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正文
 

研究历史学习方法过程

发布时间:2024-12-22 01:02:47 影响了:

研究历史学习方法过程篇一:历史复习方法的研究

研究历史学习方法过程篇二: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

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

【原文出处】中国农史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402

【原刊页号】3~15

【分 类 号】K1

【分 类 名】历史学

【复印期号】200408

【英文标题】The Ramble about the Methods of History's Study and Research

LI Gen-pan

Economy Institute,Chinese Social science Academy,Beijing 100836

【作 者】李根蟠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李根蟠(1940—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提要】本文是作者对如何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心得体会,谈了以下六个问题:1.培养对专业的 兴趣,2.善于发现问题,3.广泛收集和利用各种材料——解决问题的基础,4.对材料的 整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5.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6.治学“六到”(心到 、眼到、耳到、口到、脚到、手到)。

【摘 要 题】史学研究方法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is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how to study and research h istory,telling the six points as follows:1.Foster interest for speciality,2 .Be adept in discovering problems,3.Collect widel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varied materials—the basis to solve problems.4.Sore out and analys e the data—the key to solve problems.5.Renew one's knowledge,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6.The six respects you have to do for pursue your s tudies(thinking,looking,listening,talking,investigating,writing.)

【关 键 词】历史/研究方法/发现问题/知识更新/history/research mothed/discovering problem/renewal of knowledge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4)02-0003-13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永葆青春的学问。研究历史并非易事。章学诚在《文史通义》 的《史德》篇中说:“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 ,职是故也。”如何学习和研究好历史,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史学工作者 ?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治学要下苦工夫,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很多,例如“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 寒来”,等等。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 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被古往今来无数学者哲人的经验所证实 的不易之论。学习和研究历史,要阅读大量的典籍,作大量的调查研究(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研究历史学习方法过程),更需要“坐冷 板凳”的精神。一个中等资质以上的人研究历史(绝顶聪明的人一般恐怕不会以历史研 究为职业),只要肯下工夫,都可以做出成绩,而成绩的大小,相当程度上看他能够挤 出多少时间来。一些老先生在他们的书房或会客室中贴出“闲谈不超过五分钟”的条幅 。他们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果,原因之一往往是把平常人娱乐和休息的时间都用到做学 问上来了。

不过,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培养兴趣。因为只有对你所从事的专业和工作产生浓厚的 兴

趣,才能激发起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变苦为乐,你下的“苦工夫”才能持久不 衰。 就我的体会而言,做学问的确是很苦的,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不过 我也从中获得了乐趣。不瞒诸位,我每写一篇文章,总是反反复复地看,一方面是检查 有什么缺漏和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自我欣赏,对某些问题的新解释,自认为是精彩的论 述,都令我兴奋不已,浸沉在发明和创造的欢乐之中。这虽然有点敝帚自珍的味道,但 这对我自己是一种支撑,一种动力,使我能够把艰苦的研究工作坚持下去。

前些日子,林甘泉先生的研究生杨振红对我说:李先生,我最近状态特别好,能抓住 问题,也能出活,感到发现的乐趣。我说:行,看来你已经进入角色了,有了这种状态 ,你一定能够做出成绩来。

最近,《南方周末》记者对不久前去世的施蜇存先生的著作整理者进行采访,写了一 篇叫《施蜇存的“趣味”》的文章。施蜇存在东北文化和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外 国文学翻译及研究以及金石碑版研究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世纪文学老人” 。文章指出施老治学的特点是对他所研究的对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治学态度与趣 味这个词的联系极其密切。看书——引起兴趣、提出问题——深入研究,这可以概括为 他的治学三部曲。”他批评现在的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写作方式,“他们几乎是被动的, 不是他自己要研究一个课题,而是我分配他一个课题”,对以如此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他认为“未必能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强调趣味,并不是指修身养性,而指重在培育 和激发创造力。”学术研究需要有主动性和独立性,被动状态的研究是难以真正深入的 。而主动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兴趣。

