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散文 > 正文
 

灯笼散文

发布时间:2025-01-22 07:55:56 影响了:

灯笼散文篇一:灯笼红 阅读答案

灯笼红 牛汉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做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黧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曾祖母至少活到了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我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要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的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在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而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了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我连曾祖母的姓氏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颗酸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上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间隐没了,回到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有删改)1.本文是一篇感人的回忆性散文,表现了祖孙之情,文章主要回忆曾祖母的哪些小事?请分条概括。(4分)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末画线的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每句2分)(1)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到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2)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能力。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回忆曾祖母对自己的爱,而题目却取作灯笼红,有何含义与作用?(6分)阅读【答案】1.为了表现我和曾祖母之间的感情,作者主要写到了三件事:(1)曾祖母无疾而终; (2)曾祖母叫我汉子,给我掏寄藏的香瓜吃;(3)曾祖母用干涩的手抚我入睡。

(答对一件事给1分,二件3分,3件4分,共4分)2.(1)这句话含蓄地表现了曾祖母的去世,同时表明正是大自然滋养了曾祖母的朴实、平凡,并让她宁静而安详地走完了她一生,了无遗憾与挂碍。(意思近即可,2分)(2)曾祖母像灯笼红香瓜一样,经过时间的历练,拥有灵秀而美好的心灵,而世界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又红又甜的美好心灵而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并且生生不息。这句话赞美了和曾祖母一样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世界因他们而精彩。(意思近即可,2分)3.因为灯笼红香瓜和曾祖母有共同的特点:灯笼红香瓜外表粗糙,可瓜瓤经历一段时间后会被酿得又红又甜,同样,曾祖母外表黧黑苍老,可经历艰难的她却拥有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文章以此为题,以物喻人,借灯笼红象征曾祖母美好的心灵。(答到灯笼红香瓜与曾祖母的相似点给4分,揭示出题目的象征义给2分,共6分)【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相对要简单一些,顺着文章一件件将事情找出来,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2.该题型要注意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只要将重点词语理解通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第一句里要明白从人世间隐没了是含蓄地表达曾祖母的死。第二句是对曾祖母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赞美,世界因他们而精彩。3.文章开头部分就写红灯笼和曾祖母外貌的相似,但是我们还要看到, 灯笼红香瓜外表粗糙,可瓜瓤经历一段时间后会被酿得又红又甜,这和曾祖母是一样的。曾祖母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以灯笼红 喻人,借灯笼红象征曾祖母美好的心灵。

灯笼散文篇二:灯笼红现代文阅读讲评

灯笼红牛汉

红”一般甜美、仁慈的心灵】

②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

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曾祖母对我的关爱】

表现了我对曾祖母的依恋】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第二部分(第2-3段):通过曾祖母无疾而终的故事,表现了曾祖母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曾祖母的依恋】

④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的怀念】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

“灯笼红”让作者感到最甜】

灯放射出的光芒【通感】,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

【从曾祖母的语言和动作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疼爱、偏爱】【第三部分(第4-5段):通过曾祖母叫我“汉子”,给我掏香瓜吃的故事,表现曾祖母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她的怀念】

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第四部分(第6段):通过回忆曾祖母的手抚我入睡的故事,表现曾祖母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她的怀念】【第二至四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曾祖母有着甜美、仁慈心灵的具体表现】

⑦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

育、滋生的能力】

【主旨:赞美“曾祖母们”如“灯笼红”一般甜美、温厚、仁慈的心灵,表达我对曾祖母的怀念】

31. 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C E

A.本文富于诗意【给人以美感或强烈抒情意味】,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体现的是对我的疼爱】。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回忆曾祖母的目的并不是讴歌故乡的美丽】。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32. (3分)

为了表现“我”和曾祖母之间的感情,作者主要写到了三件事:(1)曾祖母无疾而终(1分);

(2)曾祖母叫“我”“汉子”,给我掏寄藏的香瓜吃(1分);(3)曾祖母用干涩的手抚我入睡(1分)。

33. 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 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含义题:句式含义/文学化表达/一语双关/句式含义+文学化表达/句式含义+一语双关。答题套路:实指(直接所指)→虚指(间接所指)(“一语双关”一定既有实指又有虚指,“文学化表达”不一定有虚指,“句式含义”一般不会有虚指)→相关主体的情感态度(一般的叙述句不带有相关主体的情感态度,则不需要答出该点)】

【曾祖母的“手”在这里是一语双关。既指那实实在在的手,也指手背后的对我的疼爱(用手抚摸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说明曾祖母的手和她的疼爱对影响深远,似乎还能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对我的什么产生影响呢?对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对我生命的外在和内在都产生了影响。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曾祖母的怀念】

曾祖母的手(1分)以及手背后的疼爱(1分)对我生命的内在和外在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似乎还能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1分),表达了我对曾祖母的怀念(1分)。

