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件
自然地理学课件篇一:自然地理学-课件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理坐标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
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 黄赤交角 太阳高度角 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 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地幔、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一)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二)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三)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四)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五)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六)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 地壳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
教学重点 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掌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难点 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地质博物馆认识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火山。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壳”、“构造运动“火山”、“地震”,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夏邦栋等. 地质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3.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4. 周廷儒. 故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一)化学成分 克拉克值
在已知的108种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并有300余种同位素。
(二)矿物
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它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三)主要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
岩石 是造岩矿物按照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岩浆岩
岩浆岩 是上地幔的高温熔融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甚至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一)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挥发物。
(二)岩浆岩的产状、结构和构造
1. 产状
2. 结构: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
3. 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三)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1. 按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2. 按结构、构造与产状: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3. 综合分类:
三、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一)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和生物化石,有碎屑结构或非碎屑结构之分,具有印模(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缝合线或结核等原生构造特征。
(二)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1. 碎屑岩类
2. 粘土岩类
3. 生物化学岩类
四、变质岩
(一)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二)变质作用类型与常见变质岩
1. 动力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碎裂、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称为动力变质作用。代表性岩石: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
2. 接触热变质作用
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结构与新矿物。
代表性岩石:斑点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
3.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高温下岩浆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围岩的交代作用使后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 代表性岩石:矽卡岩
4. 区域变质作用
区域性构造运动导致的深广范围的变质作用。
代表性岩石: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麻粒岩
5. 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与岩浆作用间的一种过渡性地质作用。
代表性岩石:混合花岗岩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的机械运动,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构造运动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1. 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2. 垂直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升降运动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一)岩相
海相(深海相、浅海相)、陆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滨海相)、过渡相
(二)沉积建造
沉积建造 是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岩
相)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1. 地槽型建造 主要由海相地层组成的、厚度很大,无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产生于强裂构造下降区,岩浆岩与火山碎屑岩分布较广。
2. 地台型建造 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均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岩浆岩分布较少。
3. 过渡型建造 兼有地槽型与地台型建造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与泻湖相沉积分布广泛。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1. 整合 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无沉积间断。
2. 假整合 又称平行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3. 不整合 又称角度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4. 侵入接触 侵入体边缘有捕虏体,接触带界面不规则,围岩有变质现象。
5.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后期沉积岩覆于前期侵入体所形成的剥蚀面之上。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一)水平构造 丹霞地貌
(二)倾斜构造 单面山
(三)褶皱构造 背斜、向斜
(四)断裂构造 节理、断层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边界:扩张型、俯冲型、转换断层型
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南极板块
二、槽台说与地洼说
槽台说认为: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其驱动力为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其构造单元分为活动的地槽区和稳定的地台区。 地洼说认为: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地槽)和稳定区(地台)可以相互转化。
三、地质力学学说
地质力学学说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一)火山的类型与分布
1. 火山类型
2. 火山分布
(二)火山地貌
二、地震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
一、地质年代
(一)相对地质年代
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
(二)绝对地质年代
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计算其距今年代的方法。
二、地壳演化简史
自然地理学课件篇二:综合自然地理学课件
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 海洋学 水文学 环境科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 构造地貌学 气候地貌学 应用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 动物地理学 冰川学冻土学 古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化学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 乡村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 医学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 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地质学
矿物学? 成因矿物学矿床地质学
地史学 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事件地层学? 古生物学 古生态学 古地理学
构造地质学 板块构造学 冰川地质学 火山地质学 地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 宇宙地质学 地球化学 石油地质学煤地质学 沉积学 岩石学实验岩石学 区域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大气科学
气候学物候学古气候学年轮气候学大气化学动力气象学
大气物理学 大气边界层物理云和降水物理学 云和降水微物理学云动力学雷达气象学
无线电气象学大气辐射学 大气光学 大气电学
平流层大气物理学 大气声学
天气学 热带气象学极地气象学卫星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 生物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 森林气象学 医疗气象学水文气象学建筑气象学 航海气象学
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
海洋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化学 海洋沉积地球化学
海洋物理化学 海水分析化学
海洋资源化学 河口化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物化学 海洋生物地理学
海洋物理学 海洋电磁学 海洋光学 海洋声学
海洋气象学 物理海洋学
古海洋学 大洋地层学海洋环境科学 军事海洋学区域海洋学海洋工程学
水文学 冰川水文学 地下水水文学 河流水文学 湖泊水文学 应用水文学环境科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土壤学 环境海洋学
污染气象学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医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光学 环境声学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环境经济学
地理学概述
地球是人类的家,人类一直都十分关心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的状况,从而萌生出各种地理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即地理学。
简单地说: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地理学概述
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地理学的研究特点 四、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
地理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形成了三个时期: 1 . 古代地理学 2.近代地理学 3.现代地理学
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地理学时期
自远古至18世纪末,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古代地理学时期
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为显著。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
2. 近代地理学时期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 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这一时期,各种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洪堡德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的李希霍芬、法国的德马东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的戴维斯和德国的彭克分别创立了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沃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德国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说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等等 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3. 现代地理学时期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 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地理学将成为一门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学科的内容和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等,将率先获得较多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有较快
的发展;地理学中研究人文的趋势将会加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 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它是地球各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地表综合体特征
1. 地球表面是由五个同心圈层即大气圈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组成的整体 大气对流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也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由于对流层同地面和水面接触,因此大气中各种要素都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类所依附的场所,也是各种圈层相互影响、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水圈主要由液态水组成,以海洋为主还有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类圈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圈层——人类圈 ???