人们常说:“学习是愉快的劳动。”要真正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对学习有浓厚的兴 趣,否则,学习就会成为纯粹的苦差事。一个人搞了几年历史研究,如果还提不起兴趣 ,进入不了角色,我看还是趁早改行的好。

不过,话说回来,兴趣并非天生,是可以培养的。我出生在一个教师的家庭,小时候 爷爷教我背背唐诗什么的,应该说对文史有一定的基础。但我中学时代最醉心的是化学 ,搞来了不少瓶瓶罐罐,常常做个小试验,从化学变化中感受神奇和乐趣。后来由于视 力问题没有报考理工科,结果考到了中山大学历史系。当时思想很简单,既然国家分配 我到这所学校,我就要努力学习。一来二去,也就产生了感情。

历史是一座宝库,蕴藏着无数世代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深入其中掘宝,探索其奥秘, 与几百年几千年前的圣贤对话,是蛮有意思的。最近我和一些先生交谈过这个问题,一 致认为历史是一个好的专业,尽管可能并非一种好的(能赚钱的)职业。浙江大学一个副 教授写过一个帖子——《学历史的何以人才辈出?》,谈到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名的浙江 富豪和浙江的名作家(包括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茶人三部曲》的作者王旭峰女士)中 ,不少是学历史的。为什么这个被认为是最冷僻的系却能够人才辈出呢?作者说:“历 史系看似?故纸堆?系,实质上是个跨学科的?全能?系,是个素质教育的?先驱?系 。”其他系都是学一个方面的知识,很精专,但也容易片面,只有历史系接触各个门类 的学科,并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这个看法是对的。还可以补充一点,历史是讲发展的 ;而发展正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普遍属性。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只知道唯一的一门科 学——历史科学。就是针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来说的。学历史的人很 容易明白这一点。总之,历史科学所包含的这种联系观、发展观、整体观,对研究任何 学问、对处理任何工作,都是十分有用的。应该热爱我们的历史专业。即使以后不能从 事历史的教学或研究,现在的学习也应该倍加珍惜。 当然,热爱专业、热爱工作,不独历史为然。任何专业、任何工作,只要全身心投入 进去,都会发现一个五彩缤纷、引人入胜的大千世界,都会激发起兴趣和创造力,都可 以做出成绩来。

二、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研究的出发点。世界上的学科千门万类,其学理和 研究方法也千差万别。是否也有共通的研究方法?有的,所谓“隔行不隔理”。这就是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也是研究自然科学 的方法;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也是研究现实的方法;这是研究的方法,也是写作的方 法。在这个带有普遍性的研究方法中,“发现问题”是第一环节,是基础,是前提,是 研究的前导和出发点。

李政道先生参观北京中国科学馆时对在场的中学生说了治学的“十二字真言”:“求 学问,先学问;先学答,非学问。”学习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不能只知其然,还要 知其所以然,要问为什么。善于提出问题,学习才能深入,才能有长进。前人介绍读书 经验,有“书要由薄读到厚,又由厚读到薄”的说法。由薄到厚,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由厚到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如此,研究也是如此。上面谈到施蜇存先生的“治 学三部曲”正是“看书——引起兴趣、提出问题——深入研究”。严中平先生在经济史 研究中提倡“四新”——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我的理解,这“四新”都 是围绕“问题”来的。“新问题”不必说,其他三新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是解 决问题的结果,其前提都是问题的提出。在国外,年鉴学派倡导“问题史学”,认为不 能提出和分析问题,就无所谓史学研究。其实“问题”之于研究,有着更为普遍的意义 。科学研究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善于发现问题,抓着矛 盾之所在,是独立钻研中首要的一环。 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是研究者的一种本事,一种可贵的素质。列宁说过: 商品这个东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千百次碰到它,习以为常,只有马克思认真研 究了它,发现了其中的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写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资本论 》。这是社会科学的例子。苹果落地,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却引起牛顿的思考:为什 么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飞到天上去?后来,他发现了地心吸力。这是自然科学的例子 。历史研究也如是。司马迁写《史记》,是带着问题的,而且时常带着大问题,他生活 的时代正是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之后,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他想研究其中缘由,“欲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古代的例子。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史 ,是从发现《清史列传》“张国梁传”与《(广西)贵县志》“张嘉祥传”记述的矛盾, 从而深入进行考证开始的。这是现代的例子。

