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篇一: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具有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精神。
2.具备扎实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和熟悉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能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中学物理课程与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能较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4.在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能独立工作,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及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21世纪现代的大学教育,中学教育,能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新形势,开创素质教育的模式,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物理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物理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专业课程设臵和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学与物理教育模式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科学素质教育和物理教学改革,虚拟天文教育,脑物理与认知科学研究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为33学分。
注:学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内容。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应进行淘汰或分流。
中期考核应在第四学期初进行,4月中旬前完成。 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于第四学期六月底以前,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通过开题论证报告,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开始进行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写出论文工作计划。提前修满学分者,可向所在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随上一年级进行论文开题。毕业(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论文答辩,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否则,将不准参加论文答辩,延期授予学位。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适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要求是:
⑴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能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初步确定后,必须在第四学期第十八周前组织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
⑵为充分了解选题范围的国内外学术动态,研究生必须做好文献检索工作,并对其综述评价。
⑶论文内容要体现扎实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逻辑严密的结构,准确的语言、图表、数据和注释,能将概括的研究
内容提升一定理论高度的结论或总结,体现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论文成果要有新见解或创新性,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⑸杜绝不正当引用他人成果,且不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等,使人误认为引用的是自己的成果,罗列并未“参考”过的作品,而故意不列出参考过的作品。
⑹英文摘要独立完成,要求语句通顺,语法正确,能准确概括论文内容。 ⑺硕士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但导师应充分发挥指导和把关作用。 3.学位论文答辩前科研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在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至少一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1部(位列前两位)或具有已通过鉴定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应用成果(位列前三位),且第一署名单位为重庆师范大学。否则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研究生应在学位论文正式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五月下旬进行答辩)之前三个月提交申请,并提交申请答辩的论文,送两名专家申阅(至少一名为校外专家)。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定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在研究生将学位论文向答辩委员会报告并经答辩后,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学位论文的水平进行表决,并根据学校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报院学位分委员会。院学位分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是否授予进行表决,并将表决结果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第六学期4月份,毕业研究生要向学校提出毕业申请,学校将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全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任务的研究生方可取得论文答辩的资格。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十、主要阅读书目
[1] 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
[2] 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3] 殷传宗.《物理教育研究》.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12
[4] 叶佩华.《教育统计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2 [5] 阎金铎.《物理实验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6] 阎金铎.《物理能力测量研究》.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7]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2000.9 [8] 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1983.7 [9]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1999.8
[10] 梅雷迪斯D高尔.《教育研究方法导论》.2002.12 [11] 顾明远.《比较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1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导论》.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13] 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4] Robert.J.sternberg.《教育心理学》.2003.9 [15] Kathleen.M.Galotti.《认知心理学》.2005.10 [1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1995.11
[17] Herbert.L.petri.《动机心理学》.2005.10 [18]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法》.2005.3 [19] 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2004.5 [20] 冯伯麟.《教育统计学》.2005.3 [21] 张敏强.《教育测量学》.1998.7 [2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1999.12
[23]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4]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2004.9 [25] 何克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2003.8 [26] Margert.E.gredler.《学习与教学》.2004.10 [27] Donald.R.Cruickshank.《教学行为指导》.2003.1 [28]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2002.12
[29] 吉尔伯特.萨克斯.《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2002.12 [30] 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9 [31] Linda.campbell.《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2001.9 [32] Richard.M.Ryckman.《人格理论》.2005.10 [33] 教育研究(期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34] 教育发展研究(期刊).上海: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篇二:2016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论 答: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在当代,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它已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
2.教学原则
答: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3.物理规律
答: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4.研究性学习 答: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1.简述物理课程的价值。
答:(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在物理教学中你认为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物理教育与物理教学的区别和融合
(2)物理教学中应重视过程的教学
(3)抓住物理教学的学科本质
3.简要回答物理概念特点。
答: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4.研究性学习中选择课题有那些原则?
答:(1)开放性原则。
(2)体验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循序渐进性原则
(5)实用性原则。
(6)独创性和新颖性原则。
1.阐述实现物理教学中的“四化”的主要内容。
答:实现物理教学的四化,即物理教学生活化、物理教学体验化、物理教学情感化和物理教学结构化。
(1)物理教学生活化 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指,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适时还应将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2)物理教学体验化 物理教学体验化是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活动,亲身经历探索、思考和研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物理教学情感化 物理教学情感化是指教师在充分挖掘物理教学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以知激情,以情启智,以情育情,以情激意,使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乐教”、“乐学”,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以教会学生理解科学、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要目的。
(4)物理教学结构化 物理教学结构化是指,以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教师主导控制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使物理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物理认
知结构中适当部分建立起本质的联系,以期形成相互联系、按层次排列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实现物理知识结构的“内化”。它以学生最终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为目标。 a.物理教学结构化要围绕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而展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物理教学时,教师应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必要的、有效的经验和预备知识。引导学生回忆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而且一定要根据学生对相关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这是关系到新知识建构是否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b.物理教学结构化的途径——动态化教学结构 所谓“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 物理教学结构化就是要教给学生具有良好结构的物理知识,就是要实施动态化的教学结构。动态的物理教学结构是在局部小循环中,前面的环节为后面的知识作铺垫,后面的环节是前面知识的强化和深化,教师的教学以整体的结构为中心。这样,脉络清楚,又依次强化,使学生处于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使头脑中错误的认识在比较和深化中加以纠正,避免形成定势;另一方面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得到了强化,建立了清晰、牢固的联系,动态的物理教学结构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有主有从,条理清楚的物理知识结构。即动态的物理教学结构将促进物理教学结构化的实现。2.结合实际论述科技创作对指导教师素质有什么要求?