上述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太阳能
2. 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 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
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内能分布的不均匀性。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人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
3.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整体
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历经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自然地理的变化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是地球表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况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仍然在不断地加剧 三、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其理论、方法和手段。其研究特点主要有如下方面: 1. 综合性 2. 区域性 3. 动态性? 4. 多样性
1.综合性的特点
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
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它着重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不同,综合的复杂程度也不同。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
所特有的 ??
1.综合性的特点
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是一个横断学科,它与研究地球表面某一个层圈或某一个层圈中部分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研究大气的大气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质学、研究人类圈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地理学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各种要素的专门知识,反过来又为这些学科提供关于各种要素及与其它现象间联系的知识
2.区域性的特点
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又有区域性的特点?
由于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一种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地理区域性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内部结构和区际关系两个方面
2.区域性的特点
地理学的区域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分为三个尺度:大尺度区域着重探讨全球或全大陆范围内的分异规律和内部结构特征,从而揭示全球或全大陆的总体特征;中尺度区域研究是分析国家或大地区范围内区域总体特征和地域分异规律,以及该地区对大尺度区域分异的作用;小尺度区域是揭示局部地区区域特征和分异规律,以及该地区对中尺度区域分异的作用
3.动态性的特点
? 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必须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的特点。地理学研究及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周期性的又有随意性的;有长周期的,也又短周期的
3.动态性的特点?
用动态的观点研究地理学,就要求把现代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地理现象的规律。如今,现代地理学已经有可能对于某些区域的未来发展提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满足人们对区域发展的要求。因此,时间和空间统一的概念,在地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现代地理研究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的资料主要来自于野外考察,随着航空遥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航天技术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
地理数据的处理、各种地理现象的实验室模拟等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地理学的快速发展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一个。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属的分支按研究特点分为综合性的和部门性的两组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自然地理学
综合性的自然地理学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自然地理学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药地理学,以及异特殊自然要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等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另一个。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以及新近形成的旅游地力学等 政治地理学包括狭义的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隶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已经超出了聚落和社会文化的范围,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这是地理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区域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区域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统一,注重研究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综合和空间联系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地图学、理论地理学 地图学是研究编制和应用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一门以地图的形式来综合表达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中的技术性学科,同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在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 四、地理学学科体系—应用地理学等
应用地理学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学科。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如医药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比如荒漠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与研究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胜任的,而地理学由于是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特别适于这种应用性研究 数量地理学、地名学、方志学等等
