3.这两个体系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

(二)维护这个体系的工具是: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

(三)这个体系不能长存的原因是c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四)这个体系被破坏的表现有:1935年德国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把陆军扩展到60万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吞并奥地利、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等. 二、二战以后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

1.1945年(--战中),雅尔塔会议上通过了建立联合国的决定。

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这标志头着美苏冷战开始。3.50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4.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第三世界兴起。

(1)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2)60年代初,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政策的不结盟运动形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5.欧共体的形成:原因,影响。(见课本)

6.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7.现在的世界格局: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在朝多极化发展。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激化,特别是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政治活动?结果如何?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结局是:维新变法运动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下去,变法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这说明: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都无法挽救中国的命运,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件。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列强侵华事件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抗争与探索的事件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感受: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等等

10.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上发生了两次重大挫折。这是哪两次重大挫折?每次挫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努力克服挫折,使中国革命呈现新局面的?

这两次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1934年由于博古等人执行左倾错误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虹军损失惨重。

1927年8月7 13,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 1935年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选举?? (既答两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11.中国近现代史上为纠正“左”、右倾错误而召开的会议有哪些?会是各纠正了哪些错误?有什么意义?

纠“左”或右倾错误的会议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这三次会议的意义见课本。

历史手册篇三:一本历史学家必备的工作手册

一本历史学家必备的工作手册

——评马克·布洛赫著《历史学家的技艺》

法国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并非著作等身的史学家,但在他有限的一生所写的作品中个个称得上是史学界的扛鼎之作,尤其对于法国年鉴学派来说。介于马克·布洛赫对于史学的巨大贡献和在史学界崇高地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布洛赫的生平作一简要介绍。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犹太族法国人,1886年7月6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904—1908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08—1909年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12年之后,在蒙彼利埃和亚眠的中学任教。1920年他以题为《国王与农奴》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1936)、巴黎大学(1936—1940)等著名学府担任教授。布洛赫的早期作品主要包括《法兰西岛》 、《国王和农奴》 、《创造奇迹的国王们》 、《致力于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 ,1929年1月布洛赫和费弗尔合作创办了《社会经济历史年鉴》杂志,标志着年鉴学派的形成。布洛赫的后期已经成果主要体现在《法国农村史》和《封建社会》两部重要的著作中。而本文所讨论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则是布洛赫的遗作,在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种为史学辩护的声音由布洛赫首先发出,为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称为历史学家的一本必读的工作手册。布洛赫的一生都在为史学工作而奋斗,可谓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是一位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景仰的出色历史学者。而这本《历史学家的技艺》更成为史学界的经典之作。令人更为钦佩的是这本书是布洛赫在狱中利用一本小学生作业本创作而成的。

史学界扛鼎之作的出现大多与当时良好的学术环境密切相关,然而马克·布洛赫的这部扛鼎之作却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下创作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便沦入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历史学家的技艺》的写作,最初书名为《为历史学辩护》后改名为《历史学家的技艺》 。在该书的卷首,他痛苦的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派遣胸中的忧愤。”这是一部愤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一生史学思想的总结,可惜,书未杀青,作者已离开了人世。战后,布洛赫的好友费弗尔将残存的遗稿整理成书,这部遗作方流传于世。该书译成汉语仅十万余言,其中颇多精义,为后代年鉴学派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为此,有人将它称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我所呈现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话虽处于自谦,可也使人感到亲切,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

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该书问世至今,我国史学界有多篇书评和诸多的论文,例如,朱定秀的《为史学辩护—马克·布洛赫的治史情怀》 、蔡波的《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读马克·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和高壮的《史学家的技艺—读<为历史学辩护>》等都对该书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作为史学大师治史经验的结晶,他具体是如何体现布洛赫的治史情怀的,他对自己治史的经验作了哪些方面的总结,对我们这些初涉亦或未涉史学研究领域的年轻一代又有何启迪,这是我主要想和大家陈述的观点。

一、为历史学辩护的忧患意识

在导言部分,布洛赫借用自己小儿子的疑问“历史有什么用?”引发了其为历史学辩护的迫切性,对历史存在的必要性作了合理的辩护。历史有什么用?这一研究历史学最根本的问题,对于史学大师来说应该是一直在思考并意图解决的问题,布洛赫由这一问题引发了深思。最后他迫切感受到历史学需要辩护,需要消除许多对于历史学的误区。这也体现了布洛赫对于历史学炙热的情感。