不少名家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周谷城带研究生,要求他们 每个星期提出5个问题。英国学者科大卫,从中学时代开始,就不满足于被动接受老师 讲课所传授的知识和结论,他总是从中寻找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并收集有关资料证 实或证伪这种看法,终于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学者。南昌大学的黄志繁先生告诉我,当 他第一次与导师发生争论的时候,科大卫打电话祝贺他。因为这说明他已经动脑子想问 题了,这正是进步的开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是选题的过程。当然,这两者不是完全重合的。后者既要考 虑问题的科学价值,又要考虑主观的条件和知识的积累。前者不但存在选题过程,而且 延续到以后的研究中。

如何才能发现问题、抓住问题?首先要独立思考,破除迷信,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洋人。破除迷信并不是摒弃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是摒弃前人的研究,不是靠拍 脑瓜冥思苦想;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和分析。具体说来:

首先要认真读书。

读书有泛读,有精读。泛读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动态,这是很重 要的,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孤立的一点上。但光是泛读扎根不可能深。要想建立学 术研究的深厚根基,选择重要的书精读是十分必要的。许多学者,尤其是搞古代文史的 人,提

倡有“看家的书”,把它搞深搞透。要搞深搞透,就要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 陈垣先生说过,读书而不认真,也是发现不了问题的。我上大学时,刘节先生给我们( 两个学生、两个年青教师)讲《左传》,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讲,讲完一段,大家讨 论,提出问题,刘先生给予解答。每周一个半天,这样讲了一年多。虽然没有讲完,但 已使我们受益匪浅。听课前要预习,听课后要复习,思考听课中提出的问题,有时找其 他材料对照看,还随手写下心得、笔记。这样,不但积累了不少资料,而且对《左传》 所反映的时代有一种真切的感受。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写春秋时代社会变革中的郑子产, 主要取材于《左传》及有关的史料,我还勉力做了一个春秋大事年表。这些手稿可惜都 在文革中丢失了。但精读《左传》使我打下较好的文史基础,养成对重要的书籍、文章 、史料认真阅读、反复推敲,写读书札记的习惯。这样,读书的过程不但是积累资料的 过程,也是形成思想观点的过程。文革后期,我又系统地读了一遍《左传》。文革后我 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春秋赋税制度及其演变初探》,就是在《左传》读书札记基础上写 成的。以后,我转到原始农业、农业经济史、民族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与《左传》没 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读《左传》打下的基础实际上仍然在起作用,可以说是使我终身受 益。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要精读《左传》,读什么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研 究方向去挑选,但不管哪个专业,都应该下工夫精读若干重点的书,包括理论著作、近 人论著和重要原典,对于研究而言,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奠基工作。

有的研究生说,他们在阅读时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有理,看看另一篇不同观点的文章讲 的也有理,无所适从。这是初接触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时经常遇到的情况,究竟如何鉴 别其是非?我想最主要的是,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但要看它的结论,而且要检查其立论 的依据,查看原始资料。简单说,就是“刨根问底”。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20世纪30年 代在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历史时,曾经开过一门“史源学实习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刨 根问底”的。陈垣先生认为,“读史必须观其语之所出”,“史源不清,浊流靡己。” 也就是说,必须检查史著中立论所依据的史料来源,以考察其根据是否可靠,引证是否 充分,叙述是否正确。这样做,可以“练习读史之能力,警惕著论之轻心”。一般选用 近代史学名著,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顾炎武的《日知录》为研究的对象,要求学 生从四个方面寻考史源:“一看其根据是否正确:版本异同,记载先后,征引繁简。二 看其引证是否充分。三看其叙述有无错误:人名、地名、年代、数目、官名。四看其判 断是否正确:计算、比例、推理。”正确的可“知其用功之密”,不正确的也“知其致 误之原”。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阅读史著、寻找史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 思考、破除迷信的精神。因为即使是名家,也并非百分之百的正确,一旦发现名家在引 证史料中的讹误,就会大大激发起学生治史的兴趣和信心。这和李政道“求学问,先学 问;先学答,非学问”的精神是一致的。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也说过:“人们在使用 他的著作以前,必须先问问,他的材料是不是原始的;如果是抄来的,那就要问是用什 么方式抄的,收集这些材料时用的是什么样的调查方法。”这种刨根问底以做出基本判 断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读书方法。在20世纪的史坛上,陈垣培养了一 批功底扎实、学问高深的俊才,应该说,与运用这种培养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余生也晚,没有在陈先生及其弟子的门下受教,但我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有时也使用 类似的方法。一篇文章,要判断其立论是否能够站得住脚,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检查其 主要论据的来源,根据是否正确、充分,解释是否准确、合理。这种方法有时也用到了 阅读和研究其他人的文章上来,对我的研究工作很有好处。大家可以看我写的《长江下 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不难发现其中类似“史源学”方法的影子。