总之,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举的两栖科学
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一、自然地理学简史
二、自然地理学的对象、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简史
人类的地理知识起源于远古时代。但自然地理这一术语始用于17世纪,至18世纪后半期已广为流行。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的一门学科,出现在近代地理学形成时期。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知识积累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阶段 一、自然地理学简史
在19世纪中叶以前,地理学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自然地理知识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记录山川形势、游历探索四方奇胜,进行探险、发现活动等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人就开始观测尼罗河水位的变化。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在《历史》(又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中叙述了尼罗河夏季洪水的动态规律,并且指出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一、自然地理学简史
以后,亚里士多德把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作为土、水、火和气四种基本原质的统一体。埃拉托色尼计算了地球的周长,用数学方法研究、确立地球表面经纬度和事物位置的方法,奠定了数理地理的基础,并且将地球划分出五个气候带。在欧洲,整个中世纪是封建闭塞和宗教观念统治时期,地理学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一、自然地理学简史
15~17世纪是地理大发现时期,人类的地理视野大大地扩展,不但最终证实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和地球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还发现了洋流,确定了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和对季风形成作出科学解释。
这一时期收集的大量地表自然现象资料,为17世纪下半叶探讨海陆起源、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等理论问题,以及综合地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建立了基础
一、自然地理学简史
德国瓦伦纽斯总结了地理大发现时
自然地理学课件篇三: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整理课件打印版(1)
绪论
自然地理学研究什么?人类生存环境
为什么?①各地的生存环境有重大差别(空间)
②各地生存环境均有较大的变化(时间)
③至今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
怎么研究?带着问题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定性到定量地进行研究
是谁告诉我们要这样做的?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 《周易》
当代的“自然地理学”-公共基础课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人类生存发展有深刻影响的由天、气、水、生、土、地的物质和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发展变化。她的基本任务是总结过去,预测未来,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当代自然地理学及其发展趋势的新特点
? ·综合化的趋势。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各分支系统,本就受制于
“地球表层”开放巨系统。因此,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也受制于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在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分别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趋向综合、促进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新时期。
? ·大量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如计算机、遥感遥测、激光、同位素分析和信
息系统、自动化技术等,为自然地理学研究能赶上时代的需要创造了条件。 ? ·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发展。虽然还有比较多的定性问题需要研究,但许
多自然地理学新概念已有了定量指标,如年代指标,含量比例指标,临界值指标等等。
? ·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一方面是高精度的定位监测,另一方面是探索机制
按动态模式预测未来。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根本转向就在于从认识过去转为预测未来。新时期自然地理学的活力及其全部意义就在于以认识过去为基础而预测未来,使人们能在自然王国中博得更多的主动和自由。
地理研究趋向于系统分析
例如长江流域山河湖海动力系统可分解为多个复杂系统:
1.(全新世以来)海平面上升——长江河口水面比降变小并泥沙加积、河床断面缩小、洪水位上升——上述过程自长江河口向上游方向发展,即溯源发展的河床
加积和洪水位上升——长江两岸,支流河口及河谷洼地积水成湖(自然堤后)湖,并顺江两岸向中游方向发展——长江中游江水位上升、两岸湖面扩张,洪水泛滥,淹没河滨低地——人类在河滨低地屯田,复修堤筑坝防洪——堤间河床淤积、洪水位上升、加固加高堤防、长江洪水位越来越高于堤后平原地面,平原地区深受洪水威胁。
2.长江上游地区,构造运动抬升,河流深切、两岸崩塌滑坡、大量碎石泥沙下泄;人类开垦坡地,水土流失,增加泥沙下泄——长江中下游河床淤积、湖区泥沙淤积,河湖洪水位上升,加剧洪水威胁。
3.雨区自西向东迁移----长江中游干流洪峰与当地暴雨相遇,或长江干流洪峰与支流湖区洪峰相遇,河湖互相顶托----长江中游大洪水,例如1954年,1998年长江洪水。
4.长江中下游或长江下游连阴雨——长江干流泄洪受长江口高潮(或风暴潮或天文高潮)涨潮流顶托——长江中下游或长江下游、河口地段大洪水,如1991年大洪水。
5.长江流域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径流减少,有时两岸严重旱灾——长江口涨潮流加强或盐水入侵——长江河口段淤积加剧,有些港口淤塞,如镇江港淤毁。 以上研究则为预测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河床淤积和洪涝灾害以及控制调水等奠定了基础。
?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 径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变化
? 季风的变化
厄尔尼诺:来自海洋的气候信息
?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每隔几年发生一次的大范围海水异常
增温现象。它常常导致热带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发生异常,但又与工业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两回事。厄尔尼诺的产生与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在浩瀚的太平洋洋面,大气低层风驱动着表层海水的流动,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得水流的方向在北半球向风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向风的左侧偏转。早南美北部的太平洋沿岸,盛行偏东风,风向