对于历史是否有用这一问题,他写道“即便不能证明历史的其他用途,至少还可以肯定,人各有所好,历史无疑具有娱乐价值,或者更确切的说,至少人们确实对历史感兴趣,我本人就多年乐此不疲。我想,所有的历史学家都不例外,要不然,他们怎么会选择历史为职业呢只要不是白痴,任何人都会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然而,某一个学者必然对某一个学科产生兴趣,他们选中这门学科,为此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就是所谓的“使命”和“天职”。[2][1]这里布洛赫强调了历史对于历史学者来说是兴趣使然,他们发自内心热爱历史,所以研究历史。而对于大众来说,历史具有的是娱乐的价值,我们现实生活中关于历史学的节目,如《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典型的大众娱乐节目。正如如布洛赫所说“历史自有其独特的美感,它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史学以人类活动作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历史学具有普遍永恒的魅力。考证是历史学研究的必备条件。他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即使历史学不具备欧几里德式的论证或亘古不易的定律,仍无损于其科学的尊严。这一主张后来成为年鉴学派的主要特征,他们认为历史学可以和科学一样经过考证无限的逼近历史真实的轮廓。关于历史是否是科学,史学界众说纷纭,这里不作过多阐述,布洛赫的观点只是他处于当时历史情境中,结合自身治史经验对于历史理解得出的结论,仅代表一家之言,并不是整个历史研究的基本共识。 [1]

[2][3]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3-24页。

二、历史的价值是什么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布洛赫着重对于历史的价值作了详细的论述。布洛赫认为历史学的对象本质上是人,而且是复数的人,因为单数的人代表的是个体的人,而历史学是整体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人,布洛赫写道“地形特征、工具和机器似乎是最正式的文献,似乎是与其缔造者完全脱离的制度,而在所有这些东西背后的是人类。历史学所掌握的正是人类,做不到这一点,充其量只是博学的把戏而已。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的追寻目标”可见,布洛赫认为史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就是时间中的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的全体人类,而不是兰克史学中的干巴巴,冰冷冷的精英人物,这也体现出了布洛赫的整体史观,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整体性,体现了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体现为人是复数的人。布洛赫认为,历史是不可实验的,这是时间的线性特征所决定的,这也是历史学的无奈之处,而历史的不可实验性又与科学的可实验性特征相违背,这就说明布洛赫只是想要历史学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并没有断定历史就是科学。此外,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可以看出,历史学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以人为主体,所以一切历史研究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是灵动的一种考察研究,而不是只对冷冰冰的历史遗物进行研究。关注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历史学家就必须将自己放到历史的情境中去感同身受,这不免也会带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的思考,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历史学者自己的主观思考,历史才是动态发展的,主观性代表了历史学者的主观认识,对于自身处于当时历史情境中的一种主观设想,这就让读者有了思考的余地。

布洛赫在这章还强调,历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现实,他写道“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于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由古知今,由今知古,是历史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今可以知古,布洛赫因此提出了“倒溯”的历史研究方法,他指出,人们认为学者考察历史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先后是完全一致的,这正是人们对于历史研究的一种误解。虽然史学家会按照历史发展的实际方向来考察历史,但是在研究历史时,则往往是由近及远倒溯而上的。正如许多研究工作的进行都是由已知推向未知。“为了阐明历史,史学家往往得将研究课题与现实挂钩,”“只有通过现在,才能窥见广阔的远景,舍此别无他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追寻历史源头之时,要把永远静止不变的景象强加给每个阶段,史学家所要把握的正是它在每个阶段的变化,但是在历史学家审阅的所有画面中,只有最后一幅才是清晰可辨的,为了重构已消逝的景象,他就应该从已知的景[1]