其次是关注学术动态和学术史。

一个人的学术研究看似个人行为,实际上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你搞某个领域或某个 课

题的研究,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你必须首先 了解前人做了什么工作,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近人正在进行什么 研究,取得或将要取得哪些进展,正在讨论和探索什么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你确定 研究选题和方向时才不会陷于盲目性,你的劳动才不至于是无效的或重复的,你才能把 力量用到最有意义的地方上去。

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包括治学方法、学 术观点、历史思想以及由此完成的著述,其自身就是历史的产物。”人们的研究不能离 开他所处的时代,不能离开他所从事的学科既有的发展,因此,他认为治史必须兼治史 学史。这也成为吴先生治史的一大特色。这是很有见地的。也和我们上面所说的意思吻 合。前人的研究固然属于学术史的范畴,近人的研究则是活的学术史。治史不但要研究 既往的学术史,而且要关注正在上演的活的学术史。

我本人比较注意学术动态和学术史是与我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分不开的。《中国经济史 研究》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组织编写年度的经济史研究述评,从1993年开始每年组 织不定期的“经济史论坛”,每次会前都印发围绕讨论问题的专题综述。在这基础上, 我还参加撰写改革开放以来和20世纪经济史研究的综述。这些述评和综述受到学术界的 欢迎。这虽然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但对我的研究工作也很有好处,一是使我对中国经 济史学科的学术史和学术动态有较多的了解,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在选题和研究时能 够心里有数;二是锻炼了把握问题概括和提调材料的能力。

我并非主张每个人都去专门研究学术史或以主要力量去跟踪学术动态,但起码应该对 学术史和学术动态有所了解,这对于正确发现和把握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着力点,并 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你确定了某个研究课题,则对该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的系统了解 ,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是要关注现实。

研究历史为什么要关注现实?历史和现实是不能割断的,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许多 历史的积淀、痕迹或残片。分析这些积淀、痕迹或残片,对于认识历史是重要的,甚至 是必要的。历史研究往往走着逆向发展的认识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今证古”有 其合理性。同时,任何历史研究都不能离开他所处的时代,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都只 能根据这个时代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和所提出的问题来重新审视历史。我们应该自觉地关 注现实,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然,关注现实不等于媚俗和跟风。历史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独立的、诚实的研究为 现实提供借鉴。

三、广泛收集和利用各种材料——解决问题的基础

发现问题很重要,但它只是研究的前导和起步,解决问题才是研究的目的和完成。历 史问题的解决就是要获得对该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所以归根到底是要遵循从实践到认 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既往的历史过程不能像自然界物理化学过程那 样在实验室里再现,认识历史主要依靠各种史料。历史是一门实证的科学,要靠材料说 话;历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掌握充分的材料。所以,收集材料是最基础的工作。恩格 斯讲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 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大量的、批判地 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曾 经提出“史学本是史料学”的论断。这个论断有片面性,但它强调史料对史学研究的重 要性却是有积极意义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一分材料一分货, 十分材料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仍然是治史应该遵循的准则。对于一个学科发 展,全面收集整理有关材料是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当年万国鼎先生研究农史,就是从收 集整理资料做起的。在万先生的主持