答: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教师: (1)教师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2)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科技创作方面的知识。 (3)教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在科技创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往往不是来自一个学科,在创作中常常要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了如指掌。 (4)了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
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教师: (1)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师要有组织协调能力。 (3)动手操作能力。(4)收集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师还应有以下几个创造性人格特征:(1)好奇心 (2)质疑的习惯 (3)探索的习惯 (4)求异的习惯 (5)有恒心、一丝不苟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篇三: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040102)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教育学(0401)
授予硕士学位门类(代码) 教育学(04)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2 年 6 月 19 日
一、学科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点于2004年获得学位授予权,已经具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导师3人,其中2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该专业已形成了稳定的“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外物理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 “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研究”等方向,在这些领域已经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近3年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了教育部研制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项目的工作,承担了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主编或参编了多部教材。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和研究工作,能从事高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等。具体目标如下: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术视野,在本学科内掌握宽广、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信息获取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技能。
3、掌握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动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术水平。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一览表
代研究方
码向名称
01
中学物理
课程与教
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课题主要有:中学物理课程与教材改革进展、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师院校物理教学论课程内容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师院校物理教学论教材
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对策研
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方向的主要课题
包括:中学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
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中学物理非常规实验开发等。 导师 课程 物理教学论 物理学专题研究 郭怀中 黄时中 许新胜 02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钱长炎 程小健 物理课程论 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03 中外物理
课程与教
学比较研
究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在国外具有较长的历史,并且取得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方向的主要课题包括:中外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中外物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和中外物理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等。 钱长炎 程小健 物理课程论 物理教学论
02
物理学史
和物理教
学 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的关系是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课题主要有: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如何把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利用历史资料启迪学生思维的案例研究、在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中引入历史
知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等。 郭怀中 汪志荣 物理教学论 物理科学的概念与理论导论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在前一年半完成,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写作、答辩在后一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2、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如申请毕业,需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3、研究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延长学习年限;特殊情况下逾期不能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或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2年。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延期毕业者,于每年3月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学位点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经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在最长的修业年限(5年,包括休学时间)内不能完成全部培养环节的、不按规定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被批准的研究生,应当退学并按肄业处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研究生课程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报告式、评价式的教学方式,可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验有机结合,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导师和导师组要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六、培养流程与要求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特点,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在培养方案范围内制定,一经确定,要切实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如需修改,必须履行相关手续。
2、明确时间节点
各学位点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明确教学实践、论文开题、中期汇报、论文初稿审阅、论文定稿审阅、答辩等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强化各环节的检查,加强二年级、三年级研究生的教学管
理,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应在第2-4学期完成。学位点根据选题情况,成立由3-5名导师组成的审查小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位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中期前完成(每年5月底前)。
⑴ 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⑵ 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⑶ 填写相关表格,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⑷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流:
①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特别优秀者,可以进一步推荐硕博连读。
②终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成立4-5位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全面负责本院研究生的论文中期进展和检查考核工作,重点检查论文进展和学术规范。一般应在第五学期完成。
6、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审核、学位申请条件审核。
定稿付印之前,必须对论文的真实性加以检查。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课程设置分为6类:①公共必修课;②公共选修课;③专业基础课(必修);④专业方向课(必修);⑤专业选修课;⑥补修课。
2、总学分为≥34学分,分配如下:
①公共必修课为4门(7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类)18学时,1学分,第一外国语4学分;
②公共选修课(2学分);
③专业基础课(必修)3门以上(不少于12学分),原则上要按一级学科设置,至少要有两门一级学科课程;
④专业方向课(必修)2门以上(不少于6学分),按研究方向设置;
本方向之外的课程,可以作为专业选课程进行选修。若作为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折合3学分。
⑤专业选修课2门(4学分);
选修课最低开班人数和最多限选人数由各开课学院具体开课时确定。
⑥实践环节为2学分。
⑦学术活动为1学分。
3、补修课:同等学力与跨专业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具体课程设置、选修方式与考核由各学院自行安排。
八、学术活动
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各学科专业要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各学科专业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在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学术活动记1学分。具体按照《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暂行办法》执行。
九、实践环节
1、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活动可以为教学实践(如参加本科生辅导课、实验课、毕业论文指导、作业批改等工作)、课程见习、教育实习等形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考核不合格者,重新安排;再次考核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2、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暂不计学分。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考核其完成情况是否合格。
十、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是学术性研究生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必须开展高水平、创新的学术研究。学校积极鼓励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安徽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省属高等学校主办的教育类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各学院和学位点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培养目标自行制订论文发表的具体要求和鼓励规定。
十一、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应鼓励研究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论文选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研究经济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选择有重要应用和开发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要采取盲审和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措施,加强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十二、考核方式
考核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行研究生激励和淘汰措施的重要依据。
1、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80%)综合评定。
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原则上应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部分外语免修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免考。其他课程的考核方式,可由各学位点自行确定。实践环节等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试、考查的形式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实验考核等形式,但都应有文字档案记录。学位课程成绩必须达到75分、其它课程成绩达到60分(合格)及以上者可获得学分。
2、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考查未通过者,须参加补考。补考由开课学院组织安排,补考仍未通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不能参加正常补考。
相关热词搜索:物理 课程 教学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86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