象着手,有今及古地伸出掘土机的铲子。”布洛赫在他的最卓越的著作《法国农村史的基本特征》中指出“由于缺乏文献记录等原因,我们对中世纪农村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模糊的,而近现代关于农村社会的完整的记录及农村中残存的遥远时代的风俗习惯和技术等,构成了一幅农村社会的图景,为我们研究过去的农村社会提出了基础。”布洛赫的这种倒溯法的提出给史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是新奇或独创之法,历史学者在平时的研究工作中事实上都在无意识的运用这种方法,只是善于发现思考的布洛赫将此单独提出,并写入自己的书中,作为历史学家的工作手册的基本内容之一。这种方法强调了历史现实性的重要性,历史学研究的源泉就是当下现实的生活。而此时布洛赫也提出了引发深思的疑问“只有一门科学,它既要研究已死的历史,又要研究活的现实,这门学科该如何命名?”从而回归到历史的研究特征既与现实相结合又与过去相接轨,这正是历史的真正含义。由此古今贯通,正很好的体现了布洛赫的整体史观,他写道“历史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只有通过众人的协作才能接近于真正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总体史观是研究历史必不可少的思想意识,而总体史观又包括多个方面,研究方法的整体性,跨学科也正是布洛赫的主要史学思想,对史学界现今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历史学的方法论问题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介绍历史学的方法论问题。在本书的第二章,布洛赫主要介绍了历史的考察,实际上就是指历史史料即历史证据的搜集和整理。在开篇布洛赫写道 “与对现在的了解相反,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可见他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我们对于历史的还原本质上都是一种重构的画面,是间接的。这与自然科学对于现实的直接考察研究显然大不相同,但是他又强调并不是间接的考察就是不够真实的,试想对于现实的发生的事件就一定真实可靠吗?就一定是权威吗?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场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释,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对于一件事情的认识我们作为主观的人类个体不仅会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还会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由此可知,我们对于现实的了解并不一定比间接通过史料来了解的历史更加的全面和真实。然而,直接的了解都无法做到全面和权威,更不用说间接建构的历史事实,所以布洛赫[1]

[2][4][3][2][1]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4页。 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5页。

强调,历史学研究存在局限性,对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我们要接受现实,历史是要求真求实的,但历史并不是不可知的,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这也正是他“倒溯法”提出的目的。既然历史学的考察是建立在对史料的分析判断上,所以布洛赫写道“正如弗朗索瓦·西米昂所言,对历史上人类全部活动的认识,都是对其活动轨迹的认识。这就是历史观察最基本的特性。无论是埋在叙利亚城墙里的遗骨,或是能代表一种习俗的词语之形成与用法,还是古代或近代一些事件目击者的著述,如果他们不是一种通过感官来认识的遗存的‘轨迹’或‘痕迹’的话,那么,我们所谓难以获得的‘史料’究竟意义何在呢?”而想要接近历史本来的活动轨迹,就需发现但是遗留的证据即史料,证据是历史学家进行重演历史的重要法宝。证据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类型,“有意的史料是指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这类史料的原作者大都‘有意’想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视听;后者指政府的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前者虽然具有相当的价值,但在历史研究者看来,后者更为可靠。若仅仅依靠‘有意’的史料,当代历史学家就会成为前人思想的奴隶,成为旧时代偏见的牺牲品。”所以每一种史料都有其不可忽视的研究地位,但是在史料的搜集整理方面布洛赫称“历史研究从来不能无拘无束,历史是历史学家的暴君,它自觉或不自觉地严禁史学家了解任何它没有透漏的东西”意思是指历史研究有其先天的不足,例如一些不被政府所允许的史料不得公诸于众;一些尚未被发掘的史料;一些已经发掘但苦于文字或语言方面的缺失而无法解读的史料等这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成为历史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布洛赫还指出历史学家在进行搜集整理证据时要广泛的进行合作,他认为合作是历史研究的先决条件,要由历史学家之间进行共同的研究整理,提出共识,作出先前的界定,最后无限的逼近于历史真实的轮廓。显然,自古文人相侵,这种合作的精神在历史学界至今都未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布洛赫相信这将是史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而且,它不仅主张同行的合作还主张跨学科的研究合作,这也是年鉴学派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的基础,也可看出布洛赫极力的想把历史划归到科学的领域。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对于史料的考证,这里布洛赫提出了历史的考据方法主要包括:鉴定—否定—真伪—整合。鉴定用怀疑的眼光来鉴别史料的可信度,在进行否定一部分史料,辨别其真伪,最后将鉴定后的史料进行整合。布洛赫特别强调历史学家要言出有据,他写道“除非是想象,历史学家必须言出有据,正是出于实事求是的信念,他们才简要的注明资料的来源,以备查阅。”言之有据是史学工作者的治史原则。这里需要指出在史料考证的过程中,需要[1]

[2][3][2][1]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1—62页。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页。

相关热词搜索:手册 历史 实用历史手册 魏根深 中国历史手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