研究历史学习方法过程篇三:初一历史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如何学好历史

初一历史针对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有很多学生不会学习历史,所以了解学习历史的方法很有必要。

1、阅读:读是学习的第一步,因此一定要重视阅读。历史课的阅读需要做到正确,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三原则。

首先要精读大字部分,以便通过大字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比如: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序幕、导火线、起因、过程、转折、文件、内容、结果、评价、影响、意义等重要细节。其次还要注意对课本中的重要人物、事件的图片、地图、图表的了解和观察,要把握特征,记住名称,才能应对考试中图片的考察。再次还要有选择的对待课本的小字内容,它一般是对大字内容的详细补充,主要是加深理解之用途,但并不是全部需要掌握,因此要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阅读,并注意关键语句。另外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掌握,比如有目的的读,带问题的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等。

2、理解:理解是有效记忆的基础,是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培养。没有理解就不算入门,更无法精通。要理解必须用心学多思考。

如何做到理解?一定要学会听讲。教师上课的讲解很重要,学生要把握教学节奏参与进来,有选择有侧重地听讲,记录,提问,思考,回答,才能加深理解。没有什么捷径,自己若没有责任心,没有动脑用心,则很难达到理解层面,这样的学习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只有无用付出却无法收获果实,只有痛苦没有快乐。另外,学生自己用心地阅读,记忆,做题都可以促进理解,但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要总怨天尤人,不要总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主动学习才是关键。

3、记笔记:(1)什么时候记笔记?做笔记是以不影响听讲和思考为前提的。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2)笔记记在“何方”?记在书上,用“☆”或“△”表示重要知识点,用“?”表示疑问等。同时,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如用红色标记必须掌握,其他颜色表示一般理解等。笔记可以记在书中该知识点就近的空白处且要做好箭头等标识。

(3)笔记要记什么内容?①我们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地强调重难点知识,通过提高音调、反复述说、长时间解释等方式来提醒学生,所以学生要明白一点: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一定要记好、记全、记

准。要及时地用自己的方式在书中相应的知识点上做好标记。②在书中的空白处记录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要“一一对应”、“对号入座”。做这类笔记时,特别要注意“完整性”,要有问有答。③老师讲课一般都有板书(有时写在黑板上,有时展示在ppt中),板书内容是老师讲课的思路和过程,所以也就是一堂课的大知识点即提纲。这些提纲是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特别重要。老师讲完一堂课,一般都要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个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尽量多记多听,千万不要一疏忽成千古恨呀。尤其要注意,越是快下课(或刚刚下课)时老师讲的内容越重要!④记疑问,课堂上时间相对比较紧迫,再加上做笔记的时间,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没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疑问进行当堂解决的;在课后做题,梳理笔记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记在小纸贴上,以便课后及时思考、询问老师,及时解决。

4、记忆:首先承认,记忆并非一个独立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才能逐渐加深的学习过程。记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主观努力是最重要的。如何记忆呢?当然不是扯开喉咙看着课本一遍遍地有口无心地念经。 记忆的方法很多,关键有以下几点:

首先 ,强调理解性记忆,反对机械性记忆。历史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分析加深理解再去有针对性的强化反复,才能达到记忆的目的。这样记住的东西才不容易忘记,在做题时才能更好的迁移运用。 其次,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孤立记忆。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某些共性和联系,一个专题或者主题的内容都有一定关系,要将知识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进行归类系统,记忆才有体系,历史知识才不会混乱,才会深刻牢固。 再次,记忆总会遗忘,关键要多反复。另外记忆时要学会自问自答式记忆,或者两人合作问答交流记忆,一定要不看课本说,不会了查,查完再不看书说。在记忆的时候要多动脑动手分析、交流、辩论,动手勾画,写重点字词语句。

5、及时复习巩固。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历史学科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内容量非常大,而根据记忆的规律,遗忘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学完一个单元,还可以列大事年表,有利于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

此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籍,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所学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还要注意试卷字体规范化、卷面整洁化、答题序号化、语言精炼化。

最后请同学们牢记:成功=充分利用时间+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