与海岸线相平行,海水的流动是离开海岸的,而沿岸表层没有海水来补充,则迫使表层以下温度较低的海水上升,以替代流走的较暖的海水,因此在这个地区生成巨大的涌升流,称为冷水上翻区。在赤道附近,沿赤道两侧分别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风驱动着表层海水也向两侧分流,沿东太平洋赤道地区,也会产生冷水上翻,以补充流走的海水。刚升到海面的海水温度比周围要低,通过红外卫星图象可以看到一条从南美沿岸向西延伸的明显冷舌,这就是赤道太平洋的冷水区。由于下层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冷水区也是海洋生物量十分丰富的地区。
? 由于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偏东风,大洋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
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要比东部偏高40cm,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称为暖池区,而东部沿岸仅24 ℃左右,东西两侧海温差异在3~6 ℃之间。
?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维持赤道太平洋海面东高西低的支
柱被破坏,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蔓延,原先覆盖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的暖水层变薄,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同时赤道东太平洋的涌升流也随信风减弱而减弱,暖水逐步占据了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并从海面一直可以到达100m深处。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持续6个月以上时,被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厄尔尼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2~7年发生一次,但并不遵
循严格的周期。1950年以来共发生了14次厄尔尼诺事件,分别发生在1951,1953,1957-58,1963,1965-66,1968-69,1972,1976,1982-83,1986-87,1991-92,1993,1994-95,1997年。从最近半个世纪的情况看,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强度也明显增强。
? 大气的运动影响着表层海水的流动,热带海洋又是大气能量的宝库。在
赤道太平洋西部,温暖而潮湿的海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上空地大气输送着热量和水汽,使大气温度增高,上升运动加强,从而成云致雨,所以这一地区雨水丰沛,气候湿润,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mm以上;而中、东太平洋冷水域则使得其上空大气变冷,密度增大,下沉气流难以把水汽抬升到能够形成云和雨滴的高度。因此,这一带洋面通常云量很少,降水量只有
500mm左右,常常形成干旱。
?
海洋的功能
? 碳循环的研究
? “暖池”的作用
? 全球海平面变化
--据2001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呈上升趋势,平均以每年1-3毫米的速度上升。特别是近三年来,上升速度有所加快,每年达2.5毫米。
200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平均海平面升高了51毫米,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上升100毫米;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沿海海平面的上升幅度都超过了50毫米;天津、河北、辽宁升幅较小。
海平面长期缓慢上升会加剧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加大洪涝威胁,并
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海岸侵蚀等问题,同时严重影响沿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家指出,我国海平面的上升趋势与全球海平面上升趋势基本一致。 沙尘暴和气溶胶通量
沙尘暴是什么?
? 据气象专家介绍说,扬沙和沙尘暴都是本地和外地的尘沙被风吹起造成
的。一般而言,沙尘暴是指携带大量尘沙的风暴,多发生在沙漠和干旱地区,气象上一般以能见度来区分沙尘和沙尘暴;能见长白山森林被砍伐(沈考辉,1999)度小于1公里的为沙尘暴,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的为沙尘或扬尘天气。
近年我国风沙灾害统计
?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特大沙尘暴20世纪六十年代在我国发生过8次,
七十年代发生过13次,八十年代发生过14次,而九十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
专家确定我国北方四大沙尘源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李晓燕
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指出:“我国北方四大沙尘源区分别为: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陕、蒙、宁、晋西北长城沿线的沙地、沙荒土旱作农业区;位于北京北部、东部的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科尔沁沙地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
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是强度最大的沙尘暴策源地,除对周边地区造成危害外,还有能力对东北、华北甚至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这一沙尘源区的主要特点是:沙漠面积大、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破坏严重;水位下降造成干涸湖盆增多,梭树林、胡杨、红柳大面积死亡,新沙化地不断增加。杨根生举例说,地处额济纳绿洲的天鹅湖1982年还是碧波荡漾,如今不但干涸无水、湖盆还积满1米以下的沙丘。还有的干涸湖盆如居延海地表物质有70%是小于0.063mm的粉尘,遇到5级风就可能产生沙尘暴;民勤的梭树林1982年还很茂密,现在死亡面积已达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杨根生告诉记者,最新的考察结果表明,除气候条件外,新的沙尘区不断增多,造成原沙尘暴策源区面积不断扩张也是今年沙尘暴频率高,间隔短,强度大的重要原因。杨根生结合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客观分析认为,短期内根治沙尘暴是不可能的,阻止新沙尘源区的扩展是减缓沙尘暴发生强度和降低沙尘暴发生频率的有效措施。
全球变化研究新进展
新世纪第一次厄尔尼诺 将于今春“卷土重来”
《新华日报》2002年1月30日:厄尔尼诺现象将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台风减少
2. 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3. 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的次年。
4.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中华版图水陆变迁惊人
《新华日报》2002年1月29日:沙洲扩展,沧海桑田,湖泊千涸,岛岛相
相关热词搜索:自然地理学 课件 自然地理学ppt 测量与地图学课件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