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造句大全 > 正文
 

修辞手法造句大全

发布时间:2025-01-21 18:45:34 影响了:

修辞手法造句大全篇一: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例句】

(1)、梧桐树叶像手掌。 .

(本体) (比喻词)(喻体)

【分析比喻句方法: 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者 用(喻体)比喻(本体),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

把 梧桐树叶 比作 手掌 ; 用 手掌 比喻 梧桐树叶

【练一练: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比喻什么】

(2)十五的月亮像玉盘一样。

(3)火红的太阳好像大火球。

(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的辛勤园丁。

(5)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6)党是阳关,我是花。

(7)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8)蒲公英的花好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9)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

(10)我家的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

【例句】

(1)小树在向我们招手。 ..

(2)花儿向我们点头。 ..

(3)小鸟在树上唱歌。 ..

(4)天空中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5)夜晚,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

(6)金鱼悲伤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

(7)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 .......

(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

【例句】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4、 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

(1)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2)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3)大海会呼吸吗?会。

(4)什么东西最宝贵?时间最宝贵。

5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具体见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

例:武松打死老虎,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武松打死老虎,这是事实。

6、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1)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5)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修辞手法造句大全篇二:常用修辞手法

常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修饰语言的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一般用于描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的有:比喻、比拟。

通过语句结构处理,形成结构美与特定气势的有:反复、对偶、排比、顶真(顶针)。

通过反常态的用词造句处理,达到强调突出某种意思的有:夸张、反语、双关、反问、设问。

文言文中常用修辞:互文、借代。

比 喻

两种不同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构成。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⑶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作用:⑴化平淡为生动;⑵化深奥为浅显;⑶化抽象为具体;⑷化冗长为简洁。

构成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喻词。

下面几例有“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修辞手法造句大全

⑴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两者都是“人”,都不成比喻)做比较 ⑵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没有喻体)

⑶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包袱,在词典里就有思想负担的意思,比喻构成的意思是临时的)

比拟

借助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形象生动。

分类:拟人、拟物。

⑴拟人:

把物直接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等。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之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以表达作者某情感。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⑵拟物:

①把人写作物。

如: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又如: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如: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反复

有意重复某个词或句子。

作用:为了突出某个意思,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还可使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种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⑴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⑵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

种类:正对、反对、串对。

⑴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⑵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⑶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如: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词、句子、段落排列起来。

种类:词的排比、句的排比、段的排比。

作用:增强节奏感,增强语言气势,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各种类型的排比例句,请见初一下语文课本)

顶针(顶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

作用: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且能突出环环相扣的关系。

如:

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又如: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李白《白云歌》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种类:夸大、缩小。

⑴夸大: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

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又如: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⑵缩小。故意把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

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又如:班里静的,连针掉都能听见。

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注意问题:

⑴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有事物的特征依据。

⑵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比如“白发三千丈”是夸张,因为白发不可能三千丈,而“白发三丈”就不是夸张,因为白发有可能三丈长。

⑶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意(说反话)。

作用: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以加强表达效果。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作用: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说明:“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双关。

又如:

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鲁迅

说明:“寒威”和“冷气”明说的是天气,也暗指保守的社会。

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增强文字的气势和说服力。

如: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又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塞翁失马,焉之非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加强语气,突出作者情感。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其次,??

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或者多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解释:这是秦汉时的明月与秦汉时的关隘。

又如:烟笼寒水月笼沙。解释:烟雾与月色笼罩着寒冷的流水遇沙滩。 再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解释:到各处市场去购买骑兵所需要的装备。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帆,借代船)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细腰粉腿,借代梳妆打扮的美女)

③具体代抽象

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烽烟,借代战争)

④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后一个“李公朴”,借代反对独裁的民主战士)

借代与借喻辨析

第一:本体和客体之间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是借代。

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只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

第二: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可以转成明喻:“最可恨那些像毒蛇猛兽一样的人,吃尽了我们的血肉”。这“毒蛇猛兽”就是借喻。

修辞手法造句大全篇三: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还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 呼告、通感、互文、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

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 :只问不答。(反过来问提问的人)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 :自问自答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1.双关

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1、谐音双关 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茅盾《雷雨前》) 例(1)利用“晴”“情”同音构成双关,例(2)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的统治已到了末日。 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 (3)老虎拉车——谁赶(敢)?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2、语义双关 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2.对偶

(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3.顶针

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4.呼告

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呼人)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呼物)

5.讳饰

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

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

例如:

①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有法儿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

②"他,他在哪?"石牯结结巴巴地问。"在后头房里嘛。怎么,你们以为他〈去了货〉

呀!"小老头笑着说:"他是有名的'打不死'呀!天没亮他就闯进店来了;当然罗,一身都挂得稀烂??"(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③有人劝这位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的人〈送你还山〉?(周立波《山乡巨变》)

④他还不是为你们。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⑤成岗愉快地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你在这里??〈呆〉了好久了?"成岗不愿对孩子说出那个可怕"关"字,改口说成"呆了好久"。"我从小就在这里??"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⑥今天早晨,杨德又拉王占彪去喝酒,杨德装着悲观的样子说:"老弟,这是咱兄弟们说知心

话哩,眼看日本人不行了,将来有个〈山高水低〉,咱们可该怎呀?"王占彪也早有心思把他拉上,一块反正。于是接上说:"是呀!咱们都是中国人,作这些丧良心事,弟兄们也都不愿意,趁早反正抗日立功吧!"(马峰、西戎《吕梁英雄传》)

⑦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又搔头皮,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他看见他们〈那个〉的吗?(叶绍钧《夜》)

⑧春栓妈道:"唉,我还告诉你哪,这两天街上风言风语,说小白鞋'〈双身〉'啦??"(姜树茂《渔岛怒潮》)

上面例①"那件东西"是指"棺材";例②中"去了货"是指"死去了";例③"百年之后"是说"死后","送你还山"是指"给你送葬";例④"半截入土"就是"快要死了";例⑤"呆"是说"关";例⑥"山高水长"是指"不幸或意外的事情";例⑦"那个"是指"枪毙";例⑧"双身"是指"怀孕"。 运用讳饰应该注意的是:该回避的就避开本意不直说,该回避的就照直说;同样一个本意,必须回避掩盖时,用什么话来代替,要力求恰当。是否恰当,与上下文有关。要与上下文所换代的实地情况相符,与上下文所流露的感情一致,才算用得恰当

6.通感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7.叠字

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迭字之间,不可以断句。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

叠字联主要分为全部叠字和部分叠字两类。全部由叠字组成的,多用于风景区。比如: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