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生物 > 正文
 

生物的睡眠

发布时间:2024-12-22 09:52:27 影响了:

生物的睡眠篇一:《生物的「睡眠」》林续中_预习工作纸

预习日期: / / -/ /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预习重点

复习:说明文的体裁 一. 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二. 认识说明的顺序 三. 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四.字词辨识

五. 语文基础知识

1. 部首:竹部﹑虫部 2. 标点符号:引号﹑问号 3. 修辞:设问

4. 词汇:成语﹑歇后语 六.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

第一部份 检查预习题,自我预计完成指数 圈出最接近你的表现指数: 预计完成指数

预计答对指数

第二部份

复习:说明文的体裁 1

生物的睡眠》一文属于什么体裁? A 记叙文 B 描写文 C 说明文

承上题,为什么?

《生物的睡眠》是一篇说明文,它要向读者介绍蝙蝠﹑海参﹑蜗牛等生物的睡眠习性;并藉石灰巌里打出来的癞蛤蟆﹑石油矿里的青蛙﹑植物的种子等生物,说明它们睡眠的时间可以长达一两千年到一两百万年。

(注意:如果你仍然不懂得回答这一题,你就要重新温习说明文的定义,以及单元六《植物中的钢铁》﹑《燕子》一文的预习笔记。学过的知识,就要好好保管,不要丢失。)

2

一、

说明文须写出说明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

﹑成因﹑关系﹑功能等特点。

在《生物的“睡眠”》一文找出它的说明对象的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

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例如要说明一个对象的装置方法或制作过程,便可用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按对象所在的位置顺序说明,次序可以从上到下﹑由内到外

﹑从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或四周,或者由左至右均可。

? 逻辑顺序:按一定的逻辑(一般常情的规律)安排说明的排序准则。例

如昆虫的成长过程,可以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

阶段依次说明。例如说明香港天文台的暴雨警告,可以按黄色暴雨警告信号﹑红色暴雨警告信号﹑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三种程度,依次说明。 要找出《生物的睡眠》的说明顺序,我们要先按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注意:到了这个阶段,你应该会填写上面的表格了!首先,你在预习的时候,应该做了一次,并且已经根据参考答案核对过了。如果你仍然不懂得写,你就需要温习所学,重新学习什么是自然段﹑结构段﹑如何归纳段旨等。)

1 理清文章脉络后,你认为《生物的“睡眠(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生物的睡眠)”》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呢?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2

承上题,为什么?(提示:见课本6.18页)

本篇说明了动物和植物间不同的休眠现象。它先介绍了会冬眠﹑夏眠的动物,然后介绍植物种子的睡眠现象;所以它属于逻辑顺序。

三、

密。

在《生物的“

睡眠”》一文中,同是说明生物的睡眠习性,作者对不同的生物所用的语言都有不同,试看下面一段关于“蝙蝠”的睡眠习性的描述,然后找出海参和蜗牛的有关描述,比较一下它们所用的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和周密。:

你的答对指数是:

(1) 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有须要的话可以查阅课文。

(2) 把你希望学习的词语写下来,建立个人词语库,以备日后所用。 (3)造句:

A 昏昏沉沉: B 春暖花开:C 夸奖:D 蹬蹬腿,伸伸腰:E 生意盎然:

生物的睡眠篇二: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蝙蝠;来临;旷野;热烘烘;躲避;偏僻;蠕动;睡眠;赖以;千里迢迢;生机盎然;方式;本事;昏昏沉沉),重点词语要求会读会写,完全理解运用。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不同的词性(名词,形容词,动词,词组)对词语进行讲解,具体名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解,抽象词汇通过造句,课文语句讲解。

2、与已经学过的形声字象形字对比加深印象,避免混淆。

3、结合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对知识进行扩展延伸。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新课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语言的实用性,增强对汉语的认同感。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板书课题)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有谁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读准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2)老师范读。

(3)指导重点读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分析重点生字。

四、学生汇报初读的感悟。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汇报。

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两行

熟读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昏昏沉沉:指蝙蝠们头脑迷糊,神智不清。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蠕动:指海参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

动物睡眠是为了什么?蝙蝠是怎样进行冬眠的?

(2)学生汇报。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

老师引导:动物睡眠,特别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奇,二是睡觉方式奇,三是睡眠时间奇。

(3)观看蝙蝠冬眠录像,增强对课文理解。

2、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并作汇报。

(海参靠吃海底下的虫子——浮游生物维持生命)

(2)老师总结:因为海参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动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参只能蠕动,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进行夏眠。

(3)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3、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1)自由朗读。

(2)自由组合合作探究蜗牛的睡眠,并作汇报。

(蜗牛在冬天的时候要进行“冬眠”)

(蜗牛在夏天不下雨时要进行“夏眠”)

(蜗牛称得上是“睡觉大王”)

(3)观看蜗牛冬眠和夏眠录像,加深对课文理解。

三、课程深入。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蝙蝠要进行“冬眠”而海参要进行“夏眠”?

四、课后作业。

完成可是测试

复习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

自由读第1~3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

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

第三课时

一、以插图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这个东西吗?(出示课文插图)谁能说说它是什么?现在,就请大家把搜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跟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吧!(指名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请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所观察到的。

在这块透明的琥珀的背后,还有一段耐读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琥珀》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

(1)识记课题。

(2)就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么被发现的?有什么用处??

(3)解决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昨天晚上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老师想检查同学们自学生字及朗读课文的情况。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小组自学生字。

(2)汇报:主要抓住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来谈。

2、检查朗读情况。(分角色个别读课文)

三、学习琥珀样子部分。

1、刚才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这块琥珀,也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块琥珀的?

2、读文并画句。

(1)找出详细写琥珀样子的自然段。

(2)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出示)

3、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能找出有关的词句吗?

四、尝试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

想必很多同学都跟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很想知道这么漂亮的一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前一课《黄河象》科学家能根据黄河象的化石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想黄河象化石形成的过程。今天我们大家都当一回科学家,推想一下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五、对照比较。

1、读文中琥珀形成的部分。

2、与自己想象的进行比较。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

(1)找出详细写琥珀样子的自然段。

(2)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出示)

3、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能找出有关的词句吗?

第四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琥珀图片,生描绘琥珀的样子。

二、了解琥珀的形成。

1、通过这块琥珀,科学家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哪些自然段写琥珀形成的过程的?请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自由读2-12然段,然后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板:松脂球、化石)

4、请学生当科学家,研究松脂球形成所需要的条件。

那么具体来说,介绍形成松脂球的是哪些自然段?

(软件出示)我是科学家:找一找,议一议,松脂球形成所需要的条件,并说出理由。

5、学生汇报:太阳光、松脂、苍蝇、蜘蛛、

6、默读2-9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

7、提出汇报要求:

我会读: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再说说原因。

我会演:动手表演写得精彩的部分,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自由发挥。

8、学生汇报。

(1)“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苍蝇写生动)

(2)“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读出小心翼翼)

(3)“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一切发生得很凑巧)

(4)“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府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你觉得这两只小动物怎样?谁还想读?哪位同学能动作表演“前俯后仰”?师:这么说,就会留下黑色的圆环,这就与我们观察到的吻合,原来科学家是这样推测的。同桌互读。)

9、用朗读的方式汇报的同学读得真棒!不知道表演的同学会怎样呢?请表演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

10、如果松脂早滴或晚滴一点会怎样?(这说明事情发生得很巧。)

11、请默读10-12自然段,找一找松脂球变为化石需要哪些条件,画出有关句子。

(1)学生标画。

(2)学生汇报,老师相应板书。

12、软件播放琥珀形成的过程。

同学们想看一下琥珀形成的过程吗?请看屏幕,认真观察后要作复述。

13、同桌互相复述,看谁说的好。

生物的睡眠篇三:双语班汉语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

第一, 二课时

词语,练习(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会运用。

2、能力目标:将本课所学的词语灵活运用在课文与相关练习当中。

3.情感目标: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

深层含义,从而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课词语的字音、字形以及字义。

造句。

三:难点解决方法:多读,多写,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四: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讲解式,启发式,问答式。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手段:教材 ,词典,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与内容:

1. 前提测评:测试学生复习与预习情况。1)让学生听写课文二的词语并用指定的词语造句。2)抽查学生的练习本,看看预习情况。

2.导入新课:

你喜欢动物吗?你知道哪些动物?等问答题是来导入新课。

4..组织学生读词语并大家一起来进行解释。(老师纠正错误,学生造句)。

词语:

(一)、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1. 来临:来到:每当春天~,这里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近义词: 到临,光降

2. 偏僻: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地点~。近义词: 荒僻,荒僻罕见

3.

4.

5.

6. 旷野:空旷的原野。近义词: 田野 蠕动:象蚯蚓爬行那样动:小肠是经常在~着的。 热烘烘:(~的)形容很热:炉火很旺,屋子里~的。 睡眠: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中逐渐扩散并达到大脑皮层下部各中枢的生理现象。睡眠能恢复体力和脑力。

7. 躲避:(1)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这几天他好象有意~我。(2)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不应该~困难。近义

词: 逃避,

8.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如:一位现为师职干部的他们的老下级,千里迢迢专程来看望他们。

9. 生机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0. 方式: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斗争~|工作~。 11. 本事:文学作品主题所根据的故事情节:~诗|很多诗词的~,因年代过久,已经无法查考。近义词: 本领

12. 昏昏沉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4.组织学生做与词语相关的练习

选择下列带点词语的恰当当解释

1.b 2.a 3.a 4.d 5.b 6.c

七:总结:

小结词语学习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3.预习课文

八:板书设计:

1.板书课题2.板书相关词语,词语解释和句子

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

课文一,练习(2-6)与写作训练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正确读音,能熟读课文并能理解内容。

2.能力目标:理解本课课文内容及课文中词句的意义和结构,能口述课文大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句型。

3.培养对大自然爱心和好奇心;培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课文内容。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三;教学形式:电教

四;教学工具:电脑,幻灯片。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 1. 前提测评:让学生听写词语并读课文。

2.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

3.在老师的引导下熟读课文并解释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词语,句子,最后全班齐读,使整体把握课文的读音与内容。

4.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正确发音,教师纠正发音

二、结合本课课件讲解课文:逐词逐句的讲解课文,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课文内容。

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要求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冬眠”?什么是“夏眠”?

2. 蝙蝠和海参有哪些相同的生活习性?为什么会这样的习性?

3. 蜗牛睡眠有什么特点?

4. 蝙蝠,海参和蜗牛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 比蜗牛更能睡得还有谁?

6. 植物会睡眠吗?如果会,它与动物的睡眠一样吗?串讲课文

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动物的睡眠;第二部分是讲植物的睡眠。

第一部分:动物的睡眠(第1-10自然段)

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动物的睡眠。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相关热词搜索:睡眠 生物 生物的睡眠ppt 生物的睡眠 主旨 生物的睡眠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