34. 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并由此深情联想到了她的点点滴滴,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从而突出了曾祖母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极富精神意蕴。生活中有很多物件会触发我们的情感和联想,请你任选某一物件,说说与之相关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少于200字。(12分)

【评分标准】:

写出物件,1分。

写出与物件相关的点点滴滴,3分:没有事例,0分;事例与物件无关,1分;事例与物件有关,但没有呈现出点点滴滴的细节,2分;事例与物件有关,并且呈现出了点点滴滴的细节,3分。

表达情感体验,4分:没有情感体验,0分;有情感体验,但情感体验不是针对前面的事例而发的,1分;有情感体验,并且是针对前面的事例而发的,但不够深刻,2分;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并且是针对前面的事例而发的,3分;若整篇品质较高,酌情给4分。

语言表达,4分:以2分为基础。层次清晰,有条理,语言表达准确,文从字顺,至多1个错别字,2分;在此基础上,语言比较有文采,3分;若整篇品质较高,酌情给4分。

【这篇文章既把曾祖母的甜美心灵比喻成了“灯笼红”,又写了与“灯笼红”相关的点点滴滴(第三部分)。这道题要求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那么必须要写与物件相关的点点滴滴,才可能有情感体验。如果只是把物件作为一个喻体,没有写与之相关的点点滴滴,情感体验就失

去了针对性,我们不会对喻体产生情感体验。例如,写老师就像蜡烛一样,接下来的事例与蜡烛没有关系,那么我们不会对蜡烛产生情感体验】

【示例】 纸飞机,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得玩意儿,却寄托着我儿时的梦想和对爷爷的无限怀念。每次到爷爷家,我总是吵着闹着管他老人家要一架纸飞机,而爷爷总是心平气和地说:“好,爷爷给你折,爷爷给你折。”于是,盯着爷爷折纸成了一种习惯,我静静地注视着爷爷,只见他不快不慢却又熟练地将纸翻来覆去,嘴里还小声念叨着:“这里要对齐,这里要对齐。”然后爷爷还会手把手地带我试飞,看着纸飞机离手后向前飞去,我感到我无比快乐,回头对爷爷说:“长大后我要当飞行员。”爷爷只是微微一笑,但他那代表着爱的甜美笑容却一直存在我心里,永不消逝。

奶奶为我做的棉袄让我时时刻刻都感觉到爱在我身边。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冬天十分寒冷,奶奶就为我亲手做了一件棉袄。衣服用了大红色,还绣上了几个大大的“福”字,寓意着奶奶希望我平安、幸福。奶奶还塞进了大把大把上好的棉花,生怕我冻着。每次穿上这件棉袄时十分暖和,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虽然现在棉衣早已小了,但我却一直将它珍藏在身边,每每看到它,就会感到奶奶在我身边,衣服上的美好寓意也给予了我莫大温暖。奶奶的棉袄就是我心灵的寄托,让我知道爱就在身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乡的竹筒粽子。那时的冬天总是爷爷带着我出门到离家不远的街上买竹筒粽子——我最爱吃的。记得我总是盯着卖粽子的人,看他怎样灵巧地从竹筒中剥出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又几块地沾上糖递到我手中,接过爷爷递过的钱后又对我笑:“小心烫啊。”然后回家路上,我一手举着粽子吃得不亦乐乎,一手握在爷爷的大手里,慢慢走着。这样两种温暖让我感觉似乎家乡的冬天从不寒冷。现在竹筒粽子已不常见,在北京吃味道也似乎不一样了。可我总会想起那样一根热乎乎的粽子,想起那个笑眯眯的卖粽人,想起爷爷,分外怀念。

每每见到路边又卖起了向日葵的花盘,我总要买一个来吃,清香的瓜子在唇齿间,弥漫出回忆的清甜。姥爷家住在乡下,房子边种了好几棵大大的向日葵,到瓜子成熟的时候,姥爷都牵着我的手,走到房边,摘下最饱满的一个花盘给我,然后回到屋里,把我抱在腿上,一颗一颗地将瓜子剥给我吃。那时,欢喜着瓜子是那么清香,似乎带有太阳的味道。六岁那年,姥爷去世了,姥姥说,姥爷去世之前还特地嘱咐她,等瓜子熟了,要留一个最大的花盘给我。小小的孩子在那一刻红了眼眶。如今想来,那清香不来于太阳,而是一颗更加温暖的心。

灯笼散文篇三:季羡林散文 寻梦

季羡林散文 寻梦

2011-09-15 17:52 花落雪飘铃铛响 | 分类:散文 | 浏览23481次

《寻梦》急急急!!!!!!!!下个星期二上课要的! 分享到:

2011-09-15 17:53 提问者采纳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

灯笼散文

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 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相关热词搜索:灯笼 散文 元宵节的灯笼散文 大红灯